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娜,劉 霞,高旭東,張奕奕
(1.山東省濱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山東 濱州256603;2.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山東 濱州256603)
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以刺激性干咳為主要或唯一臨床表現(xiàn),不伴有喘息、氣促等癥狀,被認為是典型哮喘的一種特殊類型,也是臨床引起慢性咳嗽常見的疾病之一[1],屬于中醫(yī)“咳嗽”范疇??人灾阜问?,肺氣上逆作聲,咯吐痰液,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證候之一[2]。筆者運用麥粒灸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中醫(yī)診斷為風寒咳嗽)1例,獲效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患者,女,18歲,2020年3月7日初診。主訴:咳嗽3年余?;颊?年前受涼后出現(xiàn)咳嗽,以干咳為主,咳聲持續(xù)不斷,無流涕、噴嚏,無咽痛、胸痛,體溫正常。自行服用三九感冒靈后,癥狀有所緩解。此后,每逢季節(jié)交替時,咳嗽反復出現(xiàn),特點基本同前,嚴重時夜不能寐。曾就診于當?shù)蒯t(yī)院,血常規(guī)、胸部X線等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診斷為咳嗽變異性哮喘,給予氯雷他定、中藥等治療,效果不佳??滔掳Y:咳嗽頻作,干咳少痰,伴納呆、乏力,無胸悶、胸痛,無發(fā)熱、汗出,二便調(diào),舌淡、苔薄白,脈浮弱。中醫(yī)診斷:咳嗽;風寒襲肺證。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采用麥粒灸治療,選穴膻中、中府(雙)、天突、肺俞(雙)、大椎、膏肓(雙)。每穴灸5~7壯,每壯以患者能感到疼痛為度,每周治療2次。操作方法:患者取仰臥位,常規(guī)消毒后,分別在膻中、中府(雙)、天突處涂抹凡士林,起到黏附及防燙傷作用;然后將麥粒大小的緊實艾炷置于穴位上,用線香從頂尖輕輕接觸引燃,當患者感覺皮膚灼痛時,迅速用手按壓艾炷,將其熄滅,每穴每次灸5~7壯;灸畢,再囑患者取俯臥位,灸肺俞(雙)、大椎、膏肓(雙),方法同上。3月14日二診:患者咳嗽較前減輕,夜間咳嗽頻率較前減少,但仍有乏力、食欲不振。繼續(xù)上方治療,每穴艾灸的壯數(shù)改為7壯,并囑患者清淡飲食,避免勞倦。3月21日三診:患者咳嗽明顯緩解,夜間偶爾干咳,不影響睡眠。治療時去天突穴,其余穴位操作同前。3月28日四診:患者咳嗽基本消失,食欲改善,體力恢復良好。繼續(xù)艾灸1次(方法同上)以鞏固治療效果。囑患者定期復診,不適隨診。1周后隨訪,未見復發(fā)。
按語:咳嗽變異性哮喘是臨床常見疾病,西醫(yī)主要以抗過敏、鎮(zhèn)咳等對癥治療為主,治療手段相對單一,療效參差不齊。中醫(yī)認為,肺主氣,司呼吸,“肺之病為咳”,“諸氣郁,皆屬于肺”。該病病變在肺,病因病機為風寒犯肺,肺失宣降,氣逆作咳。麥粒灸通過艾炷在穴位上的熱力滲透及相應(yīng)刺激,起到灸法與腧穴的雙重治療作用,增強溫陽補虛、溫經(jīng)散寒的功能,適用于寒證和虛證的治療[3-4]。本例患者久咳體虛,遇寒則發(fā),應(yīng)用麥粒灸治療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針灸大成·玉龍賦》曰:“天突、膻中醫(yī)喘嗽?!盵5]膻中為八會穴之氣會,具有止咳平喘、寬胸順氣的功效;天突位于胸骨上窩正中,內(nèi)為喉嚨,通于鼻,可以治療咳嗽、咽喉腫痛;中府、肺俞兩穴為肺氣聚集的部位,中府為肺之募穴,與肺俞配合,為俞募配穴法,可雙向調(diào)節(jié)肺的宣發(fā)肅降功能。四穴合用,共奏宣肺止咳、理氣降逆之功,為治療該病之主穴。大椎為督脈穴位,與手足六陽經(jīng)交會,督脈為陽脈之海,具有溫陽散寒、降逆平喘的功效,患者證屬風寒襲肺,艾灸此穴旨在溫陽解表、疏風散寒。膏肓具有益氣強壯的功效,患者咳嗽日久,久病多虛,兼見納呆、乏力之虛象,故加用本穴以扶正祛邪。
研究證實,艾灸可以雙向調(diào)節(jié)細胞因子的表達,促使部分利于免疫作用的因子正向表達,部分抑制免疫作用的因子負向表達。同時,艾灸還可通過調(diào)控免疫相關(guān)蛋白及其他免疫相關(guān)成分的表達,促進免疫系統(tǒng)自我調(diào)節(jié),加快病情恢復[6]。鄭蘇等[7]證實,瘢痕灸配合針刺可提高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臨床療效,降低癥狀積分、復發(fā)率、白三烯(LT)和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明·李梴《醫(yī)學入門》記載:“藥之不及,灸之所宜。”麥粒灸治療風寒咳嗽療效明顯[8],而且在發(fā)作期施灸能顯著降低血中白三烯C4水平[9],從而更好地控制病情。該例患者病情遷延,久治不愈,在辨證選穴的基礎(chǔ)上給予麥粒灸治療后,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麥粒灸操作簡便,療效確切,安全可控,值得臨床推廣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