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亭學校,江蘇 南京 211102)
教師在進行初中的地理知識教學時,很多的教師還在沿用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對于學生們的學習和成長沒有很明顯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科學地轉變自己的教學模式,使之與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式完美地契合。另外,教師可以將低碳經濟理念與地理知識進行關聯,使學生們可以學習到具有全面性的知識?;诖?,本文針對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滲透低碳經濟理念進行以下相關的分析和研究。
地理教材之中寫道:尊重自然規(guī)律,做大自然的朋友。假如違反了自然的規(guī)律,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大自然的報復,甚至是自毀家園。而且,初中的地理教材中還通過引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來告訴學生們低碳生活、保護生態(tài)的重要性。比如書中說到一些人類濫砍濫伐、過度的放牧以及在陡坡上種植樹木等一些違反自然的事例,但是人們最終還是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違反自然規(guī)律就會得到很嚴重的后果。這也從正面告訴學生們一定要和自然和諧相處,人類應該遵從自然的進一步發(fā)展,從側面烘托低碳經濟對于未來社會的發(fā)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初中的地理之中,涉及天氣以及氣候的這一話題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圖片以及資料等,可以讓學生們深刻地了解到天氣以及氣候和人類之間的生活、交通、生產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緊密的關聯。人類需要純凈的空氣,但是由于一些工廠的不合理運轉,導致空氣受到嚴重的污染,氣候也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比如全球變暖??諝赓|量一旦不達標,那么人們就會呼吸到不潔凈的空氣,進而就會對自己的身體產生很大的危害,長時間呼吸這些不干凈的空氣,甚至對自己的身體會有很嚴重的影響,這就是大自然的回饋。所以,教師在進行地理知識的教學時,可以更為深入地講解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這樣就可以將低碳經濟理念逐漸地滲透到自己的教學之中。最終可以使學生們懂得感受氣候的變化以及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因為初中的地理教材中已經具有十分豐富的與低碳理念相關的知識,所以在初中的地理教學課堂中加入一些低碳經濟理念是沒有違和感的,更是向學生們滲透低碳經濟理念的重要途徑。教師需要更加認真的備課,更加積極地組織學生們展開地理知識的學習,通過自己先進的教學方式,結合地理知識進行綜合性的課程講解,將地理教材中的一些低碳經濟理念傳授給學生們,幫助學生生們進一步樹立低碳經濟理念的先進化意識,為了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一點貢獻。例如,教師在開展與“空氣”相關的地理課題時,可以與學生們進一步溝通,進一步加深學生們對于空氣的認知,加深人類的社會活動影響空氣的質量這一問題。比如教師可以開展一場辯論賽,人類都會認為環(huán)境受到污染會影響人們的健康,那么環(huán)境的質量進一步下降卻是人類自己造成的,教師可以指派兩名同學進行角色扮演,找出自己的論據進行科學的辯論,最后教師要自己進行點評,并且做出相關的總結。其實“環(huán)境受到污染會影響人類的健康和環(huán)境受到污染是人類造成的”這兩個觀點都是事實,所以怎樣才能夠使二者之間不沖突,這是大家在未來需要做的,并且需要每一位學生都認真的學習。
不管是在初中的地理課堂上,還是在課外的一些學習途徑中,比如一些網絡的課件、報紙、雜志和黑板報等形式的學習,教師都可以為學生們針對一個相關的學習話題開展一個學習活動,進而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們學習地理知識,更好地傳授給學生們一些深刻的低碳環(huán)保知識。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布置一篇與地理知識相關的低碳經濟理念的小論文。學校還可以舉行與低碳生活相關的夏令營活動,使學生們可以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識與低碳生活之間的關聯,幫助學生們可以更好地掌握低碳經濟知識的核心。在夏令營的活動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學習與“低碳理念”相關的知識,并且組織學生們以小組討論與低碳相關的地理知識,并且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之中,要引導學生們時刻懂得節(jié)約,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一些廢氣的排放,比如使用過一次的礦泉水瓶可以反復地利用,另外,礦泉水瓶也屬于垃圾分類中的可回收物。在學習地理知識時,會涉及多種多樣的樹木,什么季節(jié)、什么氣候以及地理位置都適合種植什么品種的樹,眾所周知,科學的植樹也是保護環(huán)境的一種重要途徑。所以,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們開展植樹活動,并且進一步講解植樹的重要低碳理念,樹木可以有效地吸收空氣中的污染,進而可以有效地凈化空氣,有效地減少人類呼吸有害的氣體。這不管是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還是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同時還可以理解低碳經濟理念的重要性,同時也為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已經逐漸地成為社會向前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進一步開展低碳經濟,創(chuàng)建一個低碳的城市,是政府以及專家重要的責任和義務,并且影響和引導每一位公民都能夠樹立低碳的生活和學習理念,是相關部門的重要工作內容,更是每一位公民的義務。所以,在初中的私立教學中,將低碳經濟理念逐漸地加入地理教學中,在教學中滲透低碳經濟理念,幫助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樹立低碳的經濟的意識,讓學生們明白低碳生活的屬于一種義務,同時更是一種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