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燕婷
隨著近些年我國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安全問題逐漸成為人們關心的重要問題,促使教師加強對體育課程的改革創(chuàng)新,為了學生的安全教育,制定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策略,教導學生各種安全知識,提高學生的規(guī)避與應對能力,結合各種安全案例進行對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從而實現對學生的體育安全教育,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1]。
在體育教學中要實現對各種安全問題的規(guī)避與應對,就需要教師和學生都有著一定的安全意識,能夠在日常學習中及時注意到各種問題,并提前做好各種規(guī)避準備,從而確保學生的安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的安全意識不足,在安排學生進行各種體育鍛煉時,沒有足夠的安全意識,開課前沒有注意對學生的安全解說,或者教導學生一些規(guī)避方法,導致學生沒有形成安全意識,加上小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在運動過程中很有可能出現損傷情況,影響身體健康[2]。
很多時候,學生的安全問題是由于器材問題產生,在籃球場、單雙杠、足球場等方面一旦出現問題,就很容易讓學生受傷,影響學生的正常鍛煉。因此,在體育課堂上教師安排學生進行體育運動,不僅需要學生已有的安全意識,還需要合理添置各種器材,完備的體育設施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進行體育鍛煉。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著裝問題,有些小學生沒有足夠的安全規(guī)范,在體育課堂上沒有遵守相關的著裝要求,就有可能造成安全問題,比如,有的學生由于鞋帶問題摔傷,有的學生由于牛仔褲問題,在單杠上出現問題,這都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監(jiān)督,也要求學生隨時注意。
在體育教學中要實現對安全問題的規(guī)避與對應,就需要教師自身具有較高的安全意識,掌握足夠的安全知識,能對學生進行合理的規(guī)劃和監(jiān)督,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教師自身需要不斷學習,了解各種安全知識,并積極參與相關的安全培訓活動,了解到體育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在教學中有效指導學生,幫助學生規(guī)避各種安全問題[3]。
教師要注意對學生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一方面要嚴格規(guī)范課堂紀律,對于一些頑皮的小學生,要積極進行引導教育,讓這些學生遵守相關紀律,尤其是對于一些喜歡打鬧和推撞的學生,教師要及時制止,并給予恰當的批評教育,讓學生認識到這種形式的危險,從而杜絕這種情況。同時,教師還要嚴格規(guī)范學生的課堂著裝,注意對學生的教育監(jiān)督,比如在課堂最好穿運動鞋和運動裝,衣著要規(guī)范,對于著裝不合適的學生要安排進行一些其他活動,從而確保課堂教學的安全。
在體育運動中,器材是學生進行鍛煉運動的重要工具,是教師開展體育鍛煉的必備工具,因此,在體育課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結合體育項目內容,對各種教學器材進行及時的檢測和修理,確保學生在運用這些器材時可以安全規(guī)范。學校需要對體育器材進行定時的檢測和維修,發(fā)現問題就需要及時進行修理,如籃球架、鉛球、單雙杠等,需要仔細檢查器材的完好性。對于操場方面也需要注意檢測,對于操場上的硬石塊、果皮紙屑等東西要及時打掃,同時,對于一些低洼或凸起的地面進行修理,從而有效避免學生出現安全問題。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交流,熟悉學生的身體狀況,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體育安排,對于特殊情況的學生要給予一定的照顧,讓這些學生避免一些激烈運動,合理設置有效的體育運動模式,提高教學的效率。同時,對于經常出現的安全問題,如抽筋、脫臼等,教師也要掌握簡單的醫(yī)療手段,在小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及時進行急救,降低對學生的傷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