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娜
新課改提出后,花樣翻新的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層出不窮,但我們看到的是學生成了配合教師的“合桌聊天的演員”??陀^地講,智慧的教學應是形神兼?zhèn)涞?。語文教師應摒棄浮華的外表,將潛心的備、有效的導、靜靜的等、適時的講有機結合,學生的心智之花才會在我們的智慧課堂綻放。
要上好一堂課,課前準備是必不可少且尤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課前,教師必須潛心研讀文本,并做深入剖析,力求全面而透徹地解讀文本。然而,由于自身思維的局限,教師的思考可能常常是淺層次的或不夠全面的。所以,要在自我理解的基礎上加入寫作背景,加進他人的教學思考等,以此來增加課堂的廣度與深度。最終的呈現(xiàn)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結合教材特點、學情等因素,減去一些不必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及教學手段,再將相關的信息進行資源整合,形成切實可行的教學思路。潛心的準備固然重要,但它只是一種靜態(tài)的預設,真正的課堂是一種動態(tài)的生成過程,所以,任何人不能過分迷信已備的內容,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進行適當?shù)卣{整。課后,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實際與課前備課進行對比反思,對本次教學活動進行再思考、再提升,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并為今后更好地備課、授課蓄勢。
課堂導入時,許多教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毫無原則地采用圖片、音樂等外力試圖喚起學生的主觀感受,未免喧賓奪主,華而不實。此時,我們不妨靜下心來,結合文本及學生的實際,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來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可制造懸念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思維;可直接指出學習內容引起學生的注意;可通過整體感知檢查學生初讀課文對文本的把握程度,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基礎,等等。比如,在教授《雷雨》時,這樣導入:“一個雷雨之夜,三個年輕人同時走向了生命的盡頭。這和一個人是分不開的,它就是曹禺筆下的主角——周樸園。初讀文本周樸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自由發(fā)言)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今天,我們將共同走進《雷雨》,深入分析周樸園的人物形象?!边@樣的導入不僅檢查了學生初讀課文時對人物形象的把握程度,還有效激發(fā)了學生深入閱讀的興趣,為接下來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一舉兩得。
自主學習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自主學習在突出學生主體性的同時,并沒有減弱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要作為引導者、傾聽者、合作者參與到整個活動中去,這樣才能掌控課堂,適時給學生以指引,從而真正實現(xiàn)生本、生生或師生之間資源的共享與互補。比如,在學生討論“周樸園對魯侍萍是真情還是假意”這一問題時,他們各執(zhí)一詞。為什么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學生最終的關注點在一段話上面。教師將學生回答的文字稍作變動,讓學生分析“你”與“你們”表達效果的不同:“魯:你為了要趕緊娶那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你/你們逼著我冒著大雪出去,要我離開你/你們周家的門?!保ǘ嗝襟w展示)
問題一經拋出,馬上掀起一輪思維碰撞。從“你們”一詞中,學生讀出了周樸園和他的家人都很勢力、很殘忍;讀出了周樸園和魯侍萍都是受害者,周拋棄魯是不情愿的,是受到了封建家庭的壓制;讀出了周樸園的懦弱,他在封建家長制的壓制之下,選擇了放棄心愛的人;讀出了周樸園的現(xiàn)實,在愛情和面包之間,他最終選擇了“面包”,娶了那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等等。
教學過程中的引導,容易開拓學生思維的深度與高度,這樣不僅能叩開學生的嘴,扣住學生的心,還有助于學生在討論中更加深刻地明白所討論問題的核心所在。
課堂上,學生思維受阻時,教師總是喜歡越俎代庖給出問題的答案,這樣使得課堂有了聲音、有了流暢的過程,卻沒了思維,沒了真正的動態(tài)生成。教師過于追求表象,關注于學生有沒有動嘴,有沒有出聲,卻沒有重視學生有沒有用心。
每當教師在急迫的回應中退后一步,學生群體中,就越有可能有人邁前一步。我們要給學生一片天空,讓他們帶著疑問走進文本,與文本親密接觸,沉靜思考。而我們需要靜待花開,因為也許那是一種積極的沉默,當跨過那座山后,課堂就會見到曙光。這種等待不是在浪費時間,有時反而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他們會還你一個真正充滿生命的課堂。
學生對周樸園的分析起初僅僅局限在他的貪婪、自私、奸詐等方面,教師并沒有急于開口,相信只要學生根據(jù)文本動腦思考肯定會發(fā)現(xiàn)另一片天地。在片刻沉思之后,學生再一次豐富了周樸園的人物形象,展開了“真情假意”之爭。正方認為,周樸園是一個有情之人,理由是他知道魯侍萍生活境況不好,于是就想給她5000元支票做補償。而反方則認為,周樸園比較虛偽。因為他怕魯侍萍來勒索他,而他僅僅拿出了他賺的昧心錢中的一小部分——5000元作為“封口費”。雖然學生的語言不夠美,討論還不夠成熟,但那是他們自己構建的。靜靜等待之后,我們看到的是個體與個體思維碰撞的火花,感受到的是自主生成的精彩。
在教學中,當學生通過自我思考或是思維碰撞后仍無法解決問題時,教師作為引導者便不能再一味地追求“自主”,而是需要有針對性地“講”,此時的“講”主要起到啟發(fā)、強化等作用。比如,在講授《雷雨》時,有學生將文中多次出現(xiàn)的“30年”理解為“這是一段痛苦的回憶”。此刻學生的理解已偏離了航道,智慧的教師當即“講”出事實的真相,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相關知識點。
周樸園——某煤礦公司董事長,55歲。
蘩 漪——周樸園妻,35歲。
周 萍——周樸園與“前妻”魯侍萍之子,28歲。
周 沖——周樸園與蘩漪之子,17歲。
魯 貴——周家仆人,48歲。
魯侍萍——周樸園“前妻”,周家女傭,47歲。
魯大海——魯侍萍與“前夫”周樸園之子,煤礦工人,27歲。
魯四鳳——魯貴與侍萍之女,周家侍女,18歲。
有了以上介紹,才把學生從“歧途”中引領回來,于是課堂上又響起了這樣的聲音:“那是周與魯熱戀的美好時光?!薄霸绞前堰^去寫得美好,‘無錫是個好地方’,越能證明現(xiàn)實生活的不如意,過去是一種心靈的安慰?!钡鹊?。
教師要想講好語文,在課堂上做到游刃有余并非易事,若是沒有扎實的基本功、科學的教學方法,很難引領學生走出困境。任何學習方式都離不開教師的基本素質做支撐,教師應在豐厚的人生底蘊和文化積淀下,摒棄浮華的外表,遵循潛心的備、有效的導、靜靜的等、適當?shù)闹v這四條原則,在實現(xiàn)自身長遠發(fā)展的同時,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讓學生的心智之花在智慧課堂上盡情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