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采華
(江蘇省張家港市實驗小學 江蘇蘇州 215600)
小學的習作起步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師普遍關(guān)注的話題,很多教師通過交流得出了寶貴的經(jīng)驗,為習作教學提供了很多新思路。其中,把習作起步教學和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更容易被學生接受,且效果非常明顯。接下來,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寫作起步教學的初探。
對于剛剛升入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寫作的確是一門比較陌生的課程。在這個階段,小學語文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初步體驗、認識寫作技巧。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具有相應的寫作理論和寫作能力,首先教師要有廣泛的生活面、知識面及寫作能力,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豐富學生的寫作內(nèi)容。其次,小學語文教師要廣泛學習寫作理論,盡可能多地進行閱讀,指導學生列出寫作提綱,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最后,學校也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邀請專家學者到學校開展講座,提高教師的寫作教學水平,更好地為學生寫作起步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1]。
小學語文教師在指導小學生寫作文時,為了讓學生學會觀察、思考和分析生活中的現(xiàn)象,就必須從寫作內(nèi)容著手,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同時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使其從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
因此,教師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讓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親身體驗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小學生的生活豐富多彩,即使是每天上下學都經(jīng)過的地方都會發(fā)生變化,只要學生細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寫作素材其實就在他們身邊,這些寫作素材包括大自然的春去秋來,社會的日新月異,個人的生活感悟,一次考試,一場比賽……以上種種,都是學生寫作靈感的來源。為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引導他們用自己的雙眼觀察生活中的細小變化,通過親身體驗獲得人生感悟。
生活是學生源源不斷的活水,為了增加學生寫作前的素材積累,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自觀察事物,總結(jié)積累寫作的方法,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學習人教版小學三年級習作“這兒真美!”的時候,教師在寫作之前就要告訴學生寫作的要求和范圍,然后帶領(lǐng)學生去郊外、公園、山間、牧場、森林、動物園等地方游玩,讓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對大自然進行觀察,同時體驗大自然的美麗,通過親身經(jīng)歷增加學生寫作時的真實感。在寫作方法的教學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的直觀性、形象性和真實性等特點,把一些不能親自體驗到的事物,通過視頻和圖片等形式展現(xiàn)出來,為學生進入寫作氛圍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2]。
比如,學習人教版小學三年級習作“那次玩的真高興”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就自己生活中的某一次經(jīng)歷,如旅游、玩游戲、生日會、朋友聚會等進行寫作,教師在學生寫作完畢之后,可從中挑選出優(yōu)秀作文,然后利用多媒體在全班展示并分析他們利用的寫作技巧,如倒敘、插敘等,修辭手法,如排比、擬人、比喻等。
在寫作起步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總結(jié)寫作教學經(jīng)驗,反思自己的教學手段,通過學生的反饋,如寫匿名信、寫信箱等方法,不斷反思教學問題,進而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隨著新課程理念的深入改革,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的寫作進行合理的評價,通過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價等方式進行,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寫作過程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說真話,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寫作的創(chuàng)新。為此,教師要為學生打造一個講真話、表達真感情的寫作平臺,讓寫作成為學生表達自己喜怒哀樂的一種方式,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另外,教師還要重視小學語文課本素材,立足于小學語文教材,讓學生在課文中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好句[3]。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寫作起步階段,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的寫作環(huán)境,同時將學生的寫作學習和生活緊密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在對事物的觀察中積累寫作素材,獲得寫作樂趣,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和集體主義精神,讓學生在生活化的寫作教學中不斷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寫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