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人民醫(yī)院婦產科,江蘇 泰州 225300)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婦科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主要表現為閉經、排卵稀少或無排卵,是導致女性不孕癥的常見疾病,發(fā)病率約為6%~10%[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促排卵藥物進行誘導治療。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是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常用促排卵藥物,主要作用是促進患者排卵,提高不孕患者受孕概率,也容易導致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多胎妊娠等并發(fā)癥,風險較大,增加患者經濟壓力[2]。因此,本研究將HMG分別應用于多囊卵巢綜合征所致不孕患者的早卵泡期或中卵泡期,比較在HMG早卵泡期和中卵泡期促進患者排卵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所致不孕患者提供參考依據。
選取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生殖科門診就診的106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所致的不孕患者?;颊吣挲g在23~36歲間,不孕年限為1~10年(見表1)。納入標準:(1)根據鹿特丹標準[3]診斷為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2)年齡在20~40歲間;(3)結婚后一直保持有正常的性生活且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1年以上;(4)經影像檢查證實子宮形態(tài)正常,無子宮肌瘤、卵巢囊腫,至少一側輸卵管通暢;(5)近3個月內未進行促排卵治療及服用激素類藥物;(6)經檢查,男方精液正常。排除標準:(1)中途退出實驗者;(2)未遵循醫(yī)囑治療原則者。
1.2.1 分組 根據開始接受MHG治療的時間,隨機將106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所致的不孕患者分為早卵泡期組和中卵泡期組各53例。其中早卵泡期組完成100個排卵周期,中卵泡期組完成89排卵周期。兩組患者的年齡、體重指數(BMI)、不孕年限,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1.2.2 用藥方案 早卵泡期組在口服來曲唑5天后,開始肌內注射HMG,連續(xù)注射5天,起始劑量為每天75IU,根據子宮內膜厚度、卵泡大小及數量調整HMG劑量;中卵泡期組患者均在月經周期第3~5天或在撤退性出血第5天開始口服來曲唑,每次1粒,每日1次,共5天。中卵泡期組于月經第11~15天開始肌內注射HMG 75IU,并根據陰道B超檢查結果調整HMG劑量。
1.2.3 觀察指標 根據陰道B超監(jiān)測子宮內膜和卵泡發(fā)育情況:記錄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宮內膜厚度、周期排卵率、成熟卵泡數、臨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單胎妊娠率、異位妊娠率、早期流產率等。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錄入、統(tǒng)計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黃體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睪酮(T)、雌二醇(E2)、泌乳素(PRL)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基礎激素水平比較
兩種不同的促排卵方案,早卵泡期組的成熟卵泡數為1.89±0.64個,中卵泡期組的成熟卵泡數為1.13±0.48個,HCG日子宮膜厚度早卵泡期組為0.94±0.29 cm,中卵泡期組為0.82±0.31 cm,HMG用量早卵泡期為450.52±50.63 IU,中卵泡期為1101±105.48 IU,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如表4所示,早卵泡期組和中卵泡期組的排卵率、單胎妊娠率,多胎妊娠率、異位妊娠率、早期流產率等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早卵泡期組患者的妊娠率高于中卵泡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患者促排卵效果比較
表4 兩組患者妊娠結局比較 (%)
目前PCOS的病因未明,有研究表明,PCOS主要受遺傳因素及環(huán)境因素影響,遺傳主要以染色體顯性遺傳為主,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在一級親屬屬于高危人群。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女性的結婚年齡逐漸推遲,生育年齡增大,加上環(huán)境的污染,以及卵巢手術、放化療等因素的影響,使育齡期女性的卵巢儲備功能有所下降。多囊卵巢綜合征是生育年齡婦女常見的一種復雜的內分泌及代謝異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無排卵(排卵功能紊亂或喪失)和高雄激素血癥(婦女體內男性激素產生過剩)為特征,主要表現為卵巢排卵稀少甚至無排卵,導致患者出現不孕、卵巢多囊樣改變、月經紊亂、雄激素水平高,有些患者甚至出現代謝異常,如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高血糖、肥胖等。PCOS也是女性患子宮內膜癌、心腦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給女性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影響家庭幸福美滿,降低患者生活質量[4-6]。
PCOS是導致不孕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從治療角度分析探索臨床如何更好地進行PCOS所致不孕癥的干預。本研究發(fā)現,早卵泡期組的成熟卵泡數為1.89±0.64個,中卵泡期組的成熟卵泡數為1.13±0.48個,HCG日子宮膜厚度在早卵泡期組比中卵泡期組增加,表明在卵泡早期進行HMG促排卵治療比在卵泡中更具有優(yōu)勢,成熟卵泡多,HCG子宮內膜厚,更有利于受孕及受精卵著床。且HMG用量早卵泡期為6.52±2.63支,中卵泡期為13.21±8.48支,說明在卵泡早期開始接受HMG治療比卵泡中期接受促排卵治療更加經濟,有利于減輕不孕患者的家庭經濟負擔,提高家庭幸福指數。
HMG是PCOS促排卵治療的常用藥物,但容易導致多胎妊娠及卵巢過度刺激綜合癥等并發(fā)癥[7]。本研究結果顯示早卵泡期組患者的排卵率(88%)、單胎妊娠率(90.09%)高于中卵泡期組(25%、88.89%),多胎妊娠率(9.09%),且異妊娠率、早期流產率均低于中卵泡期組;早卵泡期組患者的妊娠率也高于中卵泡期組,說明在卵泡早期進行HMG促排卵治療相比在卵泡中期進行GMH治療更有利于提高多囊卵巢綜合征患受孕率,有利于保護患者的卵巢功能,降低患者的異位妊娠率、早期流產率,促進患者身體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