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營營 3705231985XXXX1621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于本國的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是全世界范圍內最為常見的一類稅種。自我國全面實施個人所得稅稅制以來,個人所得稅已成為我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然而受現階段我國稅制制度存在一定缺陷及稅務征管機制不完善的影響,我國民眾的納稅意識較為薄弱,經常出現逃稅漏稅的狀況,導致我國個人所得稅流失嚴重。我國需直面?zhèn)€人所得稅流失嚴重的情況,對背后原因進行深層次探究,才能制定出科學有效的對策來有效解決個人所得稅流失的問題,可極大促進我國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
在我國的征收稅種中,個人所得稅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列稅種,但同時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流失情況十分嚴重。國家設置稅收的主要目的在于有效加強國家的財政收入,對我國公民的收入進行調節(jié),導致我國個人所得稅流失的原因有公民缺乏納稅意識、國家對納稅的監(jiān)管力度不夠等。若個人所得稅長期處于流失狀態(tài),將有可能導致我國貧富差距的擴大,激化我國的社會矛盾。
我國國家稅務總局對個人所得稅流失進行了相關測算,發(fā)現每年我國的個人所得稅流失金額均超過一千億元[1]。對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繳納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后發(fā)現,我國工薪階層占據了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絕大部分比例,富裕階層的納稅比重十分之少,富豪及演藝明星等高收入人群逃稅漏稅的情況十分普遍。我國在納稅方面的不公平現象使我國大部分民眾覺得依法按時納稅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由此出現了大量的偷稅漏稅現象。
因此,我國需重視個人所得稅流失嚴重這一現象,加大對該問題的研究力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解決該問題,不然我國個人所得稅流失嚴重的情況將進一步擴大。
1.分類稅制不夠科學合理,無法有效體現納稅公平
國際上的個人所得稅稅制主要有三大種類:一是分類稅制;二是綜合稅制;三是分類稅制與綜合稅制相結合的稅制。由于綜合稅制對比其他稅制較為公平公正,該稅制首先將納稅人一年的全部所得進行匯總,隨后將贍養(yǎng)費及家庭撫養(yǎng)等法定費用進行扣除,因此國際上絕大部分國家采用的個人所得稅稅制為綜合稅制。我國現階段采用的個人所得稅稅制為分類稅制,分類稅制首先將納稅人一年內所獲得的勞務報酬進行分類,按種類分別扣除一定的費用,隨后按照不同種類的稅率進行征稅。分類稅制的主要缺陷在于其無法真實全面地反映納稅人的真實收入水平及經濟負擔,納稅人可通過改變征稅類型等方式來少交個人所得稅甚至不交稅,將使個人所得稅的流失十分嚴重。因此,國際上目前采用分類稅制的國家十分稀少,除卻我國外,僅非洲、西亞部分發(fā)展中國家應用此類稅制[2]。
2.稅率結構較為復雜,所用的計稅方式缺乏合理性
對我國的稅率結構進行分析,可發(fā)現十分煩瑣復雜,我國針對納稅人的所得按收入種類設計了不同幅度的稅率及納稅檔次。例如對個體工商戶采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對工資報酬等采用3%-45%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對勞務報酬、稿酬等按比例稅率征稅。目前我國的稅率結構無法體現按勞分配的具體原則,產生了稅負不一的不良現象,容易降低我國民眾的工作積極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納稅人偷稅漏稅的行為動機。除此以外,由于我國對稿費勞務報酬采用的是按次計征的計稅方式,對工資等則是按月來進行計征,此類模式容易提高納稅人在不同項目種類間轉換收入的概率,進一步擴大了我國征查單位的難度。
3.目前所列舉的應稅項目無法有效控制稅源
由于我國民眾的收入來源較為多元化,以現金支付的形式十分普遍,導致我國民眾的收入更為隱秘,目前我國稅務法所羅列的征稅項目無法囊括我國經濟生活中的所有個人收入來源。我國著名經濟學家王小魯于2008年開展的研究表明,我國城鎮(zhèn)居民的隱形收入高達9.26億元,足見我國在個人所得稅稅收方面的巨大漏洞。
1.現階段所使用的征收管理手段較為陳舊落后
目前我國的稅務機關并未與銀行、相關金融機構等共享涉稅信息,稅務機關關于稅務方面的信息來源均來自稅務內部,無法充分有效的掌握納稅人的實際收入狀況。除此以外,我國部分稅務人員不僅在專業(yè)知識及技能上有所欠缺,甚至對于稅務工作缺乏工作責任心,在工作中摻雜私人感情,對逃稅漏稅的現象視若無睹。
2.在處置偷稅逃稅案件時存在辦案不力的情況
目前我國稅務機關在處罰偷稅漏稅的案件時在辦案力度上掌握不當,出現了處罰力度過輕及查處率過低的狀況,導致我國納稅人認為偷稅漏稅并無任何損失,僅需承擔較輕的處罰力度便可為自身謀求巨大的經濟利益。不僅沒有有效遏制我國偷稅漏稅的現象,一定程度上反而提高了納稅人偷稅漏稅的數量。因此,我國稅務機關必須加大對偷稅漏稅案件的處置力度,提高我國公民的納稅意識。
1.我國民眾的納稅意識較為薄弱
我國由于歷史原因的影響,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正式頒布了個人所得稅的相關制度。在1980年,我國民眾的收入普遍低于當時的納稅標準,此外當時在宣傳個人所得稅稅收方面的力度不大,導致個人所得稅稅收政策無法有效得到落實。這類原因使得當時我國的納稅群體不僅在納稅意識上較為淡漠,其對于個人所得稅的相關制度及法律政策等均缺乏了解,產生了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納稅、認為納稅是其他人的事情的現象。時至今日,我國公民對于納稅的意識依然十分薄弱。我國目前的納稅模式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主動申報,二是代繳代扣,代繳代扣的模式在我國較為普遍,導致我國絕大部分納稅人都不知道自己每個月需要扣除多少金額的個人所得稅,即使這部分金額被標注在工資條上,然而大部分民眾均不會去關注這方面的信息。
2.協(xié)稅護稅網絡和機制不夠完善
現階段我國由單位代繳代扣的個人所得稅僅有每月的工資薪酬,其余收入的稅款需納稅人進行自主申報,需要納稅人擁有十分自覺的納稅意識,對納稅人來說是一項十分巨大的考驗。我國目前并未在此方面設置任何監(jiān)管制度,因此每年在該方面的個人所得稅流失情況十分嚴重。
從世界范圍內看,使用分類稅收制度的國家十分之少,世界的主流趨勢便是使用綜合制稅收。我國相關稅收單位可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同時有效借鑒其余國家的經驗模式,取長補短,構建分類制和綜合制相結合的稅收新模式。除此以外,我國還需對稅制結構進行充分簡化,在減少稅率的級次、進一步擴大稅率級距的同時,充分降低最高邊際稅率,以達到公平公正的最終目的。最后,我國還需在健全費用扣除標準體系上做出一定的努力。我國在制定個人所得稅的費用扣除標準時,需充分結合我國不同地區(qū)范圍內民眾的實際收入狀況、真實消費水平等因素來制定。在我國納稅人申報個人所得稅時,需考慮到不同家庭的月收入水平及家庭的贍養(yǎng)指數,逐步完善以家庭為單位進行聯(lián)合申報的模式,使納稅人的稅負得到有效降低[4]。
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我國稅務機關需加大個人所得稅方面的信息化建設。依托大數據技術,使稅務機關與銀行、證券、保險等相關機構實行全國性聯(lián)網,幫助稅務機關了解納稅人的真實收入情況,使稅務機關對納稅人的真實納稅能力做出正確判斷,避免納稅機關對納稅人的真實納稅能力做出錯誤判斷,從而加劇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流失情況。除此以外,我國稅務機關還需構建在全國范圍內通用的納稅人信息數據庫,全面實現納稅人信息數據的共享,進一步加大對稅源的管控力度。
我國稅務機關在懲處逃稅漏稅等違法行為時需對具體情況加以情況,對于那些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造成國家個人所得稅流失的情況,工作人員可對采取較輕的處罰力度并對其進行個人所得稅方面的知識培訓。對于知法犯法、明知故犯的逃稅漏稅人員,我國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需對其采取嚴厲的懲罰措施,可追究此類人員的刑事責任,提高逃稅漏稅的犯罪成本。
我國稅務機關需加強個人所得稅的風險管控,借助大數據技術對納稅人的個人及家庭收入及消費狀況進行綜合全面的分析,以此來判斷納稅人的納稅情況是否正常,一旦發(fā)現納稅人在納稅方面存在異常情況需對其進行嚴密監(jiān)控,通過此類方式我國稅務機關可將納稅異常狀況控制在一個較為合理的區(qū)間范圍內。
為有效強化我國民眾的稅收意識,使我國納稅人養(yǎng)成積極納稅的優(yōu)良習慣,我國稅務機關可通過微博、b站、電視傳媒等方式開展稅收宣傳的活動,使我國納稅人充分了解自身的責任義務與權利。同時,稅務機關還可在我國中小學范圍內進行稅收宣傳,培養(yǎng)我國下一代的稅收意識[5]。
綜上所述,個人所得稅的流失對我國的經濟發(fā)展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現階段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流失規(guī)模已十分巨大,我國需立即采取對應措施有效降低個人所得稅的流失。對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透徹的分析,為我國創(chuàng)造更為良好的稅收環(huán)境,提高納稅人的納稅自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