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富宏
【內容摘要】針對信息時代的發(fā)展,計算機、移動通信設備以及各種多媒體軟件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個人計算機能力則是實際生活、工作與學習中最為重要的部分。目前,國家針對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很高,中小學已經將計算機納入必修課程中。對此,文章主要分析高中計算機課程教師怎樣創(chuàng)設計算機課程教學,才可以更改的提升高中生的學習潛能和科技發(fā)展的形式、社會針對高中生能力素質要求的合理統(tǒng)一。
【關鍵詞】高中計算機;教學;信息技術;優(yōu)化
根據教育部在2003年發(f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明確表明,教師在創(chuàng)設課堂活動時應達到課程結構的形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課程內容的設計要從實際出發(fā),針對學生自身的發(fā)展特性;課程目標的建立保證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人文素質培養(yǎng)相結合。(1)基于2003年新課程標準相關教學理論的需求,高中計算機課程授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必須對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特點與情感需求有著充分了解,讓學生將所學內容完整體現出來,對于學生自身實踐要給予相對重視,著重于學生學習潛力的觀察、研究和培養(yǎng),通過靈活生動的教學氣氛使學生充分加入課堂學習中,以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為基礎,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與自主性,讓學生渴望學習、能夠充分理解、找到學習思路、掌握知識,以此來實現最終的教學目的。
一、利用優(yōu)勢,調動學生積極性
俗話說:“針對于一切情況,唯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谛畔⒒虒W技術的不斷普及,計算機等數字化、網絡化設備在高中已經被廣泛應用,同時在家庭中也大范圍普及。私人計算機已經變成高中生實際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重要工具,他們對計算機的認知能力與程度都是可想而知的。(2)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對于計算機課程相對來說都會有一種“輕而易舉”的感覺,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所以高中生認為計算機課程的創(chuàng)建是無關緊要的,這種現象無疑對于高中計算機課程教學有著非常大的挑戰(zhàn)性。所以,高中計算機課程教學應該根據目前計算機的新局勢,更深層次去了解學生針對計算機的認知與理解的程度,適當地安排教學內容,仔細分析選擇教學方式,科學創(chuàng)設教學過程,努力爭取在課堂中能夠給學生代開一股新風氣,能夠讓學生的計算機知識能力系統(tǒng)化,利用新知識逐漸夯實學生的知識體系,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收獲快樂、在學習中有所收獲、在學習中有所成就。
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德學并進
因為課程安排的需求,高中把計算機技術這門課程歸納為一門單獨的課程,但是實際上計算機課程將數學、物理與社會科學等課程知識有效的綜合在了一起,對于其他科目的學習也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計算機的應用范圍更是波及到社會生產、實際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可以說有隙可乘。《課標》中明確表明:普通高中的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信息素質,學生在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本應用的同時,還應該學會應用計算機技術能夠推進溝通與協(xié)作,開闊視野,勇于創(chuàng)造新技能,提升思考與決策能力,從而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與終身學習的技能。針對這個教學標準,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在已經具備學習和認知的基礎上,在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努力達到因材施教,保證完成教學目的;基于培養(yǎng)學識、構建學生網絡安全防范意識,確立全面的網絡道德觀念的基礎上,應該從學習、應用、專業(yè)等方面讓學生對于計算機課程的重要性有著充分的了解,幫助學生將文明上網,遵守規(guī)章制度,合理運用計算機列為學習目的,將計算機的實際操作的相關知識學會,能夠讓學習計算機課程的重要程度和實際應用的作用性深入貫徹給學生;要養(yǎng)成良好的應用計算機的習慣,能夠使學生正確認識到計算機是生活學習的重要工具,讓學生體會到使用計算機的益處,同時要教育學生遠離那些不健康的網絡信息,不要沉迷于網絡游戲,要做到適度不沉迷,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主加入到課堂學習中,能夠讓學生通過計算機去搜集自己生活、學習所需要的網絡信息素材,提升學生的網絡信息收集、辨別能力,能夠切實做到讓學生德學并進。
三、教師應重視理論,強化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
計算機課程與其他數學、語文等學科不同,高中計算機的特點是它的實用性非常強。作為一種工具來講,學生能夠在不斷的實際操作鍛煉中提升自身的應用水平,而不僅僅是記筆記還有朗讀。因此,高中計算機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把重點放在理論知識的講解中,首先要把理論知識讓學生能夠徹底明白,盡可能設置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實際上機操作,把課程講的知識理論通過實際操作去更進一步去證明,要學習與應用互相結合去學習,以此來培養(yǎng)高中生的實際應用操作能力。針對這種工具類型的科目,應將重點放在“反復”鍛煉中,根據這種重復性的訓練,讓學生實際上機操作,才可以讓學生真正體會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獨特地優(yōu)勢,還能夠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訓練來完善自身理論學習上面的缺陷,確保能夠做到學習的目的導向和學生的自主性參與的統(tǒng)一性,最終能夠達成預計能夠達到的教學目標。教師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應合理地將課堂教學實踐這部分利用起來,同時這也是高中計算機教學的基礎。在固定的上課時間內,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學習規(guī)律,安排好學生的復習與鞏固之前學習過的知識內容,并將之前學習過的知識點通過實際上機鍛煉的方式去熟記,能夠有效地實現舊知識、技能的固化、內化,教師可以設置時間,最好將時間控制在10分鐘之內;隨后教師要對于新知識進行導入,將課程安排的理論知識、實際操作,這些部分通過演示、多媒體投影、教具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能夠讓學生針對本節(jié)課程的重要知識點、難點、基本要點有著充分的了解、并且要全部掌握,時間最好可以控制在10分鐘左右;剩下的時間,教師要安排學生實際上機操作訓練。在學生實際操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引導。通過實際操作過程,首先可以利用操作來檢驗課堂上教師所傳授給學生的內容,隨后要求學生針對自身需求去安排相關的內容;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好答疑解惑的輔助工作,幫助學生去解決操作過程中所遇到的疑點和難點。
四、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理念,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
在高中計算機課程中,如果想要讓學生學好計算機理論知識,并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的操作能力,教師應針對學生如何能夠維持長久的學習動力去分析。那么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去培養(yǎng)學生對于信息的意識和能力。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中最基礎的一部分就是要具有信息的取得、探究和解決應用的技能。但是在傳統(tǒng)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都是注重于學生對于各個基礎知識內容的學習,都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但是到了真正的實際上機操作的時候,這些較為死板的知識根本不能用于實際應用,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很明顯地證明不能夠與當前信息時代的發(fā)展速度相匹配。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不能只注重于信息知識本身,而是應該更加深入思考與分析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取得信息、解決信息與應用信息的技能,培養(yǎng)可以創(chuàng)新的綜合素質的人才,能夠讓學生將計算機當成是一種工具,利用應用這一工具來培養(yǎng)自己的動手能力,并提升智力。
結語
總之,在高中計算機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相應的不足之處,應以學生為主體,給學生建立更合理的教學氛圍,應用更加高效地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信息意識與技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讓學生維持長久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質量,并為社會培養(yǎng)具備高素質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吳靜.淺談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探究教學策略的設計[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2(22).
[2]劉金株.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幾個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4(15).
[3]劉銀兵.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樂學”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9).
[4] 孟慶瑗.論計算機教學與高中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J].才智,2019(34).
[5] 王新剛.分組協(xié)作式學習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36).
[6]趙青.高中計算機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20(4).
[7]崔燕.中職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價值提升策略[J].電子元器件與信息技術,2020(1).
[8]王國軍.網絡技術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才智,2020(9).
[9]左曉琳,劉偉.探討分層教學在高中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8).
[10]陳霞.淺談有效實施高中計算機教學的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24).
(作者單位:甘肅省秦安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