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寧
(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縣大陽鄉(xiāng)中莊小學 741507)
合作學習的實施,落實新課改的要求,完善了單一的教學方式,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課堂的主角,但是合作學習實行的原因是什么呢,僅僅是為了落實新課改的政策嗎,實行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對學生們學習數(shù)學有哪些好處呢?下面這篇論文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老師在進行教學時,采用的教學方法多是比較傳統(tǒng),比較保守的,仍然是老師自己站在講臺上進行教學,憑借黑板,粉筆,教科書來向學生們傳授知識,學生的任務就是認真聽講,他們甚至不需要有什么自我思考,也不需要動什么腦筋,只要跟著老師的講解走就完成了一多半的學習任務,老師對學生也沒有什么特殊的高的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學生們保持安靜,自己的課堂不被打擾,老師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講課上,以至于學生們在課堂底下是走神啊,還是做其他的,他都不是很關注,只要自己的課程沒有被打斷,認為學生們就是在認真的聽課.這樣的教學方式十分的單一,學生們根本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這樣只能導致學生們不愛學習數(shù)學,不會學習數(shù)學,不會有學習的意識.
在當下,許多學生都是被動地學習,很少主動地去學習,只是單純地依賴老師的教學,自主學習的能力幾乎為零,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很少去預習,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在學習中或者做題的過程中遇到難題,他們很少考慮到和同學們共同討論解決問題,而是一想到難題就想著放棄,等著老師幫助解決,這就導致老師在講課時效率很低,而且很難講得更深層次,難以關注學生基礎知識是否把握.學生在學習新知識時也顯得十分吃力,老師沒機會深層次講解,學生沒機會更深層次學習,失去了很好的拔高機會.這就使得很多學生停留在低層階段,優(yōu)秀學生也就少之又少,造成這種問題的很大原因就是缺少自主學習能力.
為了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我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自己學習的好習慣,老師就要在教學方法教學策略上做出相應的改變,不再是自己一個人的課堂,自己不再在講臺上唱獨角戲,學生們也不能再像一潭死水,驚不起一點漣漪.前面說,老師教學方式單一,那么就改變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老師將班級同學分成幾個小組,老師講新內容之前布置課下自學的內容,小組內共同討論完成相應的數(shù)學題目的自學問題.然而小學生的自主性都是較弱的,他們的自我管控能力并不是很強,因此,他們很可能不能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預習.這時,老師就可以建立一套嚴密的檢查機制,反轉課堂.每個小組分配一個數(shù)學知識點或者數(shù)學公式應用題之類的題目,讓學生們上講臺來講課,老師在座位上聽課,通過學生們大致的講解,講解的內容的詳細與否,解題的辦法,解題的思路,就可以知道學生們到底有沒有好好的預習.并且,這種反轉課堂的教育方式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膽量,培養(yǎng)學生們的自我表達和陳述能力,學生們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通過新的教學方式的實施,學生們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習習慣培養(yǎng)了,思維能力邏輯能力提高了,課堂氛圍活躍了,學生們真正成為課堂主體,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提高小學生對于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效率.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在課堂中的角色,只是單純地看老師“表演”的觀眾,這樣單調的學習讓他們沒有興趣.實行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展示,師生之間有了一點角色互換的感覺,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會積極地提前預習,在課堂上和同學們分享學習成果,互相交流,讓學生們真正地在課堂“活”起來.隨著這種教學模式的一點點深入,學生們會慢慢培養(yǎng)起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效率提高,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
課下小組成員之間共同討論學習,課上學生們就要大膽地展示,講述合作完成的數(shù)學題目或者知識點,在向同學們展示的過程中,會培養(yǎng)一些表達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敢于并且積極發(fā)言的能力,在合作探討的時候,培養(yǎng)學生們的合作學習的能力,溝通表達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自信,無形中提高學生的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對于小學數(shù)學科目來說是十分有利的,鍛煉學生們的思考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還培養(yǎng)學生們的合作學習意識,提高學生們的溝通交流能力,促進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