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嬋
產后3個月的小麗最近幾天老覺得惡心,癥狀像極了懷娃時的早孕反應。這不,她一大早就來到婦產科,按醫(yī)生建議查了尿妊娠試驗——兩條杠!再查婦科超聲——懷孕6周,都見到胎心了。醫(yī)生還跟她說,娃兒好得很呢!
哎,小麗哭笑不得,走出婦產科診室,甚是苦惱。明明現在才順產后3個月,月經都沒來,怎么就懷孕了呢?只是一月前有那么一次性生活,沒想到就中了“兩條杠”。娃兒能不能要呢?
答案是肯定的, 產后雖然月經沒來,但假如性生活時未避孕,確實有受孕的可能性。
產后如果未哺乳,可在產后4周左右出現排卵。產后如果哺乳,則排卵時間會推后,但大多數的排卵恢復發(fā)生在第1次月經前。哺乳產婦雖然比非哺乳產婦排卵頻率少,但即使是哺乳期閉經期間,受孕可能仍然存在。由于月經復潮和排卵并非同步,因此月經不能作為排卵是否恢復的標志,更不能作為是否要采取避孕措施的依據。
無論分娩方式如何以及是否哺乳,產后40%~57%的婦女會在分娩6周后恢復性生活。如產后性生活時未避孕,仍有受孕可能性。產后第一年至少70%的妊娠為非意愿妊娠。因此,產后采取適宜的避孕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定期產檢的前提下, 假如沒有異常,當然是能要的,但生育間隔過短,會增加母嬰相關風險。
世界衛(wèi)生組織指出, 為了減少母親、胎兒和新生兒的不良結局,建議產后至少間隔兩年再妊娠。因為生育間隔過短,將增加母親的妊娠風險及母嬰的不良結局。生育間隔在6個月以內,低體重兒、早產、自然流產、死產等發(fā)生的風險增加30%~90%,產婦死亡、產前出血、胎膜早破和貧血的風險也顯著升高。特別是剖宮產術后近期再孕,會加劇疤痕妊娠的發(fā)生,嚴重影響婦女的身心健康。
這么看來,即使沒來月經,產后懷孕的“中標率”也是“說不好”的一件事。如果想要避免一邊喂著娃一邊挺著肚子的尷尬場景,那就要避免產后意外妊娠。怎么做呢?當然是要好好避孕了!希望每一位女性都能夠從容把握自己的生活,想生就生,不想生就別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