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生
(番禺區(qū)市橋實驗小學 廣東·廣州 511400)
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通過加強勞動教育,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從小就熱愛勞動、熱愛創(chuàng)造的良好品德,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利于磨練小學生的意志,促進小學生的成長。但是,就當前我國小學生勞動教育的基本現(xiàn)狀來看,部分小學在實際的勞動教育工作中,還存在著一定的誤區(qū),這就需要小學教學管理者重視勞動教育,完善勞動教育平臺,深化教育效果。
回顧人類的整個進化史,我們從猿人進化到直立人,又從直立人進化為現(xiàn)代人,每個過程都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的艱辛勞作。人進化的標準就是勞作,可以創(chuàng)造并使用工具,這些都體現(xiàn)了勞動是人類的傳承?!皠趧印眱蓚€字在字形上就是一個人在辛勤的干活,也表現(xiàn)著勞動價值的個人,具體如下:
第一,勞動塑自。我國是一個有個上下五千年文化歷史的大國,在不斷的發(fā)展傳承過程中也留下了很多古代深化故事,例如:愚公移山、精衛(wèi)填海、大禹治水等,這些故事都講述了人們利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戰(zhàn)勝自然的事跡,同時,勞動也成就了他們的傳奇,塑造了他們在子孫后代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另外,在《孟子》也曾描述了“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也反應了一個人要想從幼稚走向成熟,再從成熟走向成功,整個過程必須要經過辛苦的勞動。勞動可以讓人見到最美的自己,實現(xiàn)自己的個人價值;
第二,勞動礪志。勞動也可以磨練一個人的意志。當前社會上的很多成功人士,其在成功之前都會經歷一段比較漫長的勞動歲月,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意志也會越來越堅強,進而為他們最后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古人云“勞以立身,勤以礪志”,也表面了勞動對磨練人的意志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三,勞動出制。早在遠古農耕社會時期,我國的原始居民就過著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生活,在那個時候,沒有像現(xiàn)在一樣比較完善的市場,也沒有出現(xiàn)所謂商品交易,人們所有的用作生產和生活的工具都需要自己進行打磨,完全依靠手工打磨出來,故而也體現(xiàn)了勞動可以出制;
第四,勞動生智。人類的進化在很大程度上也促進了人類的肢體的進化,也促進了人類大腦的進化。人類在長時間的進化中,一般都是在重復的勞動中熟能生巧,然后在失敗的勞動中進行不斷的反思,總結經驗,實現(xiàn)智力的提升,最終可以在逐漸復雜的勞動中完成創(chuàng)造,實現(xiàn)勞動生智。
第一,加強勞動教育,也是貫徹我國政府所頒布的教育方針,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新形勢下,我國在教育方針政策中也明確指出了要堅持教育和當前的生產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落實勞動教育措施,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營造勞動最光榮的社會風氣,在不僅僅是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發(fā)展和落實,也是我國政府對勞動教育的要求。
第二,加強勞動教育,也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需求,梁啟超就曾說過“少年興則國興,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因此,要想實現(xiàn)我國的“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就需要加強對小學生的勞動教育,為實現(xiàn)我國的整體富強,培養(yǎng)出前仆后繼的高素質勞動者。
目前,有部小學在開展勞動教育的時候,在教育設計較為缺乏,基本上都是用直接參與勞動代替勞動的教育設計,雖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操作小學勞動教育出現(xiàn)勞動有余而教育不足的結果。具體表現(xiàn)為
第一,部分小學生在觀念上,加工參與勞動當做是逃離學習生活的一種帶有休閑性質的娛樂活動,在很多情況下,都不將其當做是一項比較嚴肅的教育實踐;第二,學生在實際的勞作過程中,可以從勞動中直接獲取經驗和感受,但是,從本質上來講,這樣的感受有時候并不是正面的教育價值,很容易產生負面的教育效果,導致小學生更加厭惡勞動。
勞動從本質上來講應該是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如果僅僅是依靠參與勞動來完成,在教育因素上是缺乏的,也不利于發(fā)揮潛在的教育力量,不會對學生產生自覺的影響。很多時候,小學生在會在強制性的勞動中出現(xiàn)生理或者是心理上的緊張和壓迫感,進而產生負面的情緒,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出現(xiàn)負面的勞動觀念。
小學生勞動教育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要想保證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還需要勞動教育資源的支持,因此,資源問題也是影響當前小學生勞動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體現(xiàn)在一些城區(qū)學校上,其在勞動教育資源上更加的缺乏,導致部分小學在進行勞動教育的時候,都需要進行勞動教育資源建設,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單純的將勞動教育資源等同于勞動資源,最終使勞動教育資源的開發(fā)演化成了勞動資源的開發(fā)。
部分小學在小學生勞動教育方面,將教育內容和“學工學農”建立了等同的關系,在勞動教育資源的開發(fā)上也基本上是圍繞著工農生產所需要的生產資源來進行的,例如,一些小學在勞動教育的推進上,將學校中可以利用的空間都開發(fā)成了學生進行種植活動的場地,在教育資源開發(fā)上相對較為單一,且按照這個開發(fā)思路,對于一些面積較小的小學來講也不太友好。
教育資源也是小學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關鍵載體,其主要的價值意義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從這個角度上進行分析,只要是可以對小學生的全面成長產生積極意義的教育力量,都可以被當做是一種教育資源進行有效的開發(fā)和利用。因此,勞動教育的資源也是遠遠大于所謂的勞動資源的,所有的對提升小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的教育載體都可以當做是勞動教育資源。例如,勞模故事、勞動精神、勞動文化相關的文學藝術作品等,這些都蘊含著對學生的正確的勞動觀念以及勞動精神的引導的教育力量,需要被納入到小學生勞動教育資源開發(fā)的范圍中。但是,顯然,很多小學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勞動教育的開發(fā)上不夠全面,進而制約了小學生勞動教育的效果。
勞動教育評價是確保勞動教育有效推進的重要因素,勞動教育評價的效果以及影響著勞動教育的效果。但是,就目前我國小學勞動教育的基本現(xiàn)狀來看,很多學校在實際的小學生勞動教育工作中,都存在著將勞動成果直接作為勞動教育成果的現(xiàn)象。例如,在進行勞動教育的時候,教學管理者更加重視學生在特定的勞動形態(tài)方面的物化產出,至于小學生在具體勞動過程中所產生的真實體驗和感受卻較為忽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小學生的勞動興趣。另外,還有部分小學在勞動教育上,更加側重對小學生的技能性勞動素養(yǎng)的考核,沒有對小學生的價值性和精神性的勞動品質進行考評。
所有教育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勞動教育也不例外。在實際的小學生勞動教育過程中,其具體的評價對象需要是學生在整個勞動的過程中,在勞動素養(yǎng)方面所產生的變化,這些變化包含著行動方面的,也包含著能力方面的,并不是簡單的勞動成果可以體現(xiàn)的。這些都需要相關的教育人員加強認識,從各個方面對小學生進行評價,以免挫傷小學生勞動的興趣和信心。影響其勞動素養(yǎng)的形成。
在小學生勞動教育方面,要想深化教學效果,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強對勞動教育內涵的分析,向學生傳達正確的勞動價值觀。例如,在今年疫情期間,很多小學就安排學生在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讓學生了解勞動,并學會勞動。同時,學生在參與勞動的過程中,也會逐漸意識到作為一名家庭成員所需要承擔的責任,進而更加的體諒父母,建立和諧的家庭關系。
再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家里進行一些比較常用的小物件的清洗,讓小學生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進行簡單衣物的清洗、晾曬,或者也可以安排學生幫家長進行水果蔬菜的清洗,進而從中了解到相關的生活技能知識,這也是勞動教育的一個內涵,幫助學生掌握知識。
勞動教育從本質上來講,其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和當前的課堂教學、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結合起來,因此,教師需要將勞動教育的理念貫穿在整個教育工作中,實現(xiàn)其和小學生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教育工作的完美融合。
總而言之,利用勞動教育,培養(yǎng)小學生的勤儉節(jié)約、刻苦奮斗以及無私奉獻的精神,深化小學生的勞動技能,幫助其樹立更加堅定的理想和信任,這就是小學生勞動教育的內涵。
小學教師在進行勞動教育的時候,還需要致力于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教育活動,這也是當前小學勞動教育改革的要求。為此,教師需要結合學校的各種資源,積極開展一些科技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活動,賦予勞動教育新充分發(fā)揮各種教育活動的意義。
另外,除了學校以外,家庭也是推動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因此,教師需要給學生布置合理的作用,使其可以利用家庭和學校的各種資源,完成勞動學習任務。例如,在勞動節(jié)前后,某小學就給小學生布置了一項勞動任務,第一,了解勞動節(jié)的由來;第二,向父母家人學習一項勞動節(jié)能,例如,拖地、簡單菜肴制作、簡單剪紙等,然后拍照留念;第三,在勞動課堂上進行分享,鼓勵小學生說出自己的勞動過程和勞動感受,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深化小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
小學教師還需要還需要將勞動教育貫徹到小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其時時刻刻進行勞動知識的學習,完善自身的勞動素養(yǎng)。例如,學校可以結合校園的清潔工作,制定“值日班級”制度,在每天都會有一個班級抽出兩節(jié)課的時間,由教師帶領學生負責打掃學校公共區(qū)域的衛(wèi)生,要求所有的班級學生都需要參加,并長期堅持,讓小學生在重復勞動中掌握相關的勞動技能。
再例如,某小學在勞動教育方面也進行了不斷的嘗試,通過學校擴建,為小學生的勞動教育專門開辟了綜合實踐勞動教育的場地,設立了開心農場,具體設置了1000平米的農場,然后按照班級的數量劃分成了30個模塊,每塊場地都有自己的名字,結合實際的季節(jié)特點,進行了蔬菜種植。
為此,小學還配合設置了“農耕實踐課程”這門課程,讓小學生可以在課堂上了解到我國的農耕文化的特點和農耕勞作的特點,通過組織勞動教育活動,讓小學生在每學期都可以了解到1到2種農作物,并在觀察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中感受到勞作的快樂。
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時候,還需要重視培養(yǎng)小學生的勞動素養(yǎng),這也是勞動教育的基本要求。為此,相關的教師需要明確小學生的勞動教育不僅僅包含著勞動技能的培養(yǎng),同時也包含著學生勞動素養(yǎng)的提升,具體指的是學生勞動觀念和勞動態(tài)度的樹立,這些都對小學生日后走入社會,在勞動創(chuàng)造中實現(xiàn)自己的個人理想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勞動教育是當前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同時也是小學生的全面成長和國家發(fā)展對小學教育的要求。為此,小學需要加強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結合當前小學生勞動教育存在的誤區(qū),制定完善的勞動教育措施,不斷提高小學生勞動教育的水平,提升其教育素養(yǎng),最終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其后期進行更好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