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限
教育的價值就是喚醒人的自覺意識,從學生的內(nèi)心出發(fā),遵循教育的規(guī)律,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自覺+”教育理念是時代發(fā)展進步的產(chǎn)物,促進個體自覺發(fā)展,將他律變成自律,不正是教育的核心價值追求嗎? 我對“自覺+”教育理念的認知要從2016年的夏天說起。那一年,我志得意滿地送走了16屆畢業(yè)生,重返高一擔任重點班班主任。班級學生都是從全區(qū)學生中精挑細選的,不僅學習成績是最棒,而且他們幾乎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長。面對這樣一個自帶光環(huán)的新集體,工作僅五年的我當時承受的壓力不言而喻。但換個角度想想,有壓力才有動力,敢于直面挑戰(zhàn)才能讓自己不斷成長。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總比困難多。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路在腳下,我決心以實際行動去踐行“自覺+”教育理念。
新學期伊始,新生軍訓的十二天里,我在訓練場旁了一個個記下了學生的姓名,然后我靜靜地觀察學生們的表現(xiàn),逐步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與習慣。當學生知道老師在一天之內(nèi)就能叫出搜有學生的名字時,他們的內(nèi)心里體會到老師對學生的關注,這為我們彼此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軍訓中我的默默關懷與陪伴之余,自己腦海里勾勒出我班“00”后學生的特點:自我意識較強、個性十足、愛好廣泛、擅于表達。表面上“少不更事”,實際生活中他們“非常深沉”,有些彼此不服的感覺。自覺之本在認同,我必須要引導學生團結(jié)起來,凝聚成一個堅不可摧的集體。于是在新學期的第一次班會,我給學生們講了一個故事:托尼是美國一支登山隊的成員,他的夢想是成為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登山運動員,每次登山時,托尼都是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很多次,為了幫助隊友,走在最前面的托尼又不得不返回來。他想,如果跟隊友們在一起,只怕他永遠也無法實現(xiàn)這個夢想。一天,登山隊員們向海拔4417米的惠特尼峰發(fā)起了進攻。這次托尼在上山之前就做好了獨自登山的準備,出發(fā)不久,托尼便收到了要求返回的信號,可是他卻咬咬牙,沒有回。盡管要求返回的信號不斷,但他一次也沒有回復,他知道,要想獲得成功,就得選擇繼續(xù)往上攀登。很快,托尼就登上了峰項。站在峰頂上的托尼,心里充滿了從未有過的成功的喜悅。就在這時,海嘯帶著雪崩接踵而至,隊友們冒著生命危險登山尋找托尼,最終找到被雪崩拋在半山腰上的托尼。托尼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丟掉了一條腿,從此永遠失去了登山的機會。這個故事對我們這個班集體有什么啟示呢?學生們很快就明白:一個人走路會走得很快,但是大家一起走路,才會走得很遠。 自此,我的班級三大建設工程正式啟動了。
一、自覺之要在行動——共筑團結(jié)奮進的集體
每一個時代都是屬于一代人的記憶,我班學生普遍對“二次元”興趣濃厚,即:動畫、漫畫、游戲、小說、虛擬世界等。當我將打算在班里開展“二次元”活動月的消息公布時,同學們歡呼雀躍,對吳老師的稱呼秒變“限哥”。接下來的活動學生分組開展,組與組之間要進行展示比拼。同學之間自然就熟絡起來,分工明確,各顯身手,學生們在準備中互相學習借鑒,旨在推陳出新,展示不一樣的自我。合作意識在這群個性十足的學生心中漸漸打下了印跡。小組合作之后的展示評比,自然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眼看剛有的那一點凝聚力就要變成斗爭的開始,我布置了核心任務——全員參與集各組之大成準備一個節(jié)目代表班級參加學校新生軍學聯(lián)歡節(jié)目。學生們拋開原有的爭執(zhí)與芥蒂,打通小組合作,凝集成人人參與的碩果。果然非同凡響,當《海賊王》動漫情景劇與cosplay秀相融合出場之時,頓時火爆全場,最后全班學生手挽手圍成心形共唱一首《兵心》感激教官軍訓中的殷殷教誨。這一刻,班級的心凝聚在一起,我那顆懸著的心落地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了解學生的關注點,從學生關注的事物出發(fā),在活動中體會到付出與收獲的關系,自覺在源于實踐中的磨礪。當我們面對挑戰(zhàn)時,大家自覺地團結(jié)起來才能具有無堅不摧的實力。
二、自覺之成在慎獨——群策群力制定班級公約
結(jié)合班級學生性格特點,我爭取每一名學生都參與到班級的管理和建設之中,人人有責,人人守則。經(jīng)過班委會的多次研究,征集了同學們來自方方面面的考慮和建議,大家一同制定了“班級公約”。這個公約是將每天的作息時間分段加以細化,如:晚自習:18:20——19:30建議完成哪些學科作業(yè),哪些行為在此時間不予支持或者禁止,如有違反如何處理等。由學生自己制定“班級公約”的內(nèi)容包涵學生在校的各項行為,大家考慮得細致周到,設計上兼顧自覺意識與嚴格約束。所以,它不再是那種高高地掛在班上,冷冰冰的制度,而是學生自覺學習、獨立生活的體現(xiàn)?!鞍嗉壒s”是學生們自己制定的人性化公約,每個方面都展現(xiàn)出學生的自覺性與積極性,執(zhí)行效率自然就很高。
三、自覺之本在認同——營造“自覺+”班級文化氛圍
班級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學習成長的主要場所。班級文化建設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影響力和感染力。班級文化主要由物質(zhì)文化和精神文化構(gòu)成。班級物質(zhì)文化具有外顯特性,主要通過班級的布置與展示呈現(xiàn)給學生感官世界的沖擊與認知。班級布置的整體效果簡潔、干凈、清新,以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我認為班級精神文化是班級文化的精髓所在。我的班級文化建設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力打造:第一,樹立優(yōu)良班風。第二,學識與人文相結(jié)合,個性與共性相包容。第三,榜樣的力量。
自覺之本在認同,自覺之魂在主動,自覺之要在行動,自覺之成在慎獨。這四句話詮釋了“自覺+”教育理念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個人發(fā)展緊密結(jié)合起來。 經(jīng)營一個班級其實和我們百姓人家過日子一樣,平平淡淡之中蘊含著喜怒哀樂。班主任要做思想與行動的引領者,教育要從細節(jié)入手,從點滴之處入手,遵循學生個體發(fā)展規(guī)律,給予學生自主發(fā)揮的空間,把自己的愛傳遞給每一個人,樹立良好班風,以誠相待,張弛有度,班級才會成為團結(jié)和睦的大家庭。送人鮮花,手留余香,每逢教師節(jié)來臨之際,我都會收到學生從五湖四海送來的問候,問候的言語中最多的話還是他們對班級生活的懷念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