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摘 要】天氣和氣候是初中地理的重點內容,在課堂設計中應把中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為關注的天氣狀況作為切入點,通過介紹天氣和氣候兩個不同的地理概念,培養(yǎng)學生揭示天氣與氣候概念的不同內涵。從地理學的角度分析天氣與氣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對二者思辨的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過程。讓學生體驗二者在生活中的功能和價值過程,也是為解讀天氣預報和衛(wèi)星云圖打下堅實的基礎的過程。
【關鍵詞】地理教學;天氣;氣候
地理是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統(tǒng)一,地理知識無處不在,它融于人們的日常生活里。在初中地理學科的知識里,聯(lián)系生活實際的地理內容比比皆是,筆者就以生活為起點,以天氣和氣候為例,思考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初中地理教學。
1.從教材的特征分析天氣和氣候融于生活的重要性
天氣和氣候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七年級上冊地理的第三節(jié)內容,在教材設計中把中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為關注的天氣狀況作為切入點,驅動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對天氣狀況的描述,然后通過介紹天氣和氣候兩個不同的地理概念,培養(yǎng)學生揭示天氣與氣候概念的不同內涵。由日常接觸較多人們常?;鞛橐徽劦膬蓚€詞語“天氣”、“氣候”的思辨,從地理學的角度再次審視出不同的意味,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在區(qū)別天氣和氣候兩個概念的同時,還有讓學生體驗二者在生活中的功能和價值,為后續(xù)學會閱讀天氣預報和衛(wèi)星云圖打下堅實的基礎。
2.從學情的實況分析天氣和氣候融于生活的重要性
俗話說:“在家看臉色,出門看天色”。的確,天氣是才入初中的學生認識較深刻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因為上學放學的緣故,關注天氣成為他們的家常便飯,但是這種關注是潛意識的感性認識。如果讓學生能夠更深層次的總結和歸納出天氣特點,天氣和生活之間的關系,談談未來天氣的信息,如何更好地為生產和生活服務,那么,還需要建立起對大氣的理性認識,也就是說形成地理學科特有的核心素養(yǎng)。
3.從知識的目標分析天氣和氣候融于生活的重要性
從課程標準來看天氣和氣候知識與技能,有三個方面:一是通過看圖讓學生分組討論天氣與氣候的異同點,培養(yǎng)用地理學科思維去分析和比較的能力。二是通過教學活動,將新知天氣與氣候正確使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在對常用的天氣符號認知后,學會在收看天氣預報能簡單的讀取城市天氣預報圖。三是構建學生閱讀天氣預報圖和衛(wèi)星云圖的學科素養(yǎng)。
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方面從現(xiàn)實生活的親歷出發(fā),認識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激發(fā)學生探究地理的興趣。第二方面由課后的實踐活動,通過記錄天氣預報來養(yǎng)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這是自然學科必備的核心素養(yǎng)。
4.從課堂的預設感悟天氣和氣候融于生活的重要性
[預設情境1]用電子白板展示下圖圖片。請學生思考:這組圖片中表示的都是一些什么自然現(xiàn)象?
通過學生之間的簡單交流后舉手回答。
[預設目的]通過圖片形象化幾種天氣概況的展示,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課堂活動的展開充滿神秘感,也為引入天氣的概念做好鋪墊。
[預設情境2]用PPT給出“天氣”的概念。然后強調“短時間”、“大氣狀況”的核心詞。描述天氣的詞語有“陰”、“晴”、“冷”、“熱”,“風力大、小”等等。
思考:通過觀察身邊的例子,想一想天氣的特點是什么?
[預設目的]強化地理概念“天氣”,讓學生通過觀察身邊的例子明確天氣具有多變不穩(wěn)定的特征,為概念的內涵進行建模。
[預設情境3]讓學生閱讀課本,然后通過PPT給出一段文字“亞熱帶適宜桑蠶的生產,如我國重要的蠶絲產地由浙江的杭嘉湖地區(qū)、廣東的珠江三角洲等等。我國長絨棉大都來自于太陽光照好的新疆地區(qū)……”這些都與各個地區(qū)的氣候有關。
思考:通過這段文字敘述的實例說明了什么是氣候。那么,氣候具有什么特點呢?
[預設目的]自然引入地理概念“氣候”,通過實例讓學生體會什么是氣候,從而抽絲剝繭出其具有的特征“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
[預設活動]用PPT出示:天氣與氣候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表格形式)。
[預設目的]通過對地理概念的思辨,挖掘出概念的內涵,感悟到在日常生活中“天氣”和“氣候”運用的獨特性,從而幫助學生構建一種生活化的地理概念。
[預設情境4](導語)本周末準備去上海,現(xiàn)在犯了愁,我該帶上什么必需品,穿什么服裝?
[預設目的]通過學生查閱資料(手機百度)得出上海的氣候特征:上海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主要氣候特征是: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陰冷。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天氣軟件查詢一下本周末上海的天氣情況。從而將氣候與天氣同時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預設情境5]通過電子白板展示昨天晚上天氣預報的衛(wèi)星云圖。講解衛(wèi)星云圖的制作過程。并指出風的方向和級數(shù)的表示方法(一道風尾為2級、一個風旗為8級)。然后將衛(wèi)星云圖再次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模仿天氣預報員來預報天氣。
[預設目的]讓學生通過對天氣符號的認知,能將全國城市的天氣“娓娓道來”,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識記天氣的相關表示符號,另一方面也可以體驗全國各大城市的天氣預報的表達方式——按緯度從高到低的順序以及天氣變化等進行表達的。
[預設情境6](導語)在衛(wèi)星云圖照片中,還可以看到有白色的地,還有綠色地方,藍色地方等等。這些顏色有些什么含義呢?
[預設目的]通過學生的細致觀察明確衛(wèi)星云圖上不同顏色的意義:白色代表云雨區(qū),白色程度越濃,代表降水量越大;綠色代表陸地,有綠色的地區(qū),說明該地區(qū)晴;藍色代表的是海洋。
總之,通過對天氣和氣候的學習,體驗到了地理知識與生活心心相連。不難發(fā)現(xiàn),從教材的特征分析發(fā)現(xiàn)天氣和氣候融于生活;從學情的實況分析發(fā)現(xiàn)天氣和氣候融于生活;從知識的目標分析發(fā)現(xiàn)天氣和氣候融于生活;從課堂的預設更加感悟天氣和氣候融于生活;因此地理知識可以有效地幫助人們在生活中排憂解難,增強生活能力,還可以提高對未來生活的適應能力,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施純林.教學目標是不該被忽視的教學起點——以初中地理教學目標設計為例[J].基礎教育研究,2015(23):44-45
[2]翟少洋.中學地理考察教學流程和問題鏈設計與實施——以北京市門頭溝區(qū)齋堂鎮(zhèn)考察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9(10)
[3]強雁.基于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培養(yǎng)的初中地理教學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005):12-13
(江蘇省泰州市田河初級中學,江蘇 泰州 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