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初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時期,學生從小學進入中學心理上會有比較明顯的不同,這個階段正是培養(yǎng)他們良好道德品質(zhì)以及健康三觀的時期,班主任對他們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他們是班級的引導人以及主導者,是學生的領路人,對于班級風氣的形成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因此,在進行初中班級管理的過程里,班主任必須憑借符合實際需求的方式來優(yōu)化班級管理流程,讓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都能夠處于一個良好的狀況,促進其全面健康的成長。
【關鍵詞】初中學生 ?班主任 ?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52-0017-02
一、引言
班級是所有學生在學校學習的主要場所,也是他們開展校園生活的主要單位和集體,因此班級管理的水平對學生的學習成長產(chǎn)生很大的價值。而初中階段,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都處于快速成長的階段,因此班級以及班級管理對他們來說就更加重要。而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人、引導人,在推動學生自身成長以及創(chuàng)建健康的班級風氣上有著很多的作用,對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也會產(chǎn)生很大的推動作用。班主任還肩負了串聯(lián)各個科目的授課老師的責任,將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聯(lián)系起來,因此班級管理的水平和班主任的個人水平息息相關、和班主任的管理方式息息相關。隨著教育改革的加深,教學目的已經(jīng)不再只是單純的學習成就的提升,而是要求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能夠提升,而這也意味著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初中班主任必須在班級管理實踐中進行更多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才能滿足新的需求。
二、初中班級管理的現(xiàn)狀
1.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未能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
學生在學校中開展學習,除了掌握必要的知識理論以外,同時還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和世界觀,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但是很多老師在開展教育工作的時候都是為分而論,因此不重視學生性格和品德的培養(yǎng),這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沒有好處。班主任在整個初中的教育體系中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價值,其一方面需要教授學生知識理論,同時也是學生整個校園生活的指引者和領路人,學生對于班主任的管理通常是全盤接受的,因此班主任的管理思路對于他們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但是不少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里并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去了解他們的需求和特點,僅僅是參考別的老師的好方法,生搬硬套,沒有將學生放在班級管理的重心位置,最終導致班級管理無法達到預期效果。例如,很多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時候,都是面面俱到的,導致學生在學校中并沒有自己的時間和空間所言,這就會導致學生的反感。甚至有的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會要求學生的用餐時間、午睡時間等等,這不僅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還會讓學生在接受管理的過程中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叛逆行為,會為班級管理帶來很大的隱患。
2.學生對于班級缺乏歸屬感
在現(xiàn)在的班級管理中非常常見的一個情況就是學生對于班級沒有歸屬感,因此對于班主任的要求出現(xiàn)抵觸情緒。常見的情況就是學生在班上自由散漫,不聽從老師的指揮和要求。這種情況對于班風班紀會產(chǎn)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也會導致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無法收到應有的成效。這種情況下,班主任一定要在平時的工作中向?qū)W生灌輸集體榮譽感,讓學生知道自己是班級的一員,將班級看成一個大家庭,通過參與各種集體活動培養(yǎng)自己的協(xié)作能力。例如,學校會舉行各種各樣的集體活動,在班級參加這些活動的時候,如果學生對于班級缺乏歸屬感,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就會非常差,這就會導致學生在進行集體活動的時候不積極,不踴躍。尤其是在運動會、歌詠比賽等全?;顒拥臅r候,可以明顯地感覺到班級凝聚力強和班級凝聚力弱所導致的結果的。
3.班主任過于專制
班主任過于專制是一種非常普遍的錯誤的班級管理行為,這種班主任想要對班級進行很強地把控,要能夠事無巨細地去管理班級中的各種行為,這就會導致學生在接受管理時產(chǎn)生各種叛逆的表現(xiàn),導致班級管理陷入一種被動的局面。例如,很多班主任在進行班主任管理的過程中,針對班委會的選舉并不會使用以班會的形式進行公開選舉,而是根據(jù)班主任自己的意愿直接指定學生擔任班委會的職位,并且在班委會行使職能的時候,班主任會強行介入,直接剝奪學生進行自主管理的機會,導致很多學生的不滿。班主任的專制不僅會加強學生對于班主任管理的叛逆心理,還會讓班主任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心力交瘁。
4.班主任管理過于松散
在目前的班級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這樣的一種現(xiàn)象,就是班主任能夠和班級中的學生打成一片,能夠形成非常好的師生關系,但是因為這樣的師生關系,就導致了學生在班級中肆無忌憚,也說明班主任的管理是過于松散的。這種管理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是弊端大于好處的,因為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學生能夠在班級中隨心所欲地進行各種行為,只要不是觸碰原則底線的錯誤,就不會受到非常嚴厲的處罰,當學生形成這一習慣之后,在學生畢業(yè)之后還會在其他的場合延續(xù)這種散漫的行為,就會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產(chǎn)生巨大的不良影響。
三、班主任管理初中班級的方式
1.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現(xiàn)在的時代在不斷的發(fā)展,社會變革速度也很快,因此班主任也必須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學習和借鑒其他老師先進、優(yōu)秀的管理經(jīng)驗,根據(jù)自己班級的情況進行優(yōu)化利用,同時在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注意節(jié)奏,對于學生的學習要嚴格要求,但是對于生活細節(jié)則要適當放松,用更和風細雨的方式和學生進行溝通。同時,因為一個班級的學生通常都比較多,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和特點,因此,管理工作很難讓所有學生滿意、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是按照大部分學生的需求去安排工作,對于少部分沒有滿足需求的學生我們可以通過個別溝通以及輔導來進行關懷。在進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學生的想法和態(tài)度很關鍵,老師可以通過這些信息優(yōu)化自己的管理方式,強化自己的管理能力。例如,在班級中,學生會形成學習成績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這三種學生的性格特點一般是不同的,尤其是后進生,學生的心理是更加敏感的,在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會對班級中的學生一視同仁,導致后進生受到的關懷并沒有比其他學生更多,就會導致學生的心理敏感,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要能夠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行不同的管理策略。后進生的成績是比較差的,在班級中是處于墊底的狀態(tài),這會導致這部分學生的性格特點比較自卑,甚至會和其他學生產(chǎn)生交流上的障礙,那么班主任就要能夠了解到這種情況,給予后進生更多的關愛,逐漸去改善后進生的心理狀態(tài),讓后進生的成績慢慢提升上來。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的時候并不是“放羊”式的管理,而是進行精細管理,逐漸走進學生的心中,這對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2.組建班委會,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
班級管理工作是無法只靠班主任一個人來完成的,合理利用學生資源,讓他們形成自我管理意識非常重要。從學生中選擇骨干力量進行培養(yǎng),讓學生進行學生管理。班委會成員的選擇可以通過競聘的方式進行,挑選出符合崗位要求的、愿意為班級做事、具備一定統(tǒng)籌組織能力的學生來組建班委會,協(xié)助班主任完成班級管理工作。在班委會成立以后,班主任也要指導班委開展相關的班級管理工作,幫助班委協(xié)調(diào)好學習時間和管理班級時間的分配,協(xié)調(diào)好班委和普通同學之間的關系,由此讓班委成為班級管理的主要力量和學生中的榜樣代表。例如,在進行班委選擇的時候,教師一定要能夠在班會中進行,要設置班委會中每一個職位的競選條件,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進行公平的競選,如學習委員必須要學習好,勞動委員則對學習成績沒有要求等等,這樣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班委會的競選中來。當班委會競選出來后,班主任一定要能夠?qū)W生的選舉結果表示認同,要能夠在班級中給每一位競選成功的班委會成員頒發(fā)聘書,這樣就能夠增強學生的榮譽感,讓他們能夠更好地進行班級的管理。
3.開展各類班級活動,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
一個班級想要更好地發(fā)展就要求所有成員都具有合作思想,都具有集體榮譽感。我們常常說團結就是力量,就是這個意思,因此,班主任要非常注意學生團結意識的培養(yǎng),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班主任應該鼓勵學生更多地參與到集體活動中,并且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組織開展相關的活動,幫助學生提高和別人溝通的能力、待人接物的能力、和人合作的能力,這對于學生的未來也非常重要。同時,我們可以在班上建立學習小組、互助小組,讓學生形成合作關系,彼此幫助彼此促進,通過這樣的活動一方面可以發(fā)揮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樹立他們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能夠增進他們的感情,讓他們更多地進行互動和交流。只有學生都擁有了集體榮譽感,才能夠讓他們產(chǎn)生歸屬感,繼而使得班級管理工作更有效地推進,達到其預期目標。例如,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為了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和每一位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班主任可以聯(lián)合其他班級的班主任開展各種以班級為單位的集體活動,如拔河比賽、接力跑比賽等等,這能夠讓學生在參與比賽的過程中為了讓自己的班級名次名列前茅而進行各種努力,能夠有效地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提升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水平。
4.增加親和力,和學生進行平等溝通
班主任要懂得從學生身上學習,找到他們的閃光點,并且要仔細觀察每個學生的情況,站在朋友的角度和他們進行溝通,要尊重學生將他們當作朋友,這樣學生就會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關注和尊重。我們常常說要蹲下來看孩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事情,如此就可以知道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才能夠更好地和他們交流,讓他們以更加放松的心態(tài)進行學習。另外,因為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有所差異,家庭背景也各不一樣,班主任不能夠戴著有色眼鏡看人,必須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公平的對待他們,不能有親疏之別,就算學生當中有個別特別的學生也應該將其和別的學生同等看待,找出他們的優(yōu)勢給予鼓勵和激勵,了解和尊重每個學生的性格和愛好,由此促進所有學生健康成長。只有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學生才會更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班級管理工作才能發(fā)揮效果。例如,當班主任在和學生進行交流的時候,可以走出教室和辦公室,可以和學生去學校的小花園、草地上等進行交流,在這種能夠讓人放松的環(huán)境中,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放松下來,能夠使學生和班主任無話不談,甚至能夠成為非常好的朋友,這對于班主任進行班級管理來說很重要。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班級的日常管理是涉及很多環(huán)節(jié)的、多元化成系統(tǒng)的工作,也是一門管理藝術,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一方面要找出其特點,另一方面也要隨時關注情況的改變,靈活地運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同時,在進行該項工作的時候還要具有創(chuàng)造力,通過新的手段和方式滿足不斷改變的情況,由此使得班級管理成效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韋玉仁.探討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其解決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 2012(S3)
[2]汪曉琴.初中班主任工作之我見——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J].黔西南民族師專學報. 2000(03)
作者簡介:
楊國元(1977-),男,漢族,甘肅古浪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班級管理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