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淮劇《金龍與蜉蝣》是一部典型的命運悲劇,其悲劇成因由三個方面構成:權力欲望導致人性異變,異變導致迫害與復仇的行動,復仇導致家庭倫理的失序,最終導致父子、爺孫血親相殘的命運悲劇。作品用異變、復仇、倫理的糾纏構成悲劇的成因,能夠帶來直觀而真實的悲劇效應,帶給大眾思考與警示。
關鍵詞:《金龍與蜉蝣》 異變 復仇 倫理 悲劇
淮劇《金龍與蜉蝣》是著名作家羅懷臻的經典戲劇作品之一,以金龍、蜉蝣、孑孓三代人為主要角色,講述一個家族因王權而引起的一系列恩怨情仇及復仇行動。作為一部悲劇,《金龍與蜉蝣》以人性在欲望推動下的異變,血親相殘復仇、倫理失序為悲劇性的切入點,正面體現(xiàn)悲劇特征。現(xiàn)從此戲劇中異變、復仇和倫理糾纏的角度進行分析,簡要探討其悲劇的成因。
一、異變的悲劇:權力引發(fā)欲望與人性的矛盾
異變指的是奇異的、達到扭曲地步的變化。在《金龍與蜉蝣》中,異變者無處不在,且人物的變化均是由欲望與人性之間的對抗沖突引起的。在關鍵人物中,異變最為突出的是金龍。戲劇的開始部分,作為主人公的金龍登場時就陷入了父王慘死、國家傾覆的困境,此時他的欲望被人性中對血親離世的悲痛所覆蓋,無法產生沖突,甚至連生存的欲望都在減弱,出現(xiàn)“不,讓我與父王死在一起”“我死也不走”這樣的表現(xiàn)。由此可見,登場時的金龍是一個人性飽滿、欲望微弱的形象,這與他在后續(xù)劇情中欲望緩慢增加、人性逐漸扭曲直至產生異變形成了對照。
金龍的人性和欲望的矛盾,在劇情的發(fā)展中分化為五個階段。第一是追逐權力的沖動階段。在此階段,人性與欲望的矛盾爆發(fā)點在金龍“是否去打天下”的選擇上。原本和嬌妻、幼子粗茶淡飯的生活已經讓金龍感到了慰藉,認為“漁家自有漁家樂”,但看到海上經過的龍船時,金龍選擇遵從欲望。雖然金龍的身份恢復,也有為父報仇這一人性的情感動機,但通過金龍對還是嬰兒的兒子說“爹爹會交給你一座江山”可以看出,取得統(tǒng)治權力才是金龍的主要目標,人性已經和權力產生了矛盾。第二階段是攫取、守衛(wèi)權力。勝利打下都城,還于皇宮的金龍,看到牛牯的喜形于色、得意忘形,果斷地將牛牯殺死。在劇本中可以看到,牛牯的死法和老國王一樣,是“背插寶劍”。君主處置乃至斬殺悖逆臣屬,原本是具有正當性的,但金龍從龍座背后刺殺牛牯的行為,本質上是一種權力面前的獨占欲。陰險地從背后下手,是權力面前的分贓不均,是不計手段攫取權力的欲望擠壓了人性。第三個階段是駕馭權力。金龍發(fā)現(xiàn)了無辜的蜉蝣,并認定其是牛牯之子,遂將其閹割,認為此舉是“仁慈的體現(xiàn)”,這是金龍獲得權力后第一次使用。且不論蜉蝣到底是不是金龍的血親(因為金龍?zhí)油鰰r曾化名為牛牯,所以蜉蝣其實是金龍的兒子),他只是一個偶然被抓進軍隊的庶民,又并非牛牯養(yǎng)大,本質上對金龍毫無威脅,金龍將其閹割的行為是掌權者對落敗者的嘲弄和侮辱。第四個階段是鞏固權力,表現(xiàn)為金龍為求子廣納姬妾、為保持“男人尊嚴”而沉迷宦者的奉承、斬殺被安排來表演的無辜優(yōu)伶、渴望得到子嗣以至于將民間婦女強搶入宮。第五個階段是權力的傳遞,保證權力在血緣關系里的垂直交接。金龍想要認回蜉蝣、留下孑孓,并不是單純地為了親情,更多的是為了把王位交接到“自己的血脈”手中:“他是龍子龍孫,理當成為一代傳人?!碑旀萱迣⑺虤⒌臅r候,金龍“肯定而寬慰”地倒下,再次證明金龍所渴望和需要的并不是一個單純的、作為親屬的孫子,而是一個有血緣的權力接替者。
同樣,被權力異化的還有牛牯和蜉蝣。在最初的危機中,牛牯作為侍衛(wèi)將領,由于人性忠誠、善良的一面,愿意以自己的性命保護金龍的安全,在生死與共的緊急關頭,牛牯自身的欲望表現(xiàn)得并不明顯。但在勝利的時候,與金龍兄弟相稱的牛牯卻以極其冒犯的態(tài)度對待金龍,不但跳上龍椅、踢倒金龍,還要去坐龍椅。權力帶來的欲望異化了原本忠誠的人,觸發(fā)了牛牯追求權力的欲望。而成為大宦者的蜉蝣擁有了管理小宦者、優(yōu)伶的權力,也開始“拿腔作調”,甚至即使產生了復仇的心理,也不愿意離開給他權力的金龍,與最初在龍椅旁遇到金龍說好話、磕頭求饒的蜉蝣形成對比。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xiàn)了無論人的本性是高貴還是平庸,在欲望和人性的矛盾下都會發(fā)生異變。
二、復仇的悲?。簺_突起源于父系氏族的文化環(huán)境
對于《金龍與蜉蝣》的文化背景設定,作者選擇了“上古—楚系”。這個時間段沒有什么歷史文獻作為禁錮,更接近于古老的氏族社會,就劇本的表現(xiàn)和我國的文化環(huán)境而言,《金龍與蜉蝣》塑造的是一個標準的父系氏族社會,即以男子為主體,由男性氏族掌控一切資源,父業(yè)子承。這種繼承不但包括地位、權力的繼承,也包括仇恨、復仇行為的繼承,且此種繼承被默認為合理合法,形成一種“子報父仇”“父債子償”的父系氏族文化,以及“無后為大”“子承父業(yè)”的父系氏族心理,而這也是劇中一切復仇沖突的起因。
《金龍與蜉蝣》的復仇悲劇的開端,是最初的氏族繼承人、公子金龍面對氏族領導人、父親老國王的慘死而出現(xiàn)身份的改變,變化在于原本作為公子、不需要過多承擔國家責任、可以出外狩獵的金龍,從合法繼承人變?yōu)楹戏I導人,繼承王權。從沖突上來講,金龍所屬的氏族遭到了另一個氏族的攻擊,并對金龍有了“殺父之仇”,由此,金龍擁有了必然的復仇義務和繼承義務。復仇悲劇的推進,是金龍拋棄漁家的假身份,回歸復仇者的身份。在父系氏族文化中,如果金龍放棄繼位、復仇,他將受到文化環(huán)境帶來的心理上的煎熬。劇中通過第一幕《出?!分械摹袄蠂趸觎`再現(xiàn)”,來體現(xiàn)這種由父系氏族文化影響而扎根于金龍意識深處的思想:“你是一代君王,不是一介漁夫……不要忘了你是誰的子孫?!痹谟裳壘S系的父系氏族社會,金龍若要證明自己個人的存在價值,就必須恢復自己在父系氏族中的血緣身份,即為父報仇、成為國王以領導氏族,否則,正如老國王的鬼魂所說:“金龍,你是個不肖的子孫。”這導致金龍必須放棄假的、“漁夫牛牯”的身份,以及與漁女玉鳳組成的家庭,拋棄自己以“牛牯”為父名的親生兒子,為之后因命名的誤會導致的種種殘害形成了伏筆。
復仇悲劇的另一個體現(xiàn),是金龍出于報復心理,在沒有追究真相的情況下閹割了“叛臣之子”蜉蝣,這也是父系氏族文化影響下將父輩仇恨延續(xù)到子代的行為——為了報復牛牯,使牛牯無后而閹割其子。同理,被閹割的蜉蝣也因為“牛牯之子”這一身份,產生出對金龍的雙重復仇心理,即“己仇”和“父仇”,其復仇手段就是讓金龍無后。而因父親蜉蝣被殺,家人慘死,憤然刺死祖父金龍的孑孓依然是在為父系家庭報仇。如果金龍不將對牛牯的懲罰延伸到自稱“牛牯之子”的蜉蝣身上,殘害親子的悲劇就不會發(fā)生,蜉蝣也不會因成為宦者而心理扭曲,金龍與其家人互相殘殺的場面都不會出現(xiàn)。可見,《金龍與蜉蝣》中一切復仇悲劇的起因,均是父系氏族文化背景下各種文化理念的影響。
三、倫理的悲劇:以倫理失序的形式表現(xiàn)悲劇
《金龍與蜉蝣》是一部通過血親相殘來展現(xiàn)悲劇的作品,其悲劇的出發(fā)點固然不是出自亂倫,但本質內核仍與倫理脫不開干系,是立足于倫理的悲劇作品。
什么是倫理?“倫”是等級、秩序,“理”是事理、條理。因此,倫理指的是人類社會客觀存在的關系,特別是近親血緣關系,如父子、祖孫。什么是悲???恩格斯曾說:“悲劇產生于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xiàn)之間的矛盾?!碑攤惱硪蛩爻蔀楸瘎〉牧⒆泓c時,倫理的有序性作為必然要求出現(xiàn),但倫理秩序注定會被破壞,而悲劇性有時表現(xiàn)為倫理失序帶來的自我道德譴責?!督瘕埮c蜉蝣》講述的不是人與悲劇命運的勇敢對抗,而是人的自我選擇帶來命運悲劇。雖然《金龍與蜉蝣》也是典型的倫理悲劇,但其主要表現(xiàn)形式為“倫理失序”,即由于某種原因,正常的人性倫理被打亂,帶來不可逆的傷害,而不是表現(xiàn)為主人公的個人懺悔、道德反思。
《金龍與蜉蝣》悲劇的本質是君主繼承、權力爭奪中的人性扭曲與命運的莫測,但深刻體現(xiàn)悲劇性的部分是血親三代人的互相殘害。在有序的倫理中,父親、祖父應當愛護兒子、孫子,兒子、孫子應該孝敬父親、祖父;父親閹割兒子,兒子向父親報仇,孫子刺殺祖父,這些倫理失序的行為是全劇悲劇性的顯性體現(xiàn)?!督瘕埮c蜉蝣》通過這些直觀事件來揭示權力扭曲人性帶來的異變導致了無盡的復仇行動,在復仇中,血親相殘、倫理亂序的命運代代傳遞。
雖然《金龍與蜉蝣》不涉及真正的歷史事件,虛構了劇本的文化時代背景,但其文化內核是由父系氏族文化演變而來的,其悲劇性主要通過“破壞倫理”來展現(xiàn)。丈夫拋棄妻兒,父親閹割親子,公公強征兒媳,孫子刺殺祖父,當這些行動不只是道德問題的簡單凸顯,而是權力引導欲望導致倫理失序的體現(xiàn)時,血親間違背倫理、互相迫害的行為就體現(xiàn)出明確而深刻的悲劇性。
總之,從讀者對劇本的欣賞層面而言,這種悲劇不是單純以沖突事件困擾主人公的“苦情戲”,而是命運的悲劇,從權力異變、復仇行為和倫理道德三個方面,將命運帶來的困境事件轉化為連貫的倫理失序事件,通過失序中的殘害和殺戮,引發(fā)觀眾、讀者對劇中人物的命運和行動、面臨的種種倫理困境進行代入式的思量。而這種人性上異變、行動上復仇、倫理上混亂的悲劇構成,能夠帶來直觀而真實的悲劇效應,從而帶給人們思考和警示。
參考文獻:
[1] 羅淮臻.羅淮臻戲劇文集(第二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 吳治虎,何艷艷.《竇娥冤》中悲劇意識的表現(xiàn)[J].文學教育(上),2013(7).
作 者: 漆曉文,中國戲曲學院戲曲文學系2017級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戲曲文學。
編 輯:趙斌?E-mail: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