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冰瑛
【關鍵詞】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4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 1004—0463(2020)13—0127—01
任何語言的學習,閱讀都是重中之重,語文如此,英語亦是如此。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以促進學生對英語的全面掌握。但是在實際學習中,學生在英語閱讀中暴露的問題相比其他英語能力中存在的問題是最多的,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zhì)。教師應該盡早發(fā)現(xiàn)并找出相應的對策,去逐一解決這些問題,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一、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還不能讓閱讀很好地實現(xiàn)其應有的功能。主要表現(xiàn)如下。
1. 閱讀量普遍不足。《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提到,高中生在整個高中階段的英語閱讀量要達到20萬詞。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shù)的高中生并沒有達到。在高中階段,由于高考的壓力,學生的閱讀主要集中在課本和閱讀訓練中,系統(tǒng)的課外閱讀基本沒有,閱讀訓練的題目有限,這就導致學生在閱讀的量上上不去。
2. 大部分都是為考試而讀。學生在課下學習英語的時候,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提高詞匯儲備和語法的訓練上,對閱讀反倒是不太重視,這種完全應試性的學習方式,其實是本末倒置的。把做題和英語學習混為一談,讓學生整天沉浸于題海之中,勢必會扭曲正常的閱讀過程,不但會削弱閱讀效果,還會消減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3. 精讀和泛讀的界限不清。對文章實行精度與泛讀的區(qū)分,是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被證明的行之有效的閱讀方法,但目前高中階段的閱讀教學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就是,“精讀不精,泛讀不泛”。閱讀應該以精讀為核心,泛讀圍繞精讀來進行,但現(xiàn)實卻是,精讀沒有精到應該達到的程度,泛讀也不夠泛,從而使得學生的課文學習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閱讀的量也受到限制。
二、應對策略
1. 加強語言知識教學。在閱讀中,語言知識是基礎中的基礎,學生只有掌握了必記的詞匯、語法等才能完成對篇章的閱讀,只有對篇章結(jié)構(gòu)和文章題材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做到對其內(nèi)涵的理解。閱讀是一個綜合性的能力,不管是詞匯、語法,還是篇章結(jié)構(gòu),都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每個方面都不可忽視。除了狠抓單詞記憶之外,還要結(jié)合句子讓學生去理解單詞的意思和用法,這樣學生在具體語境中才知道這個單詞應該如何理解。另外,衍生詞的衍生規(guī)則也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生如果單憑從教材上獲得的詞匯去完成海量閱讀是不可能的,不管哪種類型的文章,都會存在學生沒有遇到過的單詞,讓學生了解衍生詞的衍生規(guī)則,就可以讓他們根據(jù)詞根、前綴、后綴、語境,推斷出該詞的意思。這樣的識詞技巧可以幫助學生克服詞匯儲備不足的缺陷,在閱讀上算是捷徑。
2. 提高信息獲取能力。閱讀的目的就是獲取信息,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在很多閱讀中,關鍵信息不會很直接地擺在我們面前,要想準確、快速地捕捉信息,首先要學會處理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捕捉文章的細節(jié),因為文章中要表現(xiàn)的很多內(nèi)容都隱藏在其中。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這些問題,不但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促進學生對整篇文章內(nèi)涵的領悟。讓學生把握文章信息之間的邏輯關系,他們才能結(jié)合上下文之間的關系,感受文章的結(jié)構(gòu)之美。有了美的享受,才能產(chǎn)生閱讀的興趣,也才會愿意讀、主動讀,才能保證閱讀的量和閱讀能力的逐步提升。
3. 利用課文教學加強精讀訓練。教師對課文的講解比較細致,每一篇都可以是精讀的范本,學生可以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了解精讀的步驟和方法。第一,掃清詞語障礙。先讓學生預習,找出生詞,并掃清閱讀障礙,然后教師對重點詞匯、重點句型進行針對性講解。第二,重視詞塊教學。圈出文章中的詞塊,要求學生識記,并對包含詞塊的句子進行專門閱讀,讓學生感受詞塊在句子中的意義和對語感的作用,有時間和精力的同學可以用詞塊寫句子,以強化記憶和運用。第三,重視篇章教學。對文章的閱讀,最終的落腳點必須是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在講解課文的時候,不管教師如何拆解,最后都必須讓學生從整體上進行把握,這樣才稱得上是完整的閱讀過程。
閱讀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但因為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僅僅抓住考試這一任務不放,才使得學生的思想時常處于緊繃的狀態(tài),無法享受到閱讀的樂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一定不要遠離了閱讀的本意,要讓學生好好讀,專心讀。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