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花
【摘要】在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下,教育教學為適應其改革的需要作出了相應的策略轉變,對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將目光放在學生長遠發(fā)展的角度上,不能將教學局限在學生對教材內容的學習上,要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初中階段英語作為人文性較強的語言性學科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意義,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與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由此可見,初中英語教師要提高對閱讀教學與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視,本文就針對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探討了應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核心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51-0046-02
在世界經(jīng)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間的交流愈發(fā)頻繁,而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在國際交流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英語逐漸成為與世界進行交流的重要媒介,基于此,在我國的教育教學中對英語教學的重視度也隨之提高。在社會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新時代,對于人才的要求也是要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所以在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將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逐步更新教育手段與教育觀念,促進學生學習效率逐步提高,為培養(yǎng)其核心素養(yǎng)奠定基礎。
一、英語閱讀在英語學科教學中的重要性
英語作為語言性的學科,無非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閱讀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其他能力的提升,因此英語的閱讀在英語學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過閱讀學生不僅可以借鑒文章中優(yōu)秀的語言提升自身的英語寫作能力,還可以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逐步提高,且學生在閱讀中自身知識面不斷得到拓寬,通過對英語了解程度的不斷加深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對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英語素養(yǎng)的提高都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所以,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中占據(jù)重要地位,想要提升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應從英語閱讀教學著手[1]。
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一)教師對英語閱讀教學重視度不夠
英語課程改革后為了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師積極投身于教育改革中,然而改革效果并不理想,沒有發(fā)揮英語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究其根本是因為教師沒有將英語閱讀教學重視起來,有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頗深,認為英語教學中重要的是英語詞匯量的積累和英語語法的掌握,而英語的閱讀學生在課下進行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進行專項的教學。教師自身對英語學科培養(yǎng)的重點就定位在了對知識點的學習上,而不是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上,所以導致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從而忽視了對學生英語閱讀的教學,致使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學效率難以提升。
(二)學生對英語閱讀興趣不高
學生在英語學科的學習中學習熱情不高是英語閱讀教學比較普遍的問題,由于缺乏閱讀興趣,閱讀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英語素養(yǎng)產(chǎn)生阻礙。而讓學生對英語閱讀難以產(chǎn)生興趣的原因是教師在教學中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所選擇的閱讀教材多是學生閱讀理解題目中的文章,在閱讀之后再讓學生做閱讀理解題目,這種閱讀教學方式也是學生難以產(chǎn)生閱讀興趣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中沒有突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束縛是學生對英語閱讀興趣不高的主要原因[2]。
三、目前初中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現(xiàn)狀
(一)教師教育改革不暢通
在教育理念以及社會變化的影響下廣大教師已經(jīng)意識到英語學科教學中很有必要實施素質教育,也意識到對學生而言培養(yǎng)其學科核心素養(yǎng)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所以,很多教師紛紛探索并改進教學方式,但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可知在具體的執(zhí)行過程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并不利于教學改革。具體分析主要有幾個方面原因:
1.教師因素
首先,雖然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紛紛置身于教育改革中,但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方式比較落后。部分教師并不認可素質教育,也沒有意識到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積極意義,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過于注重提高學生學習成績,也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其他方面的技能,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表現(xiàn)為師生教育理念存在沖突,這對素質教育改革產(chǎn)生的影響是極為不利的。其次,雖然說教師在課堂上積極投身教育改革,也渴望在改革中將學生引入到素質教育的學習道路中,但由于這部分教師缺乏對教育改革理念的認知,又或者是能力不足以改革教學方式,因而很難挖掘學生學習優(yōu)勢,并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并未取得理想的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效果。最后,部分教師對家長與學生并不信任,并不愿意與學生近距離溝通交流,師生之間或多或少都存在隔閡的問題,雙方了解不足,在此背景下教師無法結合學生學習特點與困惑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學生不了解教師就很容易對教師的做法存在不滿或困惑,因而學習過程中失去興趣,課堂教學效率不高。
2.學生因素
很多學生從小受到家人的影響,從小認為應該好好學習,加之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很多學生更注重提高自身考試成績而不是提高自身能力,比較明顯的表現(xiàn)是就是日常考試與學習中學生過于關注自身學習成績。英語學科考查方式主要以閱讀題、選擇題等,全面考查學生對語法、單詞等記憶能力,雖然很多學生并不能說出流利的英語,但是也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在考試中也可以獲得高分,所以很多學生就可能產(chǎn)生錯誤的看法,即只需要提高考試能力即可,不需要培養(yǎng)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二)沒有充分的教育部門政策
就初中英語閱讀教育現(xiàn)狀分析,除了包含師生之間影響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政策方面的因素。雖然教育部門針對教育問題出臺了很多與教育改革有關的條文政策,加大力度對學校與教師做好相關整改工作的重視,但指導政策并不明確, 尤其是在具體的政策指導下無法給教師開展教學活動起到促進作用,導致部分教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判斷標準時仍然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yōu)橹鳌?/p>
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質量
興趣是促進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催化劑,一旦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在學習中定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想要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質量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讓學生在興趣的促使下進行高質量高效率的英語閱讀。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教師要深入思考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選擇適合初中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學生較為感興趣的文章進行閱讀的教學,比如,選擇一些西方英語國家的歷史故事和具有風情特色的文章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對英語的歷史有一個更深的了解,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閱讀有效題材,加深文本理解
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應選擇有效的題材,強化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理解技能。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為學生選擇適合的讀物進行閱讀,與學生的英語學習有效結合起來,實現(xiàn)英語閱讀與英語學習互相促進的目標,這就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閱讀質量,并不是閱讀數(shù)量,要做到學生對閱讀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個深入的理解,而不是對文章進行泛讀。為加深學生對所讀文章的理解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通過閱讀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來促進學生閱讀質量的提升。比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創(chuàng)設有利的教育情境,以此強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具體的閱讀活動中通過精讀來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三)因材施教,提升閱讀能力
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學生由于受教育環(huán)境和生活經(jīng)歷的不同導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英語基礎不盡相同,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因材施教。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而不能在閱讀教學中一概而論,同一篇文章可能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但對于基礎一般的同學可能就存在一定的閱讀難度。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班內學生進行分組,分給學生不同的閱讀任務,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閱讀課堂的學習中來,提升整體的閱讀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英語素養(yǎng)的形成[3]。
(四)提取關鍵信息,升華學生情感
閱讀教學最終的教學目標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升華,讓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理解文章內涵的基礎上進行思想上的升華。教師在教學中應為學生提取關鍵性的信息,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與作者進行精神上的交流,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用跨越式的思維去看待英語文化。比如在進行西方經(jīng)典文章的閱讀時,教師應讓學生深入體會西方文化,讓學生學會用兼容并包的文化視角去理解文章中的精神內涵,切實提高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五)注重分層教育,提高學生學習和語言能力
閱讀對學生各方面能力要求較高,比如詞匯掌握、理解能力、預防能力等,但初中生各方面基礎具有一定差異,若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布置一樣的任務,有很多學生很難跟上學習進度,并不利于發(fā)揮學生學習潛能,如此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學習熱情,但分層教學模式則正好可以解決此類問題。該模式的應用有利于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并不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所以,當前階段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基礎,設置難度不同的學習要求,針對性的做好培訓工作。比如為了強化基礎薄弱學生更好的感知語法,筆者在情景交際中反復應用,之后要求學生開展相互調查活動進行練習;而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較好,則可以要求其在固定句式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對話內容,還可以在其對話的過程中鍛煉其應變能力,通過寫報告等方式強化筆頭訓練,強化學生對語言的掌握。
(六)點亮課外閱讀實踐,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格能力
思維品格同樣屬于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屬于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內容,在英語閱讀實踐中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除了提高對英語閱讀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將英語課外閱讀實踐點亮,將英語課堂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可以在多層次的英語閱讀實踐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維品格能力[4]。以教學“Finding your way”這部分內容為例,筆者在閱讀環(huán)節(jié)結束后以本節(jié)課內容教育目標為基礎,以班級學生為核心,結合了分層教學方式給學生設置具有梯度性的閱讀任務,加大開展課外閱讀實踐力度,促進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維品格能力?;诖?,筆者圍繞了“Finding your way”課文中的情境對話給學生構建真實的場景,引導學生進行對話實踐,之后以此為課題引導學生應用掌握的知識提高自身閱讀技能。如此,學生在理解與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同層次的閱讀實踐,整合并內化課文知識,逐步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能力。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深入學生之中,在交流、互動中了解學生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歸納與總結,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開展閱讀實踐,切實提升其思維品格,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其在共同成長、共同進步中逐步發(fā)展自身英語核心素養(yǎng),發(fā)揮閱讀課的價值。
結語
在世界經(jīng)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語在國際中的地位愈來愈高,在教育教學中也提升了對英語教學的重視度。閱讀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教師為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進行了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通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因材施教以及升華學生情感等方式來提升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效率,這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關鍵,也是落實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目標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張萬海.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117.
[2]張洪強,孫文帥. 培養(yǎng)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路徑研究[J]. 中國農(nóng)村教育,2019(06):56.
[3]王莉.培養(yǎng)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路徑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103-104.
[4]羅鮮美.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