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霞,李莉娟△,吳 迪
(1. 湖北省襄陽市中心醫(yī)院·湖北文理學院附屬醫(yī)院,湖北 襄陽 441000; 2. 湖北省襄陽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湖北醫(yī)藥學院附屬醫(yī)院,湖北 襄陽 441000)
皮膚瘙癢為尿毒癥患者常見并發(fā)癥,隨血液透析時間延長,其發(fā)病率明顯上升,且部分患者因皮膚瘙癢出現(xiàn)失眠、抑郁、皮膚抓傷感染等,嚴重者出現(xiàn)自殺傾向,對其身心影響巨大[1-2]。現(xiàn)階段的治療方案主要分為調整透析處方和藥物治療兩大類,調整透析處方主要為高通量血液透析,該方式生物相容性較好,且能有效過濾大分子毒性物質,從而改善瘙癢癥狀;治療藥物主要有西藥和中藥,其中傳統(tǒng)中草藥制劑可融合多種藥物的有效成分,多靶點、多層次進行治療[3-4]。本研究中觀察了尿毒清聯(lián)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皮膚瘙癢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符合《慢性腎臟病評估及管理臨床實踐指南》[5]中尿毒癥診斷標準;皮膚瘙癢發(fā)作時間不短于3 個月,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及睡眠;維持性血液透析時間超過6 個月,每周透析2~3 次,病情相對穩(wěn)定,且無血液透析相關禁忌證。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自愿參與本研究。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50)
排除標準:接受腎移植;入組前3 個月內,使用過激素、細胞毒性藥物;出現(xiàn)過感染性、活動期免疫疾??;血液疾病、惡性腫瘤、嚴重肝??;對本研究擬用藥物過敏;有精神病史及交流和理解障礙等,無法配合完成研究及量表評價;既往有其他瘙癢性皮膚病或其他系統(tǒng)性疾病等。
病例選擇與分組:選擇醫(yī)院2017 年5 月至2018 年5 月收治的尿毒癥皮膚瘙癢患者100 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兩組患者入組后均實施常規(guī)治療,飲食或藥物控制血糖,穩(wěn)定血壓,調脂,并補充鈣劑、鐵劑、葉酸、促紅細胞生成素等;均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日本旭化成聚砜膜透析器,型號為REXWWD-15UC,膜面積為1.5 m2,超濾系數(kuf)為55 mL/(mmHg·h),血流量為200~250 mL / min,透析流量為500 mL / min,常規(guī)肝素抗凝,每次4 h,每周3 次]。觀察組患者加服尿毒清顆粒[康臣藥業(yè)<內蒙古>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20073256,規(guī)格為每袋5 g],每次5 g,每日4 次。兩組均治療12 周。
生化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靜脈血各3~5 mL,離心后取上清液存放于-80 ℃冰箱,檢測皮膚瘙癢相關指標及血液透析相關指標,包括血磷、血鈣、血清全段甲狀旁腺激素(iPTH)、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試劑盒購于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使用URIT -802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海麥森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檢測。
量表評分:采用5-D 瘙癢量表[6]分別對瘙癢持續(xù)時間、強度、傾向、生活受損、面部進行評分,計1~5 分,分數越高表明瘙癢程度越明顯。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量表[7],患者根據自覺瘙癢程度進行評價,每次測量分早中晚3 次,取平均值,計0~10 分,分數越高表明瘙癢程度越重。采用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量表(DLQI)[8]分別對生理、心理、日?;顒拥?0 項進行評分,每項計0~3 分,分數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差。
療效判定:顯效,5-D 量表積分下降≥50%,白天均未出現(xiàn)瘙癢癥狀,夜間偶有出現(xiàn)且睡眠正常,皮膚無抓痕;有效,30%≤5-D 量表積分下降<50%,白天、夜間均有輕微瘙癢癥狀,對睡眠影響較小,且皮膚無明顯抓痕;無效,5-D 量表積分下降<30%,白天、夜間瘙癢癥狀明顯,且對睡眠造成一定影響,皮膚有抓痕??傆行?顯效+有效。
安全性:觀察患者治療期間感染、頭痛、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結果見表2 至表6。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n=50]
表3 兩組患者血生化指標水平比較(±s,mmol/L,n=50)
表3 兩組患者血生化指標水平比較(±s,mmol/L,n=50)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表4、表5 同。
組別血磷 血鈣 iPTH觀察組對照組t 值 P 值治療前2.35±0.34 2.29±0.30 0.936 0.352治療后1.82±0.16*2.05±0.24*5.638 0.000治療前2.89±0.45 2.76±0.52 1.337 0.184治療后1.46±0.17*2.03±0.19*15.809 0.000治療前425.54±105.33 418.87±102.26 0.321 0.749治療后125.54±78.84*235.57±86.62*6.643 0.000
表4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n=50)
表4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水平比較(±s,n=50)
組別β2-MG(mg/L) SCr(μmol/L) BUN(mmol/L)觀察組對照組t 值 P 值治療前14.01±0.97 13.87±0.82 0.779 0.438治療后6.84±0.69*11.54±1.06*26.276 0.000治療前753.58±40.74 750.62±42.21 0.357 0.722治療后284.46±25.57*487.73±36.22*32.419 0.000治療前28.41±4.33 27.96±4.82 0.491 0.624治療后13.44±2.39*18.87±3.02*9.970 0.000
隨著老齡化人口增加,慢性腎臟疾病發(fā)生率持續(xù)升高,而尿毒癥作為慢性腎功能不全終末期臨床表現(xiàn),其發(fā)病率也日益升高。瘙癢為皮膚自覺癥狀,在尿毒癥血液透析中較常見,多在血液透析6 個月后開始發(fā)病,高發(fā)于透析期間或透析結束后不久,夜間頻次高于白天,多為陣發(fā)性發(fā)展,持續(xù)時間不定[9]。尿毒癥皮膚瘙癢程度各異,均無明顯皮疹,但因患者劇烈抓撓、破皮、感染等而出現(xiàn)繼發(fā)性表皮脫落、結節(jié)性癢疹、苔蘚性皮損等,嚴重者則發(fā)展為穿孔性皮膚病,對患者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F(xiàn)階段病因尚未明確,分析可能與疾病造成微血管病變引起皮膚功能異常、血液透析微炎癥狀態(tài)、皮膚肥大細胞增多、體內瘙癢介質增多有關[10]。
表5 兩組患者相關量表評分比較(±s,分,n=50)
表5 兩組患者相關量表評分比較(±s,分,n=50)
組別5-D 量表 VAS 量表 DLQI 量表觀察組對照組t 值 P 值治療前17.37±3.56 16.98±3.72 0.536 0.593治療后6.44±1.59*10.82±2.31*11.044 0.000治療前7.62±1.02 7.54±0.98 0.400 0.690治療后3.36±1.06*5.33±1.78*6.724 0.000治療前21.84±5.53 21.54±5.70 0.267 0.790治療后8.36±2.21*10.55±3.88*3.468 0.001
表6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n=50]
現(xiàn)代醫(yī)學根據尿毒癥皮膚瘙癢的可能發(fā)病機制,多采用對癥治療,主要方法有高通量血液透析、促進體內磷排泄、抗組胺、外用藥抗炎止痛等。研究發(fā)現(xiàn),單純西藥治療無法有效治愈,臨床治療效果有限,且治療費用高昂,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相對較大[11]。近年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中藥在慢性腎病治療中應用越來越廣。尿毒清顆粒具有通腑降濁、健脾利濕、活血化瘀功效,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效果較好。尿毒清顆粒中生物活性物質較多,包括大黃素、異黃酮、芍藥苷等,可多途徑改善患者的腎功能,同時對體內微炎癥狀態(tài)、腎性貧血、鈣磷代謝紊亂、脂質代謝紊亂等均有較好的改善作用[12]。
本研究結果顯示,尿毒清聯(lián)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皮膚瘙癢有一定療效,這與余登等[13]的研究結果一致。聯(lián)合用藥能增加藥物療效,有效緩解皮膚瘙癢癥狀,且可有效改善血磷、血鈣、iPTH 水平,同時降低患者體內β2-MG,SCr,BUN 水平,與高玄等[14]的研究結果類似。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體內大分子有毒物質,而尿毒清顆粒則能改善鈣磷代謝紊亂,提高藥物療效。本研究結果顯示,尿毒清聯(lián)合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改善5-D 量表、VAS 量表、DLQI 量表評分,這與溫玉[15]的研究結果相似,表明聯(lián)合用藥可在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基礎上,提高其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尿毒清聯(lián)合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尿毒癥皮膚瘙癢的臨床癥狀,降低血磷、血鈣、iPTH、β2-MG、SCr、BUN 水平及相關量表評分,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