文/廣州市海珠區(qū)瀛洲小學 簡靜敏
小學語文教師要把漢字寫得正確、規(guī)范、端正、美觀,給學生起到一個示范引領,潛移默化的作用。每一次范寫及每一份好的書法作品能給學生一種賞心悅目的感受。
小學語文教師寫字技能的培養(yǎng)與提升,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服務學生。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清晰地了解課程目標,努力培養(yǎng)學生對書法藝術的熱愛,提升學生的寫字技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姿勢和書寫習慣,進一步體會漢字的優(yōu)美和獨特魅力。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明確各年段的教學目標。低年段重點練好鉛筆字,重在訓練寫字姿勢,培養(yǎng)寫字習慣,結合教材,端端正正地寫,開始練習仿影。中年段則開始練習鋼筆字、毛筆字,每人備好字帖,在“臨帖”的臨字上下功夫,學會讀帖,寫好筆畫,擺正間架,寫出端端正正的字,力求形似。高年段在繼續(xù)注重臨帖的同時,應在寫字的“布局謀篇”上給予指導,使學生的寫字作品行款規(guī)范,重在神似,力求寫出有“個性”的字。
1.觀察字形。漢字是中國特有的方塊字組成。書寫時要先對其形體做整體觀察,分辨是合體字還是獨體字,才能寫出字的優(yōu)美形態(tài)。
2.分析結構。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接觸的獨體字多是常用字。如“戈”,它既是獨體字,又是合體字“戲”“代”“戰(zhàn)”等字的部件。教學書寫“戈”字等獨體字時,一定先讓學生找出主筆“斜鉤”,把握重心。其次,利用定點法,把“戈”的四點(上點、下點、左點、右點)清晰地安排在田字格的縱橫位置。
3.遵循寫字規(guī)律。我們先讓學生找出字的主筆,遵循主筆突出,次筆收縮,撇收捺放,撇捺舒展的規(guī)律。我們書寫的對象不論是獨體字或是合體字,這些字一般情況都會出現(xiàn)主筆。如“戲”字的斜鉤,“析”的最后一筆豎畫,“黃”字的第二橫等都是這個字的主筆。遵循上收下放,里收外放,左收右放等三收三放原則,并且做到橫劃等距布白均勻。還要教學生頓筆回鋒、撇捺出尖和向背分明等寫字技法;靈活處理穿插避讓、對比變化等筆畫間的組合關系。
遵循以上寫字規(guī)律,字就能寫出端正、美觀、大氣的效果。
書法老師要合理分配時間,日常教學中應遵循的八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一啟二找三范四練五評六練七批八展。
1.啟
向學生講述我國古今名家練字的故事,欣賞他們的作品,讓學生從中體會樂趣。遵循孩子愛聽故事的特點,多講些王羲之買鵝、鄭板橋夜里臨帖等故事,讓學生對書家產(chǎn)生敬佩之情,再通過課件等展示書法作品,培養(yǎng)學生熱愛寫字的情感。
2.找
找就是找主筆、找四點、找收放對比。如“幸”:主筆就是第二橫;土字頭收,羊字底放,土字頭第一橫收,第二橫放,有收有放,對比明顯。
3.范
書法和繪畫有著密切的關系,同樣具有很強的直觀性與模仿性。學生的模仿性強,所以教師的范寫起到引領的重要作用。學生聽老師講上十遍,倒不如看老師當場寫一筆。這就和第一印象的道理一樣,學生對老師寫出來的字是會深刻的記到腦子里的,比他用的字帖都要記得清。在工作中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下意識地模仿老師的字體,幾年跟下來,寫得像的孩子不在少數(shù)。
4.練
找的過程就是觀察分析漢字結構特點。學生按三找的方法分析字的結構以后,大體了解了漢字的特點,寫出來的字就端正規(guī)范了。
5.評
教學中應充分遵循鼓勵性原則,對學生取得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書法的積極性。教師在巡視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典型的作業(yè),(特好的和特差的)用投影展示,評析好在哪里,差在何處,引起學生對關鍵筆畫的重視。
6.練
學生經(jīng)過一番評析后,知道自己書寫的優(yōu)點和不足,在此基礎上,再次書寫,書寫質量就大大提高了。鼓勵學生多寫多練,通過練習鞏固教學,并逐步形成書寫的技巧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