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科(河南 洛陽 471000)
2.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影像科 (河南 洛陽 471000)
王曉格1 王 艷2 劉喜鳳1
兒童腎血管性高血壓(renovascular hypertension,RVH)是兒童繼發(fā)性高血壓的主要病因之一,患兒血壓水平高且難以控制,長期高血壓將嚴重損壞心、腦、腎等靶器官,導致高血壓腦病、缺血性腦卒中甚至心力衰竭[1]。早期有效篩查診斷RVH,對患病者積極采取治療,是保障患兒生命健康的前提,但由于早期RVH臨床表現(xiàn)缺乏特異性,臨床誤診延診率較高[2]。本研究將2010年1月~2018年6月間我院收治的22例RVH患兒臨床資料進行整理,統(tǒng)計其臨床表現(xiàn)、生化指標、影像學特點等信息,旨在為提高臨床RVH篩查能力,幫助RVH患兒盡早確診,提高其生命質(zhì)量。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8年6月間收治的22例RVH患兒臨床資料,疾病診斷標準參照2004年美國第四屆兒童與青少年血壓診治專題工作組會議修訂的新標準[3]:患兒收縮壓(brachial aortic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或舒張壓(Diastolic pressure,DBP)超過其年齡、性別與身高的第95百分位數(shù)3次以上;影像學檢查踢死腎動脈主干貨主要分支狹窄程度≥50%。排除病例資料不全者。患兒男16例,女6例,年齡0.6~13歲,其中≤3歲6例,4~8歲4例,9~13歲12例,平均年齡(8.56±3.16)歲,發(fā)病至確診時間15d~5年,平均(1.03±0.32)年。
1.2 研究方法 利用我院電子病例查詢系統(tǒng),收集RVH患兒起病年齡、首發(fā)癥狀、首發(fā)癥狀至確診時間、血壓水平、腎血管狹窄部位及影像學檢查結果、血生化指標及后續(xù)治療方案及結局。
1.2.1 影像學檢查方法:腎動脈造影(DSRA):檢查儀器為美國GE-LCV+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機,指導患兒取平臥坐后局麻,經(jīng)股動脈穿刺插管,選擇非離子型造影劑,以4ml/s的速率行左側腎動脈造影劑數(shù)字減影血管成像。
1.2.2 彩色超聲多普勒檢查(DUS):采用GE-LOGIQ7彩色超聲多普勒超聲顯像儀檢測,先行二維超聲像掃描測量腎臟形態(tài)大小,然后探測腹主動脈短軸,順其兩側分別顯示左右主腎動脈、短動脈及葉間動脈。
1.2.3 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西門子公司Sensation 16螺旋CT機,增強檢查使用370mgI/ml非離子型腎排泄對比劑,1.5ml/kg靜脈快速推注后立即掃描,掃描層厚8mm,螺距1.0,重建層厚2mm,圖像經(jīng)處理技術重組為最大密度投影(MIP)圖像。
1.3 觀察指標 ①觀察22例患兒臨床特征、就診原因及生化檢測結果;②統(tǒng)計RVH患兒影像學檢查結果;③展示部分影像學檢查結果;④統(tǒng)計診斷結果。
2.1 RVH患兒主要體征特點 所有患兒發(fā)病時血壓均存在明顯升高現(xiàn)象,其中收縮壓152~274mmHg,平均(186.36±36.58)mmHg,舒張壓100~180mmHg,平均(128.66±31.25)mmHg。多種藥物降壓效果不佳。
2.2 RVH患兒就診原因及生化檢測結果 1例患兒于體檢發(fā)現(xiàn)血壓異常,7例患兒因頭痛視力下降就診,8例患兒因高血壓性腦病癥狀就診,6例患兒因胸悶氣短就診;有16例患兒檢查血管緊張素Ⅱ,全部患兒血管緊張素Ⅱ水平均超標,22例檢查血鉀濃度,54.55%存在低鉀血癥,20例檢查醛固酮,其中65.00%超標。見表1-2。
2.3 RVH患兒影像學檢查結果及特點分析 (1)共21例患兒行DUS檢查,有13例表現(xiàn)為雙側腎臟大小不對稱,雙長徑差異1.5cm~2.6cm,5例明確提示腎動脈狹窄,3例病變側腎臟動脈流速異常,其余患兒均未探測到異常情況。(2)共18例患兒行MSCTA檢查,有12例患者MSCTA檢查圖像提示腎動脈主干狹窄,2例誤診為狹窄,未發(fā)現(xiàn)腎段與腎實質(zhì)內(nèi)動脈狹窄。(3)共16例患兒行DSRA檢查,16例患兒均存在腎動脈狹窄情況,其中單純腎動脈主干狹窄13例,腎段動脈合并腎實質(zhì)內(nèi)血管狹窄3例。
2.4 診斷結果 結合患兒臨床表現(xiàn)、生化指標及影像學資料22例患兒均確診為RVB,其中15例診斷為纖維性發(fā)育不良(FDM),7例診斷為動脈炎。
2.5 部分影像學檢查結果展示 見圖1-4。
RVH是因單側或雙側腎動脈主干或分支狹窄引起的高血壓,目前醫(yī)學界認為,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renninangiotensin-adosterone system,RAAS)活化與部分縮血管活性物質(zhì)是造成腎動脈狹窄、腎臟缺血的主要原因[4-5]。RVH累計多個靶器官,若不及時加以干預,將誘發(fā)嚴重不良結局。RVH患兒早期臨床表現(xiàn)并無特異性標志,誤診率高,而且發(fā)病至確診時間長,有研究數(shù)據(jù)表示,RVB患兒發(fā)病至確診時間平均長達11個月[6]。本文22患者確診之前均因誤診而進行胃腸炎、心肌病、腎臟疾病等相關性治療,與鄒玉寶等[7]研究結果相似。
表1 RVH患兒就診原因
表2 RVH患兒生化指標檢測結果
圖1-4 部分影像學檢查結果展示。圖1 提示右腎動脈狹窄程度大達到70%左右。圖2 提示左腎動脈其實部管腔局限性狹窄達90%左右。圖3 DSRA檢查提示雙側多發(fā)性腎段動脈、葉間動脈狹窄。圖4 提示右腎動脈上段、上前動脈閉塞伴側支循環(huán)形成。
RVH患兒血壓水平較高并難以控制,且某些生化指標水平異常,本研究提示,所有RVH患兒血管緊張素Ⅱ水平超出正常范圍,54.55%的患兒存在低鉀血癥,65%的患兒醛固酮水平升高,但單純的生化指標檢查并不能確診RVH,臨床應對高血壓伴原因不明性低血鉀癥患兒保持高度警惕態(tài)度,建議出現(xiàn)以上癥狀患兒進行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是診斷RVB的主要方式,其中腎血管造影被認為是RVB診斷的“金標準”,其能明確腎動脈狹窄支與狹窄程度,準確提示腎動脈狹窄遠端逆行性充血及側支循環(huán)狀態(tài),幫助醫(yī)生診斷RVB[8-9]。本文22例RVB患兒中有16例行DSRA檢查,DSRA檢查圖像提示其中13例為單純腎動脈主干狹窄,3例為腎段動脈合并腎實質(zhì)內(nèi)血管狹窄。但DSRA檢查過程中將使用大量造影劑,可能導致造影劑腎病,且檢查費用高,流程復雜,這使得其臨床應用受到限制[10]。
DUS檢查是臨床工作中應用范圍最廣的診斷方式,具有可重復性強,操作簡單便捷,檢查費用低廉等優(yōu)勢,DUS檢查可了解雙側腎臟對稱與否,判斷腎臟發(fā)育情況,并根據(jù)腎動脈血流動力學的改變來判斷腎動脈狹窄情況,但DUS檢查受到檢查參數(shù)與檢查者手法的影響較大,血流異常檢出情況較低,在早期RVH中的應用效果不佳[11]。臨床中,我們常建議雙腎長徑大于1.5cm,DUS探查結果不滿意者進行腎血管造影。MSCTA掃描速度快,能在短時間內(nèi)獲得整個腎動脈內(nèi)造影劑充盈高峰期的原始斷面圖像,減少小兒呼吸偽影,同時根據(jù)診斷需要,利用多種工作站進行圖像后處理,得到腎血管圖像,幫助醫(yī)生判斷受檢者腎臟及腎臟血管情況[12]。本研究中共18例患兒行MSCTA檢查,MSCTA檢查提示12例患兒腎動脈主干狹窄,但MSCTA在辨別腎段與腎實質(zhì)內(nèi)動脈狹窄情況中存在一定難度。
RVH患兒病因多為腎纖維肌性營養(yǎng)不良,本研究中22例患兒有15例診斷為纖維性發(fā)育不良,7例診斷為動脈炎。其治療手段以介入治療與手術治療為主,介入治療能恢復動脈狹窄側腎臟血流,手術治療包括腎臟切除、腎移植等。
綜上所述,RVH早期表現(xiàn)多樣,且無特異性,臨床誤診延診情況嚴重,建議對原因不明性頭痛、嘔吐、抽搐患兒行動態(tài)血壓檢測,對于高壓患兒應盡早行DUS或MSCTA檢查,對于初步檢查提示異常者進行DSRA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