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群梅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言意兼得,體會閱讀文本中引申的內(nèi)涵,不僅可以有效地強化學生對閱讀素材的理解,還能幫助他們舉一反三地體會不同時代背景下不同作者多樣化的創(chuàng)作意圖,從而感知語言和情境融合的別樣魅力,繼而深化學生們的情感體驗。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豐富的閱讀情境,拓展別樣的閱讀資源,為提升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供可靠保障。
一、言意兼得的基本內(nèi)涵
言意兼得,即語言和思想情感都要得到。其中,“言”主要包含兩個層面的意思:一種是存在于文本內(nèi)的語言文字,是作者情感表達的載體,也是溝通作者和讀者的橋梁和紐帶;二是指文本的骨架,即一篇文章的謀篇布局和構思框架等,具體體現(xiàn)為一篇文章的內(nèi)在語言素材,包括好詞好句和好的段落等?!耙狻眲t主要體現(xiàn)的是文章的基本情感和思想內(nèi)涵,是作者情感的直接體現(xiàn)。在閱讀素材中,“意”可以是有聲有色的,也可以含有具體形象,它蘊含于具體的語言文字之間,以人物或者具體的意象來啟發(fā)讀者,繼而達到打動人心的目的。可以說,在初中語文教學階段,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和理想追求就是要求學生達到言意兼得的意境,即在積累好詞好句的基礎上能夠有效地體會不同語篇不同的思想情感和實際內(nèi)涵,進而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目的和意圖。
二、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采取言意兼得教學模式的意義
1.有利于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
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即要求學生思路清晰,會寫作會創(chuàng)作,以此來體現(xiàn)學生的文學底蘊。而閱讀和寫作本身就是相輔相成的,閱讀素材的積累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作文創(chuàng)作;多多練筆也能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文章。而培養(yǎng)學生言意兼得的閱讀品質,要求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讓學生準備一個素材積累本,將每天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好詞好句積累下來,并體會情感,長此以往,這些素材積累就成為學生作文創(chuàng)作的動力和源泉,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積累寫作素材。
2.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使其能夠用更廣闊的胸襟包容一切,用思想的武器武裝頭腦進而指導實踐。而在整個環(huán)節(jié)中,情感體驗是引導學生們獲取知識和力量的最關鍵渠道?;诖?,通過培養(yǎng)學生言意兼得的閱讀品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獲取正確的閱讀方式,在積累閱讀素材的同時,體會名家的寫作筆觸,了解不同時代背景下不同作者多樣化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創(chuàng)作心境,從而引導學生加深同感意識,用強烈的共鳴之感來創(chuàng)新寫作模式,豐富情感體驗。
3.有利于強化學生的情感表達
幫助學生有效地表達情感是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此之前要求學生對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進行明確,對作者的觀點和價值取向進行研究,對優(yōu)秀例句進行積累,這些都是促進學生表達情感的利器。將言意兼得的教學模式引入到實踐閱讀環(huán)節(jié)當中,即使是同一位作者,其寫作風格和創(chuàng)作背景也各不相同,學生可以通過文本語言文字的研究來了解作者是如何進行情感表達的;同時,即使處在同樣的時代背景下,不同作者由于社會地位和心境的不同,在情感表達上也千差萬別。學生通過研究這些差異,更有效地明晰不同心境下多樣化的情感表達方式,從而用文字的形式將情感加以輸出,用文字的力量來啟發(fā)讀者的共鳴。
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言意兼得教學模式的措施
1.注重分析并積累重點詞句,通過理解語言來體會意境
無論是初中語文校本教材還是課外閱讀素材,都收錄了很多名家的著作,其中更是不乏一些用來突出作者情感觀點的重要語句,對于學生分析文章和理解作者情感具有重要意義。基于此,在實際的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就可以著重地針對這些重點語句進行講解和分析,讓學生們從賞析的角度出發(fā),深入體會作者深刻的創(chuàng)作意圖,并揣摩文章的具體內(nèi)涵,使其能夠在品味語言的情況下來深刻了解課文意境,繼而優(yōu)化課堂閱讀教學的效率。
例如,在講《最后一課》時,學生在學習之后,都能夠理解這是一篇表達愛國主題的作品。但作者并沒有按照一般的寫作慣例來突出戰(zhàn)爭的殘酷和百姓的流離失所,反而是用一件小事以及一個小人物的大形象,來側面地襯托出戰(zhàn)爭的殘酷,用平凡的題材來展現(xiàn)濃濃的愛國情。因此,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們更有效地理解課文,讓學生在日后寫文章的時候也能通過一件小事來展現(xiàn)大的世界觀格局,教師可以從課文中選擇一些重點的例句,來引導學生們體會其背后豐富的意境。例如:
師:同學們,通過我們的學習,你覺得書中“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這句話具有哪些作用?
生:在最后一課中,小弗郎士從韓麥爾先生慘白的臉色中感到他對祖國的熱愛,此時此刻,先生濃厚的愛國情深深地感染了這位學生,甚至是在座的每一位學生,他的精神永垂不朽。
師:非常棒。這句簡單的話背后所隱含的玄機和意境,可以幫助大家更有效地去理解文章和體會意境,體會中心思想。
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四人一組共同探究探討,從重點的語句中分析文章情感,從中獲得寫作啟發(fā)。
2.精讀文章找準文眼,根據(jù)意境來品味語言魅力
在實際的閱讀環(huán)節(jié)中,言意兼得教學模式的開展,其順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即并不一定要求學生在理解語言的前提下再深入分析情感,也可以反過來,先學習和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然后再引導學生對個別語言進行重新品讀和分析,以幫助學生獲得美的享受,從而優(yōu)化學生們的審美鑒賞能力,以提升學生們的閱讀品質。
例如,在講到《白楊禮贊》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從題目的角度來幫助學生們感受文章意境,禮贊,即對白楊的崇敬和贊美,表達了作者對于白楊的熱愛之情。在這種情感引導之下,課堂上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回到文章當中,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
師:這篇課文曾經(jīng)幾次提到楊樹的品格?白楊樹有哪些品格?
生:五次,具有頑強挺拔,力爭上游的品格,突出了它的不平凡。
師:非常棒。那么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贊美的?有哪些語言值得考究?
生:從形象(旺盛、力爭上游),干,筆直;枝,靠攏;葉,片片向上,皮,有光澤;從氣魄(堅強、樸質、斗爭精神),倔強挺立,不折不撓。
通過這些問題的設置,讓學生帶著情感啟發(fā)和實際問題回到原文當中。比如有的同學也會在閱讀的時候提出質疑:
生:既然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贊美白楊,為什么第二段要著重描寫高原的景色?
學生通過思考以及教師的啟發(fā),明白可以在寫景抒情的文章當中運用借物喻人的手法,用這種方式謀篇布局,一來是為了交代白楊相對惡劣的生長環(huán)境,二來是突出白楊代指的人,其堅強不屈的意志品格和傲然形象。從情感出發(fā)將情感帶入到語言文字當中,然后再回歸到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將言意兼得的品格培養(yǎng)發(fā)揮到極致,從而為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供堅實的保障。
3.注重拓展延伸訓練,培養(yǎng)學生言意兼得的品格
閱讀習慣和素養(yǎng)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除了要對課本內(nèi)容進行深刻透徹的講解之外,還需要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接觸大量的有效的課外閱讀資源,在積累名家名篇的同時,體會不同作者的不同寫作風格,以及相同背景下不同的創(chuàng)作意境。并讓學生在適當?shù)拈喿x練習中查缺補漏,強化其言意兼得品格的養(yǎng)成。
例如,在講完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我的叔叔于勒》之后,學生們往往會對這種諷刺和反轉意味非常強的作品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诖?,教師就可以適當?shù)剡M行拓展練習,為學生們搜集一些相關的短篇小說素材,如莫泊桑的《項鏈》、契訶夫的《小公務員之死》等,讓學生們能夠通過閱讀這些國外的反轉十分鮮明的小說文本,來總結這兩位作家的寫作風格,以及他們特殊的創(chuàng)作背景,從而加深情感體驗。除了基本的閱讀拓展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們親自實踐,嘗試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實際和經(jīng)驗,也來寫一篇諷刺味鮮明且具有反轉魅力的短篇小說。這樣一來,通過讀寫統(tǒng)一訓練,可以更加豐富學生們的素材積累,從而為寫出優(yōu)質文章提供保障。除了同一風格閱讀資源的拓展之外,教師還可以定期尋找一些優(yōu)質的書籍和文學紀錄片等,讓學生們課下通過自己的自主學習來夯實文學素養(yǎng)。例如,以《舌尖上的中國》為代表的央視紀錄片,其文案都具有十分鮮明的文學性,可以帶領學生共同觀看,將好詞好句記錄下來,為豐富寫作素材做準備。
四、結語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言意兼得品質,不僅能夠強化其理解文章的能力,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情感,繼而創(chuàng)作出更優(yōu)質的篇章?;诖?,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分析并積累重點詞句,通過理解語言來體會意境;精讀文章找準文眼,根據(jù)意境來品味語言魅力;注重拓展延伸訓練,培養(yǎng)學生言意兼得的品格,從多樣化的角度不斷地強化學生的閱讀水平,繼而為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保障。
[作者通聯(lián):江蘇如皋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