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則靈
摘 要:在如今新課程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下,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理念及方法也不斷推陳出新,在眾多方法嘗試中,合作學習模式憑借其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課堂參與度以及提升英語應用能力等優(yōu)勢,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逐步得到廣泛應用,獲得了不錯的教學成效?;诖耍P者將首先對合作學習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予以分析,并對合作學習模式中的師生關(guān)系進行反思,最后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具體運用策略展開深入分析,希望能夠為教育同行提供參考借鑒。
關(guān)鍵詞:高職高專 英語教學 合作學習 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2-0-02
面對當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教育工作者不能將一切原因都歸咎于高職高專學生自身英語基礎(chǔ)薄弱這方面,要清楚認識到與目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模式相關(guān),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式教學模式與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不相符,不僅在課堂上無法提供充足時間去思考,而且也沒有足夠的實踐機會,導致學生所學英語知識難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得到運用,其學習積極性自然無法提升,最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也難有提高。[1]所以,為了確保高職高專學生在畢業(yè)之后能夠具備一定的英語水平,更快適應崗位工作環(huán)境,則需要對教學模式予以創(chuàng)新,筆者認為可嘗試通過合作學習模式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確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真正提高英語教學實效。
一、合作學習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調(diào)動學習興趣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開展,在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方面效果明顯,并且在學習興趣的調(diào)動下,課堂教學效率也有了明顯的提高。教師通過采取合作學習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中針對課題進行小組討論探究,明顯能夠調(diào)動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探究興趣,并且在小組之間的合作下能夠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更有助于學生英語知識的掌握。[2]
2.增強課堂參與度
相較于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型教學模式而言,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采取合作學習模式重在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學習需求去進行課堂教學設(shè)計。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團隊合作、自我展現(xiàn)的機會,同時也會引導學生針對英語知識展開交流,進而大大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積極參與的情況下不斷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積極性。
3.提升英語應用能力
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主要目的在于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于這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存在一定的不足,而選擇合作學習模式能夠讓教師基于教學目標去設(shè)計出相應的教學流程與內(nèi)容,并且結(jié)合高職高專學生的實際學情組織教學。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各小組進行一對一的口語交流,教師在旁指導,及時點出學生對話中存在的發(fā)音、語法方面的錯誤,進而在融洽的交流氛圍中實現(xiàn)英語實踐應用能力提升的目標。
二、英語合作學習中師生關(guān)系的變化反思
1.師生角色定位
英語教學中采取合作學習模式,教師需要與學生展開多層次互動,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及知識傳授進行輕重權(quán)衡,力求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質(zhì)疑及分析能力,從而引導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來。教師需要把握好不同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盡可能滿足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創(chuàng)設(shè)出學生主動學習的氛圍,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運用能力。
2.學生的角色
其一,參與者。學習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不再是單純的被動接受者,而是通過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去展開學習的主動參與者,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其二,自我監(jiān)督者。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再是被監(jiān)督者,而要求其對自身行為負責,將學習進程與自己設(shè)定的學習目標進行比對,完全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把控好學習進度以及檢查知識掌握程度,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3]其三,探究者。學生的學習需要具備一定的探究精神,結(jié)合學習任務與同學進行觀點表達,避免因為獨自思考而對問題的認識出現(xiàn)較為片面的情況,因此要認識到自身探究者的角色定位。
3.教師的角色
其一,平等參與者。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也意味著教師需要結(jié)合學生角色變化而變化,平等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助力學生共同提高;其二,幫助提供者。不同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基礎(chǔ)都有所不同,并且對知識的理解和歸納能力也有所差異,因此教師需要在學生的合作學習中為其提供正確指導和幫助;其三,語言傳授者。英語學習涉及到豐富的內(nèi)容和大量的詞匯,教師需認識到語言教學不僅要保證量的充足,也要帶來較高的品質(zhì),把握好語言的多樣性、知識性、生活性特點去展開教學。
三、合作學習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分組討論法
合作學習模式的本質(zhì)便是要將學習進行有機組織,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提高自己的英語能力。確切來講,教師需要采取小組合作方式,拋出具體的探究課題去調(diào)動小組學生的討論積極性。比如,在講解“my favorite food”相關(guān)內(nèi)容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前要先對學生進行分組,而分組要結(jié)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學習能力表現(xiàn)的不同去合理配置,確?!敖M內(nèi)異質(zhì),組際同質(zhì)”,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助,同步提高。此時,教師可提出具體的問題“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讓學生在各自小組內(nèi)展開積極討論,而部分英語表達能力不好的學生可能對食物的英文說法不太熟悉,可隨時向組內(nèi)學習成績好的進行請教。同時,討論過程中小組成員可分成多個一對一的口語交流,結(jié)合教師的問題去嘗試進行對話,表達出自己喜歡的食物、喜歡的理由、有沒有難忘的經(jīng)歷等等。而教師在學生進行分組討論的過程中,需要在旁進行觀察,如果發(fā)現(xiàn)有小組討論時出現(xiàn)無法解決的問題,則要及時加入進去進行指導。比如當小組內(nèi)有學生說出某樣事物時,教師可以自然的姿態(tài)加入討論“me too”,如此不僅能夠減少教師指導的生硬感,也能活躍分組討論的氛圍,更有助于師生平等交流。待分組討論結(jié)束后,教師可要求各個小組發(fā)言人對所討論的內(nèi)容進行總結(jié)發(fā)言,主要說出各小組成員喜愛的食物以及相關(guān)趣事,用英語作具體的補充。如此一來,在分組討論法的運用下,能夠讓學生的合作學習變得更加積極主動,也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教學實效。
2.舉行知識競賽
知識競賽活動的舉行能夠明顯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創(chuàng)設(shè)更為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為提高教學實效奠定基礎(chǔ)。[4]一般來講,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舉行的知識競賽可分為詞匯競賽和口語競賽,其中詞匯競賽可以小組的形式參加,主要要求學生在限定時間內(nèi)更快更準確的記憶更多詞匯;而口語競賽則能夠以拓展到全校的國舉行,采取公開式的口語競賽,對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進行檢驗,進而提高學生說英語的自信心。
比如,在口語競賽中,教師可舉辦以班級為單位的口語競賽,設(shè)置高職高專學生更感興趣的話題,如“your favorite star”,在競賽過程中要求學生一來一往的說出國外明星的英文名字及代表作,直到有一方無法接下去。同時,為確保雙方不會出現(xiàn)冷場的情況,還可給予各方三次場外求助機會,如此一來能夠讓參與雙方開動腦筋,也能讓其他同學一起幫忙思考,切身高手到競賽的緊張感。在第一次的競賽舉行成功之后,后續(xù)的競賽組織便要順利很多,很多學生都會有強烈的參賽欲望,此時教師可提前隱晦地透露下一次知識競賽的主題,讓學生在充分翻閱資料之后去展開競賽,更能保證競賽的激烈程度。
又如,在詞匯競賽中,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出賽,展開單詞接龍。首先讓教師在黑板上寫下第一個單詞,然后讓學生用該單詞的最后一個字母開頭,去說出新的單詞,以此類推直到有一方無法說出新單詞為止,其中新組的單詞不可重復出現(xiàn)。比如教師在黑板上寫下“happy”,下一個學生便要以“y”開頭寫下如“you”的單詞,在組員之間循環(huán)接力,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競賽中來。如此一來,學生不僅能夠在詞匯競賽中鞏固對單詞的記憶,也能在互動和交流中掌握更多新單詞含義。
3.進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在英語情境教學中較為常見,通過讓學生對各種英語交流情景進行模仿,發(fā)揮出自己的想象力以及組織語言,能夠?qū)W生的英語交流能力進行有效訓練,助力學生思維能力、團隊能力、英語組織表達能力等得到提升,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5]
以“My First Job”為例,該節(jié)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主人公的故事,然后通過角色扮演將兩人的奮斗過程中的第一份工作演繹出來。首先,教師要將全班學生平均分為多個小組,每組選定一名學生為小組長,主要負責組內(nèi)成員在表演中的各項指導工作,其中包含劇情構(gòu)思、人物分配、臺詞修改、表演排練等等。之后小組長要將準備內(nèi)容以書面形式交給教師審核,得到肯定后便可按照計劃去進行安排,如果教師有不同意見,可以和小組成員商議修改;其次,小組長需要將最終確定的表演流程與細節(jié)告知給組內(nèi)成員,提前準備好圖片、音頻、造型等工具,進行表演的彩排。通過彩排能夠讓所有成員都熟悉自身需要扮演的角色,還原故事內(nèi)容,而彩排過程也是學生提高認識、深化理解、不斷進步的過程,所有要認真對待;再次,進行課堂展示,由各個小組依次上臺表演,而其他小組表演過程中,教師和其他同學需要實時在評分表上進行項目評分,去找到彼此之間的差距,提高學習效果而實現(xiàn)共同進步;最后,在表演結(jié)束之后,各小組有幾分鐘時間去總結(jié)自己的優(yōu)缺點,通過自評去積累更多經(jīng)驗,為下次角色扮演的開展提供指導。
實際上,如果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一般先進行單詞、短語講解,之后對文章進行逐段分析,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很難調(diào)動高職高專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覺得英語課堂異??菰?。而通過這一角色扮演的合作學習模式開展,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將課本知識以親身參與的方式表達出來,更有助于每一位學生去悉心揣摩字里行間的深刻含義,其中詞匯、短語、語法等知識點便會在學生的主動了解基礎(chǔ)上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
4.共同學習法
共同學習法在高職高專英語寫作教學中應用較為普遍,一般來講教師提出作文命題之后,便可讓小組成員共同去進行材料的收集,然后討論寫作的整體框架、方向及立意,之后共同完成作文的寫作,在全班作文研討中進行展示。如此一來,部分性格較為內(nèi)容、英語寫作水平較低或是對英語作文有一定畏懼感的學生便能夠得到良好的鍛煉,在他人的良性影響下共同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此外,當前高職高專所選用的英語教材中,大量內(nèi)容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所以各個單元會結(jié)合某個話題或情景去設(shè)計出大量對話、范文及寫作,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所以非常適合小組合作共同學習。比如,在學習“ Hello,Hi!”相關(guān)內(nèi)容時,教師可引導小組成員利用新舊語言知識去進行組內(nèi)交際話題的自由編排,通過小組共同學習活動的開展,鍛煉組內(nèi)成員的語言交流能力,也加深對西方國家見面問候知識的理解。針對部分主題深刻且開放性問題眾多的教學內(nèi)容,實施共同學習法更為必要,既可以對文章故事背景展開,也可針對文章標題和插圖展開,比如在講解“Olympics and Sports”相關(guān)內(nèi)容時,教師可提出問題“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Olympic emblem? And what is that of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What impressed you most in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該問題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討論欲望,尤其是對福娃、鳥巢等元素的討論,更能創(chuàng)設(shè)出活躍的教學氛圍,大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結(jié)論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模式作為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高效教學手段,在如今新課改理念以及素質(zhì)教育大力推行的環(huán)境下,高職高專英語教師需要認識到合作學習模式對于學生英語學習帶來的提升,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正確定位師生角色,還應多采取分組討論法、舉行知識競賽、進行角色扮演以及實施共同學習法等策略,創(chuàng)設(shè)出互幫互助、輕松愉悅的英語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積極性調(diào)動的基礎(chǔ)上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為今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林天英.合作學習模式在高職高專英語翻譯教學中的應用[J].農(nóng)家參謀,2017(23):110.
[2]苗青.合作學習模式應用于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的價值評價[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104-105.
[3]沈桂琴.高職高專英語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性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06):233-234.
[4]蔣詩穎.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模式研究——以口語教學為例[J].大學教育,2016(08):113-114.
[5]李紅.合作學習教學法在民辦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實證研究[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2(08):219-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