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強
遼寧省錦州第九六八醫(yī)院麻醉科,遼寧錦州 121000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囊隆起性疾病、慢性膽囊炎的主要方法[1],其相較于傳統(tǒng)手術,具有價格低廉、療效高等特點,但腹腔鏡手術仍然是一種侵入性的操作,較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相關應激反應,因此,在手術時,應選擇合理的麻醉方式,從而保證手術的順利實施[2]。瑞芬太尼是臨床麻醉常用藥物,其在機體內的藥液蓄積較少,具有安全性高、起效快等特點,是一種超短效藥[3]。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實施聯(lián)合麻醉,能改善應激反應,減輕呼吸抑制的發(fā)生,提高復合麻醉的安全性[4]。為探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接受瑞芬太尼與丙泊酚復合麻醉的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組后分別實施芬太尼與丙泊酚復合麻醉以及瑞芬太尼與丙泊酚復合麻醉,對兩組的麻醉效果進行比較,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雙盲法隨機分為實驗組(n=50)和對照組(n=50)。實驗組中,男23例,女27例;年齡21?66歲,平均(40.12±0.27)歲;體重46?77 kg,平均(57.15±3.14)kg,病程1?10個月,平均(4.80±0.71)個月。對照組中,男22例,女28例;年齡20?67歲,平均(41.20±0.33)歲;體重47?78 kg,平均(57.85±3.20)kg;病程1?9個月,平均(4.96±0.67)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相關適應證者[5];②術前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病情評估分級Ⅰ?Ⅱ級者;③心肺功能良好者;④自愿參與本研究者。排除標準:①本研究麻醉藥物過敏者;②肝腎功能嚴重異常者;③伴有器質性疾病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者;⑤精神或智力障礙者。
對照組應用芬太尼與丙泊酚復合麻醉,以靜脈推注的方式,給予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8020336)干預,劑量為2 μg/kg,同時給予丙泊酚注射液(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8031789)干預,劑量為1.5 mg/kg,實施麻醉誘導,患者通氣4 min 后,為其實施氣管插管,手術的過程中,以靜脈滴注的方式,給予患者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干預,劑量為2 μg/kg,用以維持麻醉,控制滴注的速度為6 μg/(kg·s)。
實驗組應用瑞芬太尼與丙泊酚復合麻醉,以靜脈推注的方式,給予鹽酸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號:2018043022)干預,劑量為1 μg/kg,同時給予丙泊酚注射液干預,劑量為1.5 mg/kg,實施麻醉誘導,患者通氣4 min 后,為其實施氣管插管,手術的過程中,以靜脈滴注的方式,給予患者鹽酸瑞芬太尼干預,劑量為1 μg/kg,用以維持麻醉。
比較兩組麻醉前后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麻醉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①血流動力學指標包括收縮壓(SBP)、平均動脈壓(MAP)、舒張壓(DBP)、心率(HR)及血氧飽和度(SpO2)。②麻醉效果包括氣管導管拔除時間、清醒時間及恢復自主護理時間。③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尿潴留及瘙癢。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1.0分析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者轉換為正態(tài)分布后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麻醉前,兩組患者的SBP、MAP、DBP、HR、SpO2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麻醉后的SBP、MAP、DBP、HR、SpO2水平與麻醉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麻醉后的SBP、DBP、HR、SpO2水平均低于麻醉前,MAP 水平高于麻醉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麻醉后的SBP、DBP、HR、SpO2水平均高于對照組,MAP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實驗組患者的氣管導管拔除時間、清醒時間及恢復自主呼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6.00%,低于對照組的2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微創(chuàng)技術的一種,其相較于傳統(tǒng)手術,具有并發(fā)癥少、機體損傷程度輕、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等特點[6],腹腔鏡手術中,需要建立氣腹,這樣會增加腹壓,患者機體對彌散的二氧化碳吸收,激活交感神經(jīng),導致其血流動力學等指標改變。因此,應盡量選擇有效、安全的麻醉藥物對患者實施干預,從而保證手術的順利實施[7-8]。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前后SBP、MAP、DBP、HR、SpO2水平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前后SBP、MAP、DBP、HR、SpO2水平的比較(±s)
組別 SBP(mmHg)MAP(mmHg)DBP(mmHg)HR(次/min)SpO2(%)實驗組(n=50)麻醉前麻醉后t值P值對照組(n=50)麻醉前麻醉后t值P值132.56±7.50 130.95±8.45 1.008 0.316 65.57±7.08 66.08±5.61 0.399 0.691 78.64±5.77 78.41±4.67 0.219 0.827 98.12±2.57 98.04±3.15 0.139 0.890 98.35±3.51 98.13±3.12 0.331 0.741 t 麻醉前組間比較值P 麻醉前組間比較值t 麻醉后組間比較值P 麻醉后組間比較值132.75±6.17 111.25±3.51 21.417 0.001 0.138 0.890 15.224 0.001 65.45±5.05 69.70±7.72 3.258 0.002 0.098 0.922 2.982 0.009 78.32±5.61 74.14±6.63 3.403 0.001 0.281 0.779 3.723 0.001 98.30±2.82 91.51±3.63 10.445 0.001 0.334 0.739 9.607 0.001 98.16±3.14 95.25±4.17 3.942 0.001 0.285 0.776 3.910 0.001
表2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較(min,±s)
表2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較(min,±s)
組別例數(shù) 氣管導管拔除時間 清醒時間 恢復自主呼吸時間實驗組對照組t值P值50 50 5.37±2.51 13.46±2.57 15.924 0.001 7.45±2.63 16.17±7.42 7.832 0.001 3.23±1.96 8.72±2.58 11.981 0.001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的比較[n(%)]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麻醉后的SBP、MAP、DBP、HR 及SpO2水平與麻醉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麻醉后的SBP、DBP、HR和SpO2水平均低于麻醉前,MAP 水平高于麻醉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麻醉后的SBP、DBP、HR、SpO2水平均高于對照組,MAP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氣管導管拔除時間、清醒時間及恢復自主呼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6.00%)低于對照組(20.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瑞芬太尼聯(lián)合丙泊酚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應用,可獲得較好的麻醉效果,更好維持患者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的穩(wěn)定性,縮短術后恢復的時間,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瑞芬太尼是μ型阿片受體激動劑,可起到鎮(zhèn)痛、呼吸減緩等作用,快速發(fā)揮誘導的效果,且可抑制氣管插管時患者的應激反應,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性[9-10]。瑞芬太尼在u 受體中,親和力較強,而在κσ 受體中,則親和力較弱,因此,其鎮(zhèn)痛藥物較好,而鎮(zhèn)靜效果并不理想。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則不僅能獲得較好的鎮(zhèn)痛效果,且鎮(zhèn)靜效果較好[11-12]。研究顯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為患者實施靜脈復合麻醉,具有患者感受良好、蘇醒時間短、可控性強、起效快等特點,麻醉效果較好[13]。瑞芬太尼相較于芬太尼,其鎮(zhèn)痛效果更好,其經(jīng)過患者血液、組織中,能夠經(jīng)過非特異性脂酶分解代謝,若不受到持續(xù)輸注、肝腎功能降低等的影響,則在藥物停止10 min內,即可自行代謝,從而縮短患者的蘇醒時間[14-15]。
綜上所述,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接受瑞芬太尼與丙泊酚復合麻醉,能調節(jié)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指標水平,縮短患者的氣管導管拔除時間、清醒時間及恢復自主呼吸時間,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