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麗云
摘 要: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激發(fā)幼兒積極探索和參加曲棍球游戲的興趣和愿望,促使幼兒積極地參與曲棍球游戲,養(yǎng)成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良好品質,增強幼兒團隊間的協(xié)作和競爭意識,促進幼兒體育技能和其社會性發(fā)展。
關鍵詞:幼兒園 大班 曲棍球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2-0-01
一、以興趣為載體開展曲棍球游戲
實踐證明開展曲棍球游戲首先要從幼兒對其游戲的興趣為入口,以興趣為載體開展曲棍球游戲,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1.一起參與制作曲棍球
準備材料:PVC塑料管,漁網,各種工具等。讓幼兒一起參與制作屬于孩子的,適合孩子的曲棍球。體驗制作曲棍球的樂趣,一起完成制作曲棍球,增加幼兒對玩球的興趣和愿望。
2.場地布置添樂趣
場地布置是幼兒體育活動的準備環(huán)節(jié),包括活動材料的投放、幼兒運動路線的安排,規(guī)則的制定,保育的工作等等。為了保證幼兒在進行曲棍球游戲能順利有效地進行,我們把活動場地布置在相對寬敞的區(qū)域,讓他們在活動中減少不必要的擁擠,并減少安全隱患。
二、利用層層遞進的方法,逐步開展曲棍球游戲
1.開展曲棍球專題研討
組織老師集體開展“曲棍球游戲”的專題教研,充分利用集體的智慧討論學習,內容包括曲棍球游戲活動有哪些組織形式,大班年齡段應該掌握的技能和達到的目標,組織游戲中的重點和難點,分解教授難點動作的步驟。教師基本上都有了活動前充分的技能指導與自身的心理準備,在組織系統(tǒng)的曲棍球游戲時更為順暢,教學效果更明顯,從而使曲棍球游戲得到有效的開展。
2.開展觀摩活動進行曲棍球經驗交流
在專題研討結束后,部分老師分擔組織曲棍球游戲活動的示范觀摩。如:我們開展“傳球游戲”觀摩課,通過看課、評課、反思、調整、再磨課、再上。反復調整反復上,這樣一課多研的方式,帶動老師們學會去發(fā)現(xiàn)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相互進行經驗交流,讓教師更快的找到適合孩子玩曲棍球游戲的方式方法。這樣的觀摩學習能及時幫助老師自主調整教育行為,提升對曲棍球游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能力。
3.把握隨機教育激發(fā)參與曲棍球游戲的動力
在曲棍球游戲教學中,有智慧的老師總能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機開展隨機教育。如有一次,發(fā)現(xiàn)幾個幼兒圍在一起有說有笑。我便悄悄地走到后面,原來他們正在討論誰是傳球又快又準的人。有的說是陳航宇,有的說是啊豪,有的說是佳佳。這是一個教育的好時機,于是我利用這個時機跟孩子們說:那我們來場傳球比賽吧。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好!于是個個興致勃勃的來參加傳球比賽了。結果阿豪傳的又快又準,于是孩子們紛紛擁護著啊豪,要阿豪傳授“秘訣”呢。在這場比賽中,不但讓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同時他們渴望自己也是傳球最快的人,并積極的學習別人的經驗。而得到老師表揚和同伴欣賞的幼兒顯得特別自豪!他們就會產生一種極大的滿足,而這種滿足的積累正是產生體育興趣的動力。
三、在一日生活中融入曲棍球游戲
1.在晨間活動的開展
每天早上晨鍛的時間到了,幼兒在教師有序的組織下進行曲棍球游戲。如有個別不愿參加游戲的幼兒,我們充分尊重他的選擇,可以請他們當觀眾,因為觀眾給予同伴加油助威的同時也是一次觀摩學習的機會。經過一輪后的賽程,教師進行點評,總結經驗,提出意見和建議,幼兒再進行新的一輪比賽。我們要讓孩子們在曲棍球游戲中體驗運動的樂趣、體驗克服困難后取得成功的快樂,讓曲棍球游戲成為快樂的晨間活動。
2.在健康活動中針對性開展
在健康活動中,我們對曲棍球做針對性指導和技能練習。如:傳球技能的練習,在組織幼兒傳球練習的活動中,同樣是不能很好地控球,老師就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是因為手部動作用力不對,有的幼兒是手眼和整個身體協(xié)調能力不好,而有的幼兒則是因為站姿不利于很好地控球。于是,老師及時針對每個幼兒存在的問題做詳細的記錄,在指導中就能有針對性,收到的效果就很明顯。通過一系列針對性的指導,不僅提高了幼兒玩曲棍球的技能水平,還促進了幼兒的平衡能力、協(xié)調能力等動作的發(fā)展,也逐步養(yǎng)成了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良好品質。
3.延伸到戶外活動中
在操場上設置一塊曲棍球活動區(qū)域,大班孩子可以自主的進行曲棍球游戲。形式、玩法不限,有幼兒自約而定。他們你追我趕,玩得有聲有色,在快樂自由的氛圍中幼兒獲得新的玩球方法和經驗,充分的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也促進了他們動作及技能水平的不斷提高。
四、家園互動開展曲棍球游戲
1.和諧互動強化訓練曲棍球技能
幼兒的學習離不開成人的指導、啟發(fā),如果家長能調動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學效果將是事半功倍。于是,老師為每位幼兒制作了階段性曲棍球運動能力觀察記錄表,以及怎樣指導家長配合完成的事項,讓家長來記錄并監(jiān)督。比如每天在家練習的時間、達到某個階段性技能水平。家長監(jiān)督孩子,孩子帶動家長參與,如此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幼兒的曲棍球技能突飛猛進。這樣的指導練習與觀察記錄真正實現(xiàn)了家園互動,幼兒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隨時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很有成就感,老師和家長也很有成就感,從而使幼兒對曲棍球游戲充滿期待,變得更加自信也更加有興趣地、主動地參與活動。
2.家園合作開展親子曲棍球游戲
為了激發(fā)孩子們對曲棍球游戲的濃厚興趣,幼兒園開展了親子曲棍球游戲。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游戲,曲棍球具有趣味性、合作性、競賽性的游戲不僅讓孩子們體會到玩球的樂趣,更激發(fā)了家長們的熱情,同時家長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了解了我們開展曲棍球游戲的意義和做法。在親子曲棍球游戲之后,有些家長掌握了家庭開展親子曲棍球游戲的方法,還特地自制了曲棍球玩具和孩子在家一起游戲,使曲棍球游戲從幼兒園走向家庭。
皮亞杰曾說,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動最初總是在游戲中進行的。幼兒在游戲中生活、學習和成長,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文化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常用“法寶”。在曲棍球游戲中幼兒體驗到全力參加活動的快樂,孩子們充分享受曲棍球游戲的自由和快樂?,F(xiàn)代社會需要的是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開展曲棍球游戲促進幼兒動作技能的發(fā)展,幫助幼兒認識自我,使幼兒消除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樹立規(guī)則意識,培養(yǎng)合作意識,促進健康心理等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寧.皮亞杰的游戲理論.學前教育研究,1994(1).
[2]楊寧.皮亞杰的游戲理論及其在幼兒教育上的意義.山東教育科研,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