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艷平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清華中學 221006)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生的思想不夠成熟、學習意志力不強、思維力較弱,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往往會激起他們的抗拒心理,削弱學習的積極性.筆者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對“學習興趣視野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學途徑”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索,現(xiàn)將研究成果與大家分享共商.
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是前提.而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基礎是學生有濃厚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首先要做到語言風趣幽默.因此,物理課堂上,教師要不斷提高語言的趣味性、幽默性和詼諧性,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探究學習的欲望.
如《力的相互作用》的復習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于生活小故事,并注重故事語言的趣味性導入新課,以獨特的導入,營建樂學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如一天淘淘走路撞到了強強,強強拉著淘淘找到老師“說,淘淘撞到我了,也不給我說對不起”.而淘淘很委屈的說:“我憑什么給你說對不起,我撞到你,你痛,我就不痛嗎?再說了,我也不是故意的!”他們爭執(zhí)不下時,老師說:“淘淘不是故意的,再說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他撞到你,他的痛比你厲害很多,不信,你用拳頭打墻試一試,看你的手痛不痛?”這個小故事的引入,學生聽后哈哈大笑,同時也深刻領會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此外,物理教學中,教師的語言除了要注意風趣幽默之外,還應做到抑揚頓挫,用高質(zhì)量的語言,感染學生,猶如磁鐵一般,深深吸引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建快樂學習的氛圍,奠定有效課堂的基礎.
一本教材、一支粉筆、一份教案、一塊黑板為教學資源走進課堂的教學樣態(tài),沿襲了無數(shù)個春秋.雖然這些教學媒體是最重要、最傳統(tǒng),且必備的基本教學工具,但我認為這些教學媒體,缺少生命力,很難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信息時代突飛猛進的今天,現(xiàn)代教育媒體悄悄地走進了課堂,為課堂教學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
在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課堂觀的新時代,教師更不能局限于一張嘴、一支粉筆向?qū)W生講解和灌輸知識,必須借助于更加具體形象、直觀有效、針對性強的現(xiàn)代 教學設施裝備,打造“魔術式”的課堂教學.特別是物理教學,必須以實驗、視頻、操作等方式,引導學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神奇和奧秘,展示學生的探究和智慧,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在這個探索過程中,學生感受學習物理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
如“摩擦力”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境,讓學生感受摩擦力的類型,產(chǎn)生探究學習的欲望.在教學引入時,讓學生用筷子和涂油的筷子進行夾鋼球比賽;在探究影響摩擦力因素的過程中,讓學生把手放在桌面上慢慢向前推動談感受,和在撒有沙子的水磨石地面上進行跑步比賽;在介紹摩擦力的應用時播放“XX”視頻……學生在多種情景中,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類型,感知摩擦力在生活、生產(chǎn)和科技中的應用,這種“教學做合一”的情境教學方式,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熱情.在教學結(jié)束前,教師提出:門前有一塊大石頭,你有哪些辦法能推動或移動它,比比看哪組的辦法多?哪組的辦法好你有什么好辦法?這個具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學生的熱情再次點燃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更高漲.
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多媒體、微課、微視頻等現(xiàn)代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極大的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直觀性、互動性、思維性,有效的改善了教學的生態(tài),課堂教學顯示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如極慢鏡頭播放“礦泉水瓶、手機”等物品從桌子上掉落到地面上的形變過程,慢動作和放大效果不但能讓學生看到物體形變的詳細過程,而且能感受到現(xiàn)代媒體的巨大功能,若想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的教學時,課前,教師借助于網(wǎng)絡資源搜集與之相關的資料,查一查哪些光是人們?nèi)庋劭床灰姷?,課堂上,用PPT或者制作的微課、微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的學習打破教材的限制,學生認識紅外線、X光等,了解了神奇的物理世界.同時,多媒體為主的現(xiàn)代媒體的運用,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眼球,促學生全身心投入到物理學習活動中,營建快樂的學習氛圍.學習科學的興趣,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靈活選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調(diào)動學生多器官參與學習活動,保持學生的學習多數(shù)時間處于比較興奮的狀態(tài),既是激發(fā)學生學生興趣的重要手段,又是提高學習主動性的重心提高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有效性的主要教學策略.所以,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學生學習的認知特點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多樣化、趣味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現(xiàn)在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多、知識面較廣,如果教師的教學,一味地采用講授法,不可能提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基礎知識的學習,我們可以選用“問題引導,先學后教”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如《浮力》的教學,教師可以運用問題趨動法,設計如下自學提綱,引導學生先學進去、再講出來.
(1)把藍球慢慢地壓入水中,在小組內(nèi)談談自己的感受.
(2)你認為藍球在水中受幾個力的作用,請用圖示法畫出球的受力情況.
(3)閱讀教材,結(jié)合實驗和討論,說明什么是浮力?
(4)你深得下沉的物體受浮力的作用嗎?請設計實驗探究你的看法.
……
這樣的教學設計,有自學、有合作探究、有實驗方案設計,既為學生自主學習指明了方向,又能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還能發(fā)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探究設計水平,避免了教師的“一言堂”,學生能對學習不感興趣嗎?學生能不積極參與主探究嗎?
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布置學生做一些課外小實驗、小制作等,還可以開展課外制作大賽.在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的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精神.將課堂教學時空有效延伸和拓展.
總之,興趣視角下的物理教學,教師應努力創(chuàng)設趣味情境,讓學生樂在其中.學生心中有樂,才能真正地參與學習活動.也只有在學生有了興趣,主動參與,才能讓課堂煥發(fā)生機,提升教學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