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鳳梅,肖婷婷,張莎莎,宋永倩,張艷艷
(1. 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河北 衡水 053000; 2. 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河北 衡水 053000)
中風西醫(yī)稱為腦卒中,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腦血管破裂或堵塞,使腦部血管血流不能正常供應而出現(xiàn)的腦組織損傷性疾?。?-2]。其通常癥狀為昏迷、半身不遂、口舌斜、肢體麻木等,治療后多出現(xiàn)各種后遺癥,其中以言語不利常見[3],表現(xiàn)為聽、說、理解力、語言表達等功能障礙[4]。相對于西醫(yī),中醫(yī)治療中風后言語不利有明顯優(yōu)勢[5-7]。本研究中以化痰通絡方聯(lián)合溫針療法治療中風后言語不利,并觀察其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納入標準:確診為中風;中風治療后存在言語不利的后遺癥;對本研究擬用藥物無嚴重過敏反應和禁忌證;精神狀態(tài)良好,能配合本研究;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中風或其他腦血管病變史;其他原因導致的言語不利;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合并全身惡性腫瘤疾病、自身免疫性疾?。恢型就顺鲅芯炕蚴гL。
病例選擇與分組:選取衡水市第四人民醫(yī)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收治的中風后言語不利患者120例。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60)
兩組患者均予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口服甲磺酸溴隱亭片(瑞士Future Health Pharma GmbH,進口藥品注冊證號H20160030,規(guī)格為每片2.5 mg),每日3 次,每次1 片;口服腦蛋白水解物口服液(吉林萬通藥業(yè)集團梅河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5712,規(guī)格為每瓶10 mL ∶50 mg),每日3 次,每次10 mL;同時進行語言功能康復訓練。觀察組患者增用化痰通絡方聯(lián)合溫針療法,化痰通絡方組方:天麻15 g、鉤藤10 g、全蝎6 g、天南星15 g、白附子6 g、木香10 g、郁金15 g、地龍10 g、川芎10 g、黃芪30 g、白術10 g、茯苓15 g,每日1 劑,水煎至約250 mL,早晚各服用1 次;溫針療法:選取患者的廉泉穴、金津穴、玉液穴、通里穴、風池穴、人中穴、合谷穴、太沖穴進行針刺治療,得氣后留針,在每個毫針的針尾粘上約2 cm 艾條,點燃,艾條燃燒時患者能自覺來自深層組織的溫熱感,艾條燃燒完全后起針,治療過程中應小心點燃的艾條脫落燙傷皮膚,每周治療1 次。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4 周。
療效判定:顯效,言語不利癥狀顯著緩解,語言交談流利流暢,中醫(yī)證候評分下降>80%;有效,言語不利癥狀有一定緩解,語言交談基本正常,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30%~80%;無效,癥狀無緩解,言語交談仍存在障礙,中醫(yī)證候積分下降<30%??傆行?顯效+有效。
安全性:觀察治療期間發(fā)生的不良反應。
結果見表2 至表6。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n=60]
表3 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s,分,n=60)
表3 兩組患者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s,分,n=60)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下表同。
組別舌質僵硬 口角歪斜 構音障礙 語言遲緩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治療前2.38±0.45 2.30±0.42 1.007 0.316治療后0.76±0.23*0.98±0.29*4.604 0.000治療前2.43±0.41 2.49±0.42 0.792 0.430治療后0.53±0.20*0.70±0.25*4.113 0.000治療前2.44±0.44 2.50±0.47 0.722 0.472治療后0.62±0.22*0.78±0.25*3.721 0.000治療前2.51±0.42 2.47±0.40 0.534 0.594治療后0.59±0.24*0.80±0.25*4.694 0.000
表4 兩組患者語言功能評分比較(±s,分,n=60)
表4 兩組患者語言功能評分比較(±s,分,n=60)
組別自發(fā)談話 理解 復述 命名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治療前24.31±4.89 26.01±5.11 1.862 0.065治療后43.56±4.63*39.92±4.73*4.260 0.000治療前98.41±9.41 99.98±9.69 0.900 0.370治療后139.58±13.68*130.12±12.25*3.990 0.000治療前72.31±8.41 70.59±8.55 1.110 0.269治療后90.64±7.23*85.74±8.21*3.469 0.001治療前22.59±4.42 22.97±4.32 0.476 0.635治療后44.59±5.21*41.39±4.29*3.673 0.000
西醫(yī)認為,中風后言語不利的發(fā)病機制是由于中風對患者的腦部組織造成損傷,腦部調節(jié)語言功能的神經(jīng)功能損傷,患者對交際符號系統(tǒng)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特別是對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結構和語言的內容與意義的理解和表達出現(xiàn)障礙,以及作為語言基礎的語言認知過程的減退和功能的損傷,這種損害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聽說讀寫功能障礙[8]。因此,西醫(yī)對中風后言語不利的治療僅是通過緩解腦部組織的損傷,促進腦組織功能的恢復,短期內對患者語言功能障礙的緩解程度不足。中醫(yī)理論認為,中風后言語不利屬“音啞”范疇,其發(fā)病與患者的心、腦、腎功能密切相關,心主神志,開竅于舌,腦為元神之府,腦髓充盈則言語正常,而腎主脈通至喉嚨及舌[9]。中風后言語不利是由心腎兩虛、痰濁阻滯、舌體脈絡不暢引起。因此,應以滋心補腎益陽、化痰通絡、行氣活血為主要治療原則[10]。
表5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n=60)
表5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n=60)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日常活動 社交功能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治療后82.56±7.44*78.01±7.32*3.377 0.001治療前52.98±5.99 51.82±5.91 1.068 0.288治療后80.07±7.49*76.13±6.94*2.989 0.003治療前55.78±6.29 54.45±6.30 1.157 0.249治療后77.78±7.03*73.93±7.06*2.993 0.003治療前55.68±6.67 54.38±6.49 1.082 0.281治療后78.68±7.67*74.11±7.10*3.387 0.001治療前58.61±6.34 60.03±6.56 1.205 0.230
表6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例(%),n=60]
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顯著提高,患者的舌質僵硬、口角斜、構音障礙、語言遲緩等中醫(yī)證候顯著緩解,表明化痰通絡方聯(lián)合溫針療法對中風后言語不利有一定效果。化痰通絡方組方中,天麻、鉤藤、黃芪有益氣升陽、通血脈、利竅之功效,全蝎、天南星、白附子、地龍有息風鎮(zhèn)痙、通絡止痛、化痰散結之功效,木香、郁金、川芎則有行氣、活血、益腎之功效,白術、茯苓可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方中諸藥共奏滋心腎陰陽、化痰通絡、開音利竅之功效[9]?;颊呖诜低ńj方的同時,對其廉泉、金津、玉液、通里、風池、人中、合谷、太沖等穴予溫針療法,可疏通其局部經(jīng)脈,調整局部氣血流動,從而改善言語不利[11-13]。且溫針治療在留針過程中,將艾絨搓團捻裹于針柄上點燃,通過針體將熱力傳入穴位,可更好地發(fā)揮治療作用[14]。因此,觀察組患者的語言功能包括自發(fā)談話、理解、復述、命名等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化痰通絡方聯(lián)合溫針療法對患者的語言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颊叩恼Z言功能改善,生活質量評分提高,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日?;顒庸δ堋⑸缃还δ芫黠@提升。且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未明顯增加。
綜上所述,化痰通絡方聯(lián)合溫針療法治療中風后言語不利能改善患者中醫(yī)證候及言語功能,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