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九錄
初中語文部編教材的教學過程,就是全面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也是提升初中語文教師綜合素養(yǎng)的過程,也是教師、學生、文本、作者相互之間的對話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師生共同完成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聽說訓練、綜合性學習等學習任務。對于初中生而言,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就需要多讀多寫。讀是積累,寫是一種踐行,要積累素材、積累語言、積累思想。積累的主要方式是閱讀。學生寫讀后感時會不斷深入思考,對所讀材料進行分析,自覺地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透過現象分析其本質。
寫作教學與中華文化傳承
一是指導閱讀中華傳統(tǒng)經典,積累寫作素材。中華傳統(tǒng)文化包括大量的詩詞曲賦和古典名著,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情感資源。語文學科具有很強的人文性,而在語文教學時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凝聚了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精神,凝聚了歷代英雄的民族氣節(jié),是寫作素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以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中心命題、擬話題的寫作,學生既可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又可通過思考深刻領悟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二是在閱讀中加強思考分析,學寫讀后感。通過閱讀中華傳統(tǒng)經典,引導學生從學會思考向樂于思考,再到善于思考轉變,增強學生在學習中的思考分析能力,從而激發(fā)靈感的火花,使思想境界得到提升。例如,閱讀《論語》《孟子》并寫讀書心得,能夠讓學生對待人接物等行為有了新認識;誦讀《弟子規(guī)》并寫讀書心得,能夠讓學生重新理解了“孝”的內涵——“孝”不是簡單地孝敬父母,在物質上給父母買東西,而是要做到大愛,做到“泛愛眾”,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懷,從小愛到大愛,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記敘文教學案例研究
初中生應當掌握記敘文學習方法的有效途徑和策略,全面提高語文綜合素養(yǎng)。在記敘文教學中,需要讓學生強化對文本的理解,在理解之中感受本文內容之美,獲得審美體驗。學生在閱讀理解過程中,加深了對生活的理解,進而深切體驗生活中處處都有美,只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因此,記敘文教學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美、感受美的能力,在文本閱讀中去感受美、領悟美,進而激發(fā)學生對記敘文的學習興趣。
議論文教學案例研究
就議論文寫作教學而言,有效教學就是根據課程標準,設計有價值的議論文寫作內容,以議論文教學在教學計劃時間內的達成度為取向,遵循議論文寫作教學活動客觀規(guī)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和較輕的負擔,取得盡可能理想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預定的寫作目標。第一步,基礎講解,也就是了解文體知識。具體包括議論文的概念、分類、三要素、論點、論據類型、論證方式、論證結構、論證語言等方面。在講解中,要求學生做好筆記,并在課后識記過關,確保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完全掌握。第二步,常見題型及方法講解。筆者把議論文出題的常見題型進行總結,并對答題的步驟、方法、語言等進行歸納,讓學生正確把握出題的方向,對考點做到心中有數。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把這些答題方法記在讀書筆記上,以便做題訓練時參考著重復使用。第三步,做題訓練?!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過實踐,才能檢驗理論,加深認識。教師應當以教材中的文本和配套練習中的“拓展拔高題”為依托,進行強化訓練,讓學生在鞏固練習中掌握方法。第四步,反思總結。這部分主要由學生自主完成,學生可以將自己曾經做過的題目再次拿出來,翻看自己做錯過的地方,并進行反思總結,確保不在一個地方再次犯錯。
散文教學案例研究
散文直接面對的是宇宙間最美麗的生命體——人,直接面對的是最為豐富多樣的生命的情感體驗。實現散文的審美功能,還需要根據其語言表征,追尋它直抒或隱含的情感,在對這些情感的理解認同和反復體味中提升學生的審美品位?!敖處熂凑n程”,意味著教師可以走“語文課程標準——語文教學——選擇語文教材”的線路,依據學校、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科書進行適當“裁剪”,甚至大幅度地增刪取舍,重組自己的教學內容。
古詩文教學案例研究
在欣賞古詩文作品中,教師要實施分層次的引導,讓不同學習基礎、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有所成長,有所歷練。無論其原來學習成績如何,都能夠在對作品進行賞析基礎上,從不同角度對詩句提出理解。雖然可能存在鑒賞不全面的地方,但是教師要對之進行及時點撥,逐步、逐層接近詩歌深層次含義,慢慢理解詩人心情。這樣在每一篇古詩文學習中,學生的思維品質會慢慢提升,從而構建起完整的、立體的品析詩詞的知識體系。
閱讀增量與教學案例研究
落實“惜時增效,輕負高效”課改精神,就要加強課內外閱讀的整合,落實新課標提出的教學目標。課內增量閱讀是一條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捷徑,也是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學實效的重要手段。
本課題研究主要是通過初中部編教材的運用實踐,探索有效的教與學的路徑,借助典型教學案例的分析,總結課堂教學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針對具體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形成精品教學案例,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提供借鑒的范例。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初中語文部編教材實踐教學案例研究》(課題類別:一般資助課題,課題編號:1803010)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河北省承德市教育局中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