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白云區(qū)華師附中實驗小學 徐 力
在白云區(qū)“立真求新”教育理念的引領下,廣州市白云區(qū)華師附中實驗小學(以下簡稱“華附實小”)以“以勵志揚才培育新時代中華少年”為辦學宗旨,以“勵志揚才”為辦學理念,以錘煉學生品格為導向,以優(yōu)質特色發(fā)展為航向,提升校園文化內涵,建構“勵志揚才”的育人長效機制,邁向有格局的白云教育。
華附實小經一年多時間反復調研、訪談、論證、總結,挖掘學校原有的辦學理念體系的文化精髓,并將之延續(xù)重構為“勵志教育”的辦學思想體系。
辦學宗旨:以勵志揚才培育新時代中華少年;辦學理念:勵志揚才;學校文化:以人為本,勵愛國之志,揚創(chuàng)新之才;校訓:勵愛國之志,揚創(chuàng)新之才;校風:揚才育大志;教風:善教弘遠志;學風:為學立正志。
1.行政隊伍——三校合一、揚才奮進
學校組建了一支團結進取,全心全意為孩子,真心實意為教師的干部隊伍?;趯W校超大型的規(guī)模,除設置常規(guī)工作線口外,還成立研訓室,負責全校近180位教師的繼續(xù)教育、科研課題與校本培訓工作,落實教師的個人專業(yè)成長。行政干部分工明確,職責分明,實行政務、校務公開,定期召開教師大會,集廣大教師的民主意識,決策學校的發(fā)展規(guī)劃。每周一下午舉行三個校區(qū)的行政工作例會。
2.教師隊伍——人盡其才、內外兼修
學校教師有公辦、民辦兩種體制的教師隊伍。教師不分公民辦,按照所適合的教學年段分布在三個不同校區(qū)。其中公辦教師43人,他們大多是年齡位于30-45歲的中青年教師;民辦教師大多是23-35歲的青年教師,部分還是剛出大學校門的年輕教師。我校教師年輕有活力,充滿朝氣,并且熱于學習、善于學習。他們能夠克服各方面的困難與壓力,積極主動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
3.導師隊伍——青藍工程、互助揚長
教育信息化時代人人為師,人人為學,為促進學校各級骨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讓青年教師快速、健康成長,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學校秉承“立志揚才”的辦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各級骨干教師的傳、幫、帶的積極作用,啟動教學與班主任兩個導師團隊“青藍工程”。
學校開啟的“三志五才”特色課程培養(yǎng)目標:通過啟志、明志和博志,培育具有才情、才學、才干、才思和才藝的新時代中華少年。這一特色課程體系,不僅植根學校文化土壤,還實現了培育學生未來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相吻合、與“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相銜接。以“勵三志、育五才”的思路建設勵志教育的系列特色課程體系:一是勵三志:(隱性文化自信)立志,啟志(低)-明志(中)-博志(高);二是育五才,(顯性課程扎根)揚才:才情、才學、才健、才思、才藝(簡稱“五才”目標)。
建立“勵志揚才 家校一心”家校合作體系,用以匯聚家校的教育力量,讓孩子多維度身心受益。
一是成立家委會,參與不干預。成立家委會,做好家校溝通與培訓;成立各年級的家委會,召開家委會的會議,發(fā)送調查問卷等方式讓家長獻言獻策,理解、支持學校社團活動、午餐午休等一系列改革的宗旨與目的,讓家長參與到校園與班級活動管理中來。
二是匯合家長才智庫,攜手助揚才。收集不同校區(qū)家長的才智資源,統(tǒng)計分析,再根據家長資源進行每周一班會舉行“揚才家校公益課”的開展各式主題活動,發(fā)揮家長的才能,讓家長走進校園、走入課堂、走上講臺,以“老師”的身份與孩子們進行了一次親密的接觸。
三是組織家長志愿團,幸福滿校園。讓有愛心的家長組成流動的志愿者團,為孩子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整個校園充滿幸福與溫暖。
華附實小作為白云區(qū)首批智慧校園試點學校,承擔了廣州市教育研究院小學綜合實踐學科stem課題研究。在學?!皠钪窘逃鞭k學理念的引領下,通過智慧校園建設將學校管理、德育、教學、教科研、文化環(huán)境等工作融合創(chuàng)新。學校目前已建立校園網,實現了整個校園無線覆蓋(無線網絡82個),在全校22個班級里安裝了交互式多媒體教學平臺,目前建成裝備先進的信息化特色場室1間(未來課室),智慧教室6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