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瑤族文化“圣地”考

        2020-02-04 07:53:04莫金山
        關(guān)鍵詞:瑤族

        莫金山

        摘 要:《評皇券牒》是瑤族社會(huì)中歷史最古久、流傳面最廣、影響最大、價(jià)值最高的民族文獻(xiàn)。通過運(yùn)用族譜學(xué)、歷史文獻(xiàn)學(xué)、考古學(xué)和語言學(xué)等方面資料,與《評皇券牒》互勘互證,得出結(jié)論:4500年前,瑤族起源于山東泰安,“涿鹿之戰(zhàn)”結(jié)束后,一部分瑤族離開魯西南,來到河南信陽居住。在“信陽之戰(zhàn)”結(jié)束后,瑤族南移到武昌,再遷至南京。這四個(gè)地方,在瑤族心中記憶深刻,是瑤族起源遷徙發(fā)展的圣地。

        關(guān)鍵詞:《評皇券牒》;瑤族;起源;遷徙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0.05.012

        [中圖分類號]K874? ?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339(2020)05-0062-07

        《評皇券牒》(又稱《過山榜》)是瑤族社會(huì)中歷史最古久、流傳面最廣、影響最大、價(jià)值最高的民族文獻(xiàn)。它極可能產(chǎn)生于秦漢之前,因?yàn)樵跂|漢學(xué)者應(yīng)劭(約153—196年)著《風(fēng)俗通義》中所記“盤瓠故事”,與今瑤族社會(huì)里流傳《評皇券牒》的主題故事大體相同。應(yīng)劭及其父應(yīng)奉、祖父應(yīng)郴祖孫三代,長期居住在武陵地區(qū)。應(yīng)奉、應(yīng)郴曾任武陵太守。武陵是漢代瑤族的聚居地,稱為“武陵蠻”。應(yīng)劭所記“盤瓠故事”的材料,應(yīng)是從“武陵蠻”中獲取的??芍?,在應(yīng)氏祖孫來武陵任職之前,“盤瓠故事”早已在湘西的蠻族社會(huì)里流傳了。

        《評皇券牒》長期為瑤族所保存,視為“家珍”,秘不示人。在1956年所開展的瑤族社會(huì)歷史調(diào)查中,它被列為調(diào)查收集的重點(diǎn)對象之一,獲得89份,收入《廣西瑤族社會(huì)歷史調(diào)查》第八冊,1985年由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其后,黃鈺先生在此基礎(chǔ)上,進(jìn)一步收集得18份,共107篇,收入黃鈺輯注《評皇券牒集編》,1990年由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實(shí)際上,在瑤族社會(huì)里還有許多抄件尚未搜集上來,以上所收的僅是一部分而已,若進(jìn)一步搜集,其數(shù)量應(yīng)當(dāng)大大超出此數(shù)。改革開放以來,有學(xué)者到越南、老撾、泰國、美國等國的瑤族社區(qū)、村寨搜集,又得到30多篇[1]。

        這些文書雖然名稱各異,文體不一,有簡有繁,有長有短,但是內(nèi)容大體一致,主要為記述盤瓠故事、姓氏來源、瑤族遷徙、歷史事件、民族關(guān)系、婚戀家庭、宗教信仰,以及瑤族開發(fā)山林、耕種土地的各種權(quán)利等,可稱為“瑤族社會(huì)小型百科全書”。

        這些文獻(xiàn)所記諸事,特別是“龍犬盤瓠故事”,因神意太濃和夸張成份太多,或因歷史時(shí)間、地名無法解讀,而被某些史家學(xué)者所詬病。唐代劉知幾《史通》、杜佑《通典》、宋代羅泌《路史》等書,都對之質(zhì)疑,稱為“怪誕妄論”。受此影響,直到今日,學(xué)者繼之“批駁”之聲,仍時(shí)常見之期刊和網(wǎng)絡(luò)文章中。

        筆者認(rèn)為,《評皇券牒》中有些內(nèi)容確實(shí)怪異,然而,將之完全否定,置之不理,或“掃進(jìn)歷史的垃圾堆”,也是錯(cuò)誤的。道理其實(shí)簡單:如果它全是“怪誕妄論”,瑤族為何世世代代保存它,并將之視為傳家寶,秘不示人?其中必有其理由和價(jià)值。然而,要對之作真假、正誤、是非、對錯(cuò)的考究和甄別,則是一項(xiàng)頗為費(fèi)神傷腦的工作。

        前人對《評皇券牒》的研究,多從“盤瓠龍犬”,“狗首人身”的真實(shí)性和可能性上展開思辨,進(jìn)而得出否定的意見。筆者認(rèn)為,與其在此苦思細(xì)考,不如另辟蹊徑,從《評皇券牒》所記瑤族歷史的居住地上作一番考究。

        地理環(huán)境是人類生存和文化創(chuàng)造的基礎(chǔ)。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必然依賴自然環(huán)境和地理環(huán)境提供的條件。語言是民族文化的基礎(chǔ)和載體,是民族文化的源頭。因此,要了解一個(gè)民族歷史文化,從居住地理環(huán)境、民族語言等方面進(jìn)行觀察是十分必要的。這對破釋解讀《評皇券牒》,評價(jià)它的歷史價(jià)值,或許是一條別開生面的有效途徑。

        一、山東泰安是瑤族的起源地

        關(guān)于瑤族起源于何時(shí)何地,長期是瑤學(xué)研究的難題。1983年,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瑤族簡史》說“瑤族源于長沙、武陵蠻和五溪蠻”[2]。2001年,張有雋先生說“瑤族起源于長沙、武陵蠻和五溪蠻”[3]。2007年,吳永章等說“長沙、武陵蠻是苗瑤的直接遠(yuǎn)祖”[4]。2012年,李本高先生說“湖南是瑤族最早故鄉(xiāng)”[5]。筆者認(rèn)為,瑤族的起源地在山東泰安。《尚書·禹貢》記:“海岱惟青州?!碧┌玻艦椤扒嘀荨钡囊徊糠?,今泰安市轄泰山區(qū)、岱岳區(qū)、新泰市、肥城市、寧陽縣和東平縣6個(gè)區(qū)市縣。山東是中國東部遠(yuǎn)古時(shí)代人類活動(dòng)的中心?!昂a贰钡貐^(qū)有大海、平原、丘陵、山地,特殊地理形勢孕育了這一地區(qū)的遠(yuǎn)古居民,使其成為我國人類的起源地之一。

        距今約50萬年—40萬年前,齊魯大地上就有“沂源人”生活。在5萬年前,人類已跨入晚期智人階段,山東有“千人洞遺址”“烏珠臺遺址”。在1萬年前,人類已跨入新石器時(shí)代,在山東有“扁扁洞遺址”等。在距今10 000年到8 000年之間,東夷文化形成,它經(jīng)歷“后李文化”(距今8 500年至7 500年之間),“北辛文化”(距今7 300年至6 300年之間)和“大汶口文化”(距今6 300年至4 300年之間)。距今約4 500年前,瑤族就生活在黃河中下游的齊魯大地上,是東夷九黎集團(tuán)重要成員,蚩尤曾是其首領(lǐng)。

        我們說瑤族起源于古代青州泰安,有如下證據(jù)。

        (一)有歷史文獻(xiàn)為證

        《尚書·禹貢》記:

        海岱惟青州……岱畎:絲、枲、鉛、松、怪石。萊夷作牧。厥篚檿絲。浮于汶,達(dá)于濟(jì)。

        “岱”就是指泰山?!邦啊?,甲骨文作? ? ? 、? ? ? ?、? ? ? 等形?!邦啊庇卸x,其一,指水溝。許慎《說文》:“畎,水小流也?!薄稘h書·地理志》唐顏師古注:“畎,田中之溝也?!逼涠?,指人類族群。《漢書·匈奴傳》:“周西伯昌伐畎夷。”瑤族崇拜犬狗,以狗為圖騰。我國有不少的民族崇拜狗,但揆之于歷史,時(shí)間最早、影響最大者當(dāng)屬瑤族。這說明,在距今5 000年到4 000年前山東泰山一帶有瑤族居住。“岱畎:絲、枲、鉛、松、怪石”,譯為現(xiàn)代漢語是“居于泰山的瑤族向夏王朝進(jìn)貢絲、枲、鉛、松、怪石”。在此,“畎”如不是指族群,而是“水溝”,那就講不通了。

        將“畎夷”釋為“瑤族”,在古文字學(xué)家中也得到支持。王國維《觀堂集林·釋由》:“畎,從犬,由聲?!蓖跸逭f:“畎,古‘猶字?!鄙坛凶跽f:“畎,疑亦‘猶字之省。”郭沫若《甲骨文研究·釋繇》:“畎,當(dāng)釋為‘猶?!睂O海波說:“畎,作? ? ?,從豕,由聲,方國名?!敝袊缈圃嚎脊潘幍摹缎⊥湍系啬霞坠恰芬粫舱f:“畎猶,族群、邦國?!盵6]這些訓(xùn)詁見解很精當(dāng),可謂穿透千古迷霧。這里所說的“猶”“由”就是“尤”“瑤”。可知,在遠(yuǎn)古時(shí)代,瑤族被稱為“岱畎”,泰安是瑤族最早的故鄉(xiāng)。

        《后漢書·東夷列傳》記:“夷有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fēng)夷、陽夷……殷湯革命,伐而定之。至于仲丁,藍(lán)夷作寇。自是或服或畔,三百年余。武乙衰敝,東夷浸盛,遂分遷淮岱,漸居中土?!边@說明,“畎夷”和“藍(lán)夷”在商王武乙時(shí),乘武乙勢衰,從東部泰安、淮河向中土(中原)遷移?!邦耙摹笔墙衩悻幍南让?,“藍(lán)夷”則是今藍(lán)姓瑤畬的先民。這就證明,瑤族起源于山東泰安,然后向淮河流域和中原(河南)遷徙。

        (二)有瑤族文獻(xiàn)為證

        《評皇券牒》記瑤族曾居“青州”,其例甚多。

        其一,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北部瑤山的瑤族收藏的《過山榜》記,他們的祖先名叫“南公”,死后“遷尸葬在青州”作為標(biāo)志[7]304。

        其二,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兩岔河瑤族所藏《瑤人出世根底》記,盤瓠斬殺敵將后,評王為之封官賜婚,“天子將公侯(盤瓠)送入青州”[7]353。

        其三,《盤古過山榜》記瑤族來源于“山東布政司青州相縣邦都鄉(xiāng)”[7]251。此“相縣邦都鄉(xiāng)”,在何處,今無考。其所記“山東布政司青州”,顯然是后人的追溯之語,雖有后世歷史的痕跡,但其記祖先來自山東則是清楚的。

        其四,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勢江鄉(xiāng)瑤族所藏的《千家洞古本書》記,瑤族祖先原居住在“青州石桂巷,太公李帛是狗王”。所謂“太公李帛是狗王”是指盤瓠,全文所言盤瓠出生于山東青州,其意甚明。

        《評皇券牒》所記,得到其他民族文獻(xiàn)的支持。廣西臨桂縣宛田瑤族鄉(xiāng)洞頭村趙章恩收藏的道經(jīng)《良愿意者》,是舉行喪葬時(shí)將新逝者靈魂送回祖地,與祖先聚會(huì)所喃唱的經(jīng)文,書中所列祖先安葬之地共9處。其中有言:“第六揚(yáng)州天仙姐妹,劉三娘娘。第七青州天仙姐妹,趙盈娘娘?!盵8]文中用追溯的形式追述瑤族祖地——從揚(yáng)州到青州。

        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的《潘文鑒公碑》記,該縣和平鄉(xiāng)金坑片大茅、田頭、下步、狀界、中祿、翁柳、翁江、余家寨的潘姓瑤族,原籍山東青州,輾轉(zhuǎn)各地,于明代遷入現(xiàn)在的居住地[9]。

        (三)有語言學(xué)例證

        語言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今天的語言就是由古語慢慢地演化而來的,通過古今語言的比較研究,可以發(fā)掘出某些古代文化痕跡,幫助我們找到民族文化的淵源。

        豬,盤瑤勉語稱為“tu?濁4”,即是漢字的“狪”,讀音與“同”“通”相近。《山海經(jīng)·東山經(jīng)》記:“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薄都崱窡o“狪”字,但有“? ? ? ”字,注云:“? ? ?,野彘?!薄稄V韻》記:“狪,獸,似豕,出泰山?!薄坝忠敉?。袁珂《山海經(jīng)校注》云:“狪,音通?!北P瑤勉語稱“豬”為“通”,與《山海經(jīng)》所記相符。

        狗,瑤族標(biāo)敏方言讀“狗”為“klu35”,藻敏方言讀“ku24”,與“? ? ? ”聲義相近。? ?,此字現(xiàn)代漢語已失用?!墩f文》:“? ? ? ,獨(dú),獸也。從犬,谷聲”。《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北囂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白身,犬首,馬尾,名曰獨(dú)? ? ? ?!爆幷Z所稱,保留了上古漢語的音義。

        蟬,瑤語讀為“k?蘅6git7 ”,與“擴(kuò)支”的讀音相近?!斗窖浴吩唬骸俺^之蜩,宋衛(wèi)之間謂之螗蜩,陳鄭之間謂之蜋蜩,秦晉之間謂之蟬,海岱之間謂之‘?dāng)U?!逼渲小昂a分g謂之‘?dāng)U”,與瑤族勉語對“蟬”讀音相近。

        粘,瑤族勉語讀“nit7”,與漢字“膩”讀音相近。《方言》第二:“秄,音膩,黏也。齊魯青徐自關(guān)而東,或曰秄,或曰膩?!爆幾逅x,與“齊魯青徐”之語相近。

        大,瑤族勉語讀為“tom2”,與“敦”的讀音相近。如“大舅”,勉語皆讀“敦鬧”?!斗窖浴返谝?,記:“敦,大也?!愢嵵g曰敦?!薄对娊?jīng)·魯頌》:“敦商之旅,克咸厥功?!边@“敦商”就是“大商”,與后世的“大漢”“大唐”用意相同??芍?,中原人所言“敦”就是“大”義。

        情意、想念,瑤族勉語讀“tsing ei”和“?茲ja53”,與漢字“情意”“情誼”讀音相近?!斗窖浴返谝唬骸坝?、悠、懷、惄、惟、慮、愿、念、靖、慎,思也……東齊海岱之間曰靖”。所謂“靖”就是“情”,“靖”與“情”聲相近。瑤語所讀,近于東齊海岱人語。另,《方言》說“懷……思也?!泵阏Z中的“思念”也常讀“懷”,聲義與之完全符合。

        漂亮,瑤族勉語讀“tsja?濁43”,讀音與“倩”相近。倩,有兩個(gè)讀音qiàn 、qìng,故《說文》:“倩,從人,青聲?!薄斗窖浴返谌骸皷|齊之間翹謂之倩?!甭N,即“翹楚”,原指秀美的林木,后指優(yōu)秀、漂亮?,幷Z所讀,保留了上古漢語的音義。

        好,勉語有“弄”和“穎”的兩種讀音?!斗窖浴返诙骸胺f、嫽,好也。青徐海岱之間曰‘穎,或謂之嫽。好,凡通語也?!泵阏Z的“穎”,其意為好,與“青徐海岱之間”的語意相同。

        瑤族勉語這些語言詞匯讀音,與黃河中下游古代人們讀音相近或相同,可證瑤族來源于河南和山東。

        二、盤瓠曾參加“涿鹿之戰(zhàn)”,戰(zhàn)后移居河南信陽

        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義》和范曄《后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所記“盤瓠故事”,內(nèi)容如下:

        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訪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賜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時(shí)帝有畜狗,其毛五采,名曰槃瓠。

        此兩書記載,盤瓠是高辛氏帝嚳時(shí)代的人物,在沒有其他有力的否定證據(jù)發(fā)現(xiàn)之前,我們不應(yīng)冒然否定此兩書所記的內(nèi)容。按此兩書所記,盤瓠作為帝嚳的部將曾參加一場戰(zhàn)爭,在戰(zhàn)場殺敵立功,得到帝嚳的封賞,婚配公主。高辛氏帝嚳是黃帝的玄孫,查遍史書,帝嚳能參加的戰(zhàn)爭,只有黃炎集團(tuán)與蚩尤領(lǐng)導(dǎo)的九黎集團(tuán)發(fā)生一場大戰(zhàn)——“涿鹿之戰(zhàn)”。除了這場戰(zhàn)爭,我們再也找不到其他戰(zhàn)爭了。因此,我們可以相信盤瓠參加了“涿鹿之戰(zhàn)”。因盤瓠在戰(zhàn)斗中殺敵立功,被帝嚳派到信陽為官。按歷史學(xué)界眾多學(xué)者的看法,“涿鹿之戰(zhàn)”當(dāng)發(fā)生在約距今4 500年。

        “涿鹿之戰(zhàn)”結(jié)束后,帝嚳將瑤族遷到河南信陽。不久,原生活在江漢平原的驩兜部落和共工部落,乘占據(jù)中原的顓頊部落衰落之機(jī),興師北伐,進(jìn)入中原。信陽正處于戰(zhàn)爭的最前線,于是悲壯的“信陽之戰(zhàn)”開始了。盤瓠率部族與驩兜部落、共工部落激戰(zhàn)。在戰(zhàn)斗中,盤瓠部族死傷慘重,他的三位夫人,即大夫人肖氏,二夫人王氏,三夫人黃氏,皆戰(zhàn)死于信陽。

        在《評皇券牒》里,屢次提到瑤族曾居“播州”[7]293、音州、波州、被州、皮州。《評皇券牒》記,“大夫人肖氏……六年,死葬在河南信陽”“夫人王氏……死后葬在皮州”“夫人黃氏……死葬在皮州府” [7]304、317。

        這“播州”“音州”“波州”“被州”“皮州”在何處,長期無人知曉。黃鈺先生注“音州”時(shí)說:“疑為英州之誤寫,治所在廣東英德縣?!盵7]283對“波州”,黃鈺先生注說:“在今廣西大新縣西南?!盵7]328這些看法皆不妥。因?yàn)? 000多年前,帝嚳集團(tuán)的勢力范圍尚局限在黃河流域,并未達(dá)到嶺南珠江流域,盤瓠怎能到廣東英德、廣西大新縣做官呢?

        我們認(rèn)為,這些州名就是信陽。信陽位于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下轄浉河區(qū)、平橋區(qū)、潢川縣、淮濱縣、息縣、新縣、商城縣、羅山縣、固始縣、光山縣。盤瓠部族曾居信陽,依據(jù)如下。

        其一,春秋時(shí)期,信陽是諸侯國“番”之屬地。番國,也寫作“潘”,周代己姓小國。《廣韻·桓韻》釋“潘”云:“周文王畢公之子,季孫食采于潘,因氏焉?!惫手吩诮裥抨柺泄淌伎h。

        1974年春,信陽縣長臺關(guān)公社甘岸大隊(duì)彭崗生產(chǎn)隊(duì)社員在平整土地時(shí),發(fā)掘出大批番國器物,其中“番昶伯者君”的青銅器銘文:“隹番昶伯者君自乍(作)寶盤,其萬年子子孫孫永寶用?!盵10](此青銅器當(dāng)時(shí)誤稱為“甫哀伯盤”,后被稱為《番昶伯者君盤》,引者注。)《廣韻》所記與出土文物得到互證,可知今之信陽就是周代“番國”故地。

        我們認(rèn)為,這“音”“番”“播”“波”“被”“皮”諸字,都是“番(潘)”的誤寫字或近音字。這是文獻(xiàn)在抄傳過程中,因字形和讀音相近而產(chǎn)生的訛誤。

        其二,《評皇券牒》屢次提到“光州”。例如,湖南江華縣湘江地區(qū)瑤族收藏的《榜牒文》一文記:“光州司馬使經(jīng)鄭文二千戶口,死葬知州石羊縣,夫人卻去光州作知府,有元(人名)是光州朝散郎。”[7]338

        這段文字很費(fèi)解。文中連續(xù)三處提到“光州”,那么“光州”在何處?復(fù)旦大學(xué)歷史地理研究所編的《中國歷史地名辭典》第301頁記:“光州,在今河南光山縣。”光山縣今為屬信陽市所管轄。

        其三,《評皇券牒集編》又記有“克州”,如《十二姓瑤人入山榜文》一文記:“克州司馬使經(jīng)鄭文二刺史,死葬知州石羊縣。夫人卻去克州作知府?!盵7]326古代中原并未設(shè)“克州”,從字形的相似性看,所謂的“克州”其實(shí)是“光州”形近訛誤字。

        其四,瑤畬文獻(xiàn)又多次提到“盤瓠死葬悲州”。如廣東惠東縣多祝鄉(xiāng)畬族文獻(xiàn)《敕賜圣牒》一文記:“祖公系初年?duì)巼⒐?,平皇敕賜三宮女為妻。祖公人身狗頭,生六男六女?!ナ篮笤岜菔瘬P(yáng)縣?!盵7]532

        那么,“悲州”在何處呢?人們長期無解,中國古代中原地區(qū)并未設(shè)“悲州”。我們認(rèn)為,這“悲州”就是“息州”的近形訛誤。

        “息”是一個(gè)非常古老的地名,周武王十三年封周文王的第三十七子為息侯?!墩f文》云:“息,姬姓之國,在淮北。”清人錢坫《新溝注地理志》記:“新息在今光州息縣北三十里?!惫手吩诮窈幽闲抨柟馍娇h。周莊王十五年(前682年),楚國滅息國,其地建為息縣。歷史上,“息州”使用了很長時(shí)間。所謂“盤瓠死葬悲州”,就是“盤瓠夫人死葬息州”的誤寫。

        所謂“石揚(yáng)縣”就是“西陽縣”的諧音誤寫,秦代設(shè)立“西陽縣”,在今信陽市光山縣境內(nèi)(參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jì)要·河南五·汝寧府》)。

        從“番國”“光州”“悲州”和“石揚(yáng)縣”等的考證中,我們皆可看到,其故地都指向今河南信陽境域內(nèi),這難道是偶然的巧合?

        三、瑤族曾居湖北武昌龍頭山

        在“信陽保衛(wèi)戰(zhàn)”失敗后,盤瓠率部族向南遷移。他們大體沿今鄭漢鐵路方向一步步向南方遷徙,來到了武昌。

        瑤族曾在武昌居住,有如下證據(jù)。

        其一,在《評皇券牒》里,我們經(jīng)常看到這樣的文字:“六男分作六姓,六女分作六姓。分出五音五郡,即宮音天水郡,角音清水郡,征音江夏郡,雷音祿水郡,羽音白水郡?!盵7]298

        這“江夏郡”,地望就在今武漢市。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設(shè)“江夏郡”,唐朝至德年間廢,改設(shè)鄂州。

        其二,湖南藍(lán)山縣瑤族收藏的《十二姓瑤分基(支)來路總圖》記:“始祖太公趙朝三,自后開辟年間,原住武昌?!盵7]457趙姓是盤瑤中的大姓,一向有“一盤二趙”之稱。趙姓始祖趙朝三“原住武昌”,說明瑤族先民曾居住在武昌。

        《評皇券牒》所記,得到其他民族文獻(xiàn)的支持,也得到方志文獻(xiàn)的支持。

        瑤族史詩《盤王大歌》唱:“瑤人出世武昌府,漂洋過海到千家?!焙系揽h瑤族收藏的《開出十二姓瑤人》記:“十二姓瑤人兄弟姐妹商量要出山園,想著武昌府龍頭山……”[11]1187

        那么,“龍頭山”在何處?由于長期無人知曉,“龍頭山”成為瑤史研究中的一個(gè)啞謎。現(xiàn)在,讓我們試來破解之:

        在今武漢東湖之東,有一座山,海拔116.3米,山勢深入湖心,山峰形如磨盤,故名“磨山”,但古代稱“龍頭山”,又名“龍山”。

        《東湖史話》記載:

        說起東湖的成因,民間有許多神話傳說。其中有個(gè)傳說是這樣的:據(jù)傳龍?zhí)佑幸粔K寶玉,碩大晶瑩,美麗無比,太子對它愛不釋手,配上彩帶,飾以美穗,整天戴在身上。一日,路過此地,美玉不慎跌落人間,太子緊追下去,想把它銜回去,但美玉就地化作湖泊,彩帶化作江河,美穗則變成湖灣、港汊,彎彎曲曲的有120多個(gè)。龍?zhí)右搽S之化為山巒,龍頭就是現(xiàn)在的磨山,故磨山也有“龍頭山”的美稱 [12]。

        可知,今之“磨山”,昔稱“龍頭山”。這里記載與瑤族文獻(xiàn)所說“武昌龍頭山”完全相符?,幨穼<依畋靖呦壬甲C“武昌龍頭山就是湖南臨相市龍窖山”[13],似誤。因?yàn)槲洳嗪吓R相龍窖山,地圖上的直線距離有200多公里,兩地相距實(shí)在太遠(yuǎn)了。

        瑤族曾居江漢平原,這在語言學(xué)上也可以得到證明。參照西漢揚(yáng)雄著《方言》和毛宗武《瑤族勉語方言研究》所記,我們試舉如下諸例:

        (1)丑,瑤族粱子金門方言將“丑”讀為“dai32”[14]632,讀音近似“儓”(音tai)?!斗窖浴返谌洠骸皟?,逷,農(nóng)夫之丑稱也。南楚凡罵庸賤謂之田儓。”。南楚“丑”的讀音與瑤語相近。

        (2)好,瑤族勉語羅香土語將“好”讀為“ko213”[14]354?,幾宀寂Z(近苗語)讀“美好、美麗”讀為“ko5”[14]597,讀音近似“鍋”?!斗窖浴返谑洠骸板?,好也。南楚之外通語也?!奔?,南楚通行讀“好”為“鍋”。楚語與瑤語讀音相近。

        (3)吃,勉語將“吃”讀為“?漬en6、?漬in32”[14]597,讀音近似“隱”?!斗窖浴返谑骸半[,吃也。楚語也?!背Z與瑤語讀音很相近。

        (4)壞人,瑤族勉語標(biāo)敏方言將“壞人”讀為“nzangw”,讀音與“臧”相近。《方言》第三,記:“臧,奴婢賤稱也。荊淮海岱雜齊之間,罵奴曰臧?!?/p>

        值得注意的是,這“荊淮海岱雜齊”,也就是從“海岱”→“淮”→“荊”,將“臧”字的語言來源和走向說得很明白。這與我們所說瑤族起源于山東,后遷徐淮、江漢是相符的。

        (5)床,瑤族勉語將“床”讀為“tshou5 ”,與“趙”的讀音很相近?!斗窖浴返谖?,記:“床,南楚之間謂之趙?!蹦铣c瑤語讀音相近。

        (6)母,瑤族藻敏方言油嶺土語讀“ni44”,與“妳”讀音相近。《玉篇》“妳,乃弟切,母也。女蟹切,乳也?!薄额惼罚骸皧叄非?,母也?!薄稄V韻》:“妳,楚人呼母,又奴蟹切?!奔础俺撕裟浮迸c瑤語“母”的讀音相近。

        這些楚地方言在今瑤語保留,這是瑤語對楚語的借用,可證瑤族曾居楚地。

        四、瑤族曾居南京

        瑤族在武昌和江漢平原居住期間,與驩兜部、共工部共同結(jié)成“三苗”集團(tuán),與堯舜爭權(quán)奪利?!渡胶=?jīng)·海外南經(jīng)》郭濮注:“昔堯以天下讓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殺之?!薄恫┪镏尽肪矶骸拔籼茍蛞蕴煜伦層谟?,三苗之民非之,帝征之?!痹谶@場紛爭中,瑤族又失敗,于是順長江而下,來到南京。

        南京(古時(shí)又稱建康、金陵)是瑤族遷徙過程中重要的棲身地和中轉(zhuǎn)站,在瑤族歷史記憶里占有重要地位。這有以下民族文獻(xiàn)為證。

        廣東連縣瑤族收藏的《評皇券牒》記:“分派十二姓瑤人,在南京七寶洞耕種山場。評王出世,高王占天下,盤王收服高王,仍復(fù)南京七寶山居住落業(yè)?!盵7]412

        廣西金秀瑤族所傳的《辛巳歲立歌傳》記,“十二姓瑤共爺娘,南京分下四邊飛”“齊心立意轉(zhuǎn)南京,轉(zhuǎn)到南京十寶殿,共個(gè)香爐齊共園” “齊在南京十寶殿,于今分散四邊飛”[15]。

        廣東連縣瑤族收藏的《來誠唱》記:“來誠唱,誠唱盤王出世來。盤王原來天上賜,下降南京城里街。來誠唱,誠唱盤王出世來。盤王原來天上賜,賜下南京寶殿前?!爆幾宓澜?jīng)記:“出世瑤人先出世,瑤人出世在南京。瑤人出世南京殿,出世南京十寶山?!盵11]1157、307、737

        瑤族《盤王大歌》反復(fù)吟唱:“瑤人祖地南京十寶殿?!盵16]241

        以上所引文獻(xiàn),有的說瑤族居住在“南京七寶洞”,有的說“南京十寶殿”,有的說“南京十寶店”,“南京七寶山”。然而,它的真名是什么,卻長期無人知曉,成為瑤史一大謎案。

        我們試作破解,所謂“七寶山”和“十寶殿”就是“聚寶山”的諧音字。“聚寶山”位于金陵南城外,是一處高約三十丈、方圓十余里的山崗。宋《景定建康志》卷十七記:“聚寶山在城南雨華(花)臺側(cè)上,多細(xì)瑪瑙石,俗呼為‘聚寶山。”元代張鉉撰《至正金陵新志》卷五,也有相同的記錄?!洞竺饕唤y(tǒng)志》記:“應(yīng)天府聚寶山門外雨花臺,多細(xì)瑪瑙石,因名。”這“應(yīng)天府”治所就在南京。

        地質(zhì)學(xué)家說,距今1 300萬年前,雨花臺地區(qū)原為古長江水道。這些石子(瑪瑙石)原是上游的大塊巖石,通過流水的搬運(yùn),歷經(jīng)千溝萬壑,翻滾轉(zhuǎn)動(dòng),相互撞擊,碎裂摩擦,才逐漸沉積下來。后因地殼的不斷運(yùn)動(dòng),使這塊地區(qū)上升形成了一片滿布礫石的小山丘,迫使江道北移,地質(zhì)學(xué)上稱之為“雨花臺礫石層”。因?yàn)榇说厥佣?,瑪瑙石多,寶物多,在三國時(shí)就被東吳時(shí)人稱為“石子崗”“瑪瑙崗”和“聚寶山”。

        那么,這“聚寶山”又如何變?yōu)椤坝昊ㄅ_”?南朝梁代慧皎《高僧傳》載:“梁武帝時(shí)云光法師講經(jīng),感動(dòng)上天,天花紛紛墜落?!蹦纤螐埗仡U《六朝事跡編類·樓臺門》也有相同的記載。

        相傳,南朝梁武帝天監(jiān)六年(507年),高僧云光法師在此講經(jīng)說法,僧侶500余人就坐聆聽,講得精彩,聽得入神,數(shù)日而不散,感動(dòng)佛祖,天降雨花,落地為石,遂稱“雨花石”。后來,這美麗的神話使“雨花臺”逐漸傳聞,以至名揚(yáng)天下,而其原名“聚寶山”卻逐漸被人們所遺忘了。

        可知,瑤族文獻(xiàn)所保留下的“七寶山”,就是“聚寶山”。其他的,如“十寶殿”“十寶店”等,都是在“聚寶山”的基礎(chǔ)上演訛。這一古老的地名能在瑤族文獻(xiàn)中保存下來,這說明瑤族文獻(xiàn)是真實(shí)而珍貴的歷史文獻(xiàn)。從“聚寶山”到“雨花臺”,這一地名的變化,給我們透露出這樣的信息:瑤族世代相傳的《過山榜》或《評皇券牒》,應(yīng)形成于南朝梁武帝天監(jiān)六年(507年)之前。

        由于“聚寶山”與紫金山相距并不遠(yuǎn),故瑤族文獻(xiàn)資料中又有“住居紫金山”之說。廣東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下必沖瑤民所藏的《過山榜》記:“盤王下在南京十寶洞下到紫金山住居落業(yè)?!盵7]393《過山根》記:“盤王正在南京十寶洞,來到紫京山住居為業(yè)?!盵7]504這“紫京山”就是“紫金山”的誤寫。

        湖南江華瑤族自治縣瑤族的《評王券牒》也有類似記錄?!妒宅幏只ㄖВ﹣砺房倛D》記,“始祖太公趙朝三,自后開辟年間,原住武昌,下湖南海岸,出會(huì)稽山白云之地安居”“后趙朝三死故,葬金子山”[7]386、457、458,這“金子山”就是“紫金山”的誤寫。

        這些材料來源不同,記載卻如此相符,可知瑤族曾居南京應(yīng)是歷史的事實(shí)。

        綜上所述,瑤族的起源和遷徙,經(jīng)歷如下地方:山東泰安→河南信陽→湖北武昌→江蘇南京。這四個(gè)地名,在《評皇券牒》里有眾多的記載,在瑤族的心中記憶深刻,稱為“圣地”也不為過分。這四個(gè)地名,真實(shí)存在于歷史之中,有民族學(xué)、歷史文獻(xiàn)學(xué)、考古學(xué)、語言學(xué)等方面資料可證。

        自改革開放以來,瑤學(xué)界編寫了不少的瑤學(xué)著作,許多人認(rèn)為“瑤族來源于長沙、武陵蠻和五溪蠻”,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至少說是不深刻的。筆者認(rèn)為,瑤族遷到長沙、武陵和五溪時(shí),已是瑤族遷徙途中了,而不是起源。按這種觀點(diǎn),瑤族僅有1 800年至1 500年的發(fā)展史。這必然腰斬了瑤族歷史,將瑤族悠久的歷史大為縮短了。

        前文說,自唐宋以來,不少的學(xué)者對《評皇券牒》和“盤瓠故事”多加斥責(zé),稱“怪誕妄論”“不可采信”。我們認(rèn)為這種認(rèn)識是錯(cuò)誤的。首先是將神話當(dāng)作了歷史本身。從神話學(xué)的原理來看,神話里有歷史的影子,是歷史的演義,而不是歷史的本身?!对u皇券牒》隱含有重大的民族文化信息,有許多真實(shí)的歷史內(nèi)容。深入考究它,取真去偽,就能還原瑤族歷史的真相。希臘神話就有許多歷史的真實(shí)片斷,西方學(xué)者利用它解釋了“特洛伊戰(zhàn)爭”的許多問題,就是成功之范例。對歷史神話不能完全否定,不能“掃進(jìn)歷史的垃圾堆”,神話中有歷史的因素,這就是我們對《評皇券牒》的基本看法。

        [參考文獻(xiàn)]

        [1]奉恒高.瑤族通史:上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82.

        [2]瑤族簡史編寫組.瑤族簡史[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83:12.

        [3]張有雋.瑤族歷史與文化[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1:21.

        [4]吳永章,田敏.苗族瑤族與長江文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21.

        [5]李本高.李本高瑤族研究文選[C].香港:展望出版社,2012:8.

        [6]于省吾.甲骨文詁林[M].北京:中華書局,1999:1041、1561.

        [7]黃鈺,輯注.評皇券牒集編[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0.

        [8]黃鈺.盤王書初探[J].廣西民族研究,1987(3).

        [9]龍勝各族自治縣民族局.龍勝縣志[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2002:62.

        [10]歐潭生,等.河南信陽發(fā)現(xiàn)兩批春秋銅器[J],文物,1980(1).

        [11]盤才萬,等.乳源瑤族古籍匯編:下[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

        [12] 涂文學(xué).東湖史話[M].武漢:武漢出版社,2004:8.

        [13] 李本高.龍窖山千家峒[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48.

        [14]毛宗武.瑤族勉語方言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5] 中國少數(shù)民族社會(huì)歷史調(diào)查資料叢刊修訂編輯委員會(huì)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編輯組.廣西瑤族社會(huì)歷史調(diào)查:第一冊[M].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84:99.

        [16] 鄭德宏,李本高.盤王大哥:下集[M].長沙:岳麓書社,1988:241.

        責(zé)任編輯:鄭? ? 好

        猜你喜歡
        瑤族
        瑤族織錦
        《瑤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譯注》
        海外星云(2021年6期)2021-10-14 07:20:20
        云南瑤族銀飾探析與開發(fā)利用
        東南亞瑤族研究回顧
        瑤族舞曲
        試論宗教意識在瑤族“蘆笙長鼓舞”中的滲透
        北方音樂(2017年4期)2017-05-04 03:40:01
        金秀瑤族長鼓舞傳承的文化生境
        體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7
        論瑤族傳統(tǒng)舞蹈的審美藝術(shù)特色
        嶺南苗族瑤族鄉(xiāng)規(guī)民約述論(二)
        讀瑤族經(jīng)典 為盤護(hù)正名
        99ri国产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又爽又高潮视频|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九九视频免费| 亚洲综合精品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91亚洲夫妻视频网站| 亚洲av网一区二区三区| 777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秋霞影院亚洲国产精品| 日韩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不卡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999| av免费在线观看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女人av| 精品午夜福利无人区乱码一区| 五月婷婷影视| 男人的天堂av你懂得| 国产果冻豆传媒麻婆精东|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免费砚床| 亚洲av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亚洲福利网站在线一区不卡| 欧美亚洲精品suv| 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少妇| 亚洲国产字幕| 狼人伊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色国产欧美日韩| 少妇无码av无码去区钱|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毛片|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 av网站影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国产91一区二这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 一本久道综合在线无码人妻| 国产高潮精品久久AV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