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 殷燕軍
拓展性深度閱讀,是指根據(jù)語文閱讀教學的某些閱讀素材的相關主題,搜集與之相關的閱讀材料,進行深入閱讀和分析,結合這些閱讀素材的背景資料,從某些特定視角形成自我認識,從而更好地探討閱讀主題,理解課堂閱讀素材。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結合拓展性深度閱讀展開教學,首先應該在課前輔助學生閱讀課文,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形成對課文的初步認識,從而為課堂閱讀、深度閱讀打好堅實基礎。感知是認識的第一步,有效的感性認識是深化對客觀事物理性認識的重要基礎。對于語文閱讀而言,對于同一主題的相關素材進行廣泛閱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感性認識,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素材,形成自己的認知體系。
例如,小學語文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琥珀》一文,主要的教學目標包括以下內容:一是能夠識記“琥、珀、怒、脂”等生字詞,正確讀寫“怒吼、滲出、推測”等詞語;二是品讀和感悟重點語句,理解琥珀形成的主要過程;三是領會科學家的合理推測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教師可以針對以上內容,搜集和整理琥珀的藝術品圖片、琥珀的相關資料文本、作者柏吉爾的介紹文本等,將這些內容融入學案中,讓學生結合學案進行課前自主閱讀,并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更多關于琥珀的資料,從而幫助學生初步認識琥珀。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之后,學生便能更有興趣去閱讀課文,更想去深度學習關于琥珀的知識。
教師輔助學生進行課前閱讀,能夠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形成對課文主題、課文內容的感性認識,從而為課堂的深入閱讀打下良好基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教師可以將閱讀對象還原到生動具體的自然環(huán)境或者社會情境中,這樣可以讓學生仿佛置身于當時的自然環(huán)境、社會情境中,從而更加深入、準確和全面地理解閱讀對象。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主題與課文內容,引入與之相關的圖文、視頻等資料,利用這些資料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的課堂情境,并進行深入分析,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文中的情感內涵,體會其中蘊含的意境。
例如,小學語文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的《蟋蟀的住宅》一文,主要是寫蟋蟀的洞穴特點和建造過程,語言生動有趣、個性鮮明,讀起來十分有趣。在課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昆蟲記》作為拓展資料,并利用多媒體工具展示“圣甲蟲”“蜣螂”“蟬”等經(jīng)典篇章,展示多種多樣的昆蟲圖片,展示紀錄片《自然》中昆蟲的相關片段,從而帶領學生走進昆蟲的世界,認識多種多樣的昆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在眾多的昆蟲中,為什么蟋蟀的住宅能夠脫穎而出呢?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小組合作探究,之后將其中的原因寫下來,并進行課堂展示,最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進行總結。而在古代詩歌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某篇詩歌內容,引入同一主題的其他詩篇進行對比,通過對比與整合,實現(xiàn)相互滲透和互為補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意境和詩人情感。
例如,在盧綸的《塞下曲》的詩歌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王昌齡、李白的《塞下曲》,以及將盧綸的六首《塞下曲》進行對比,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這首詩歌中字里行間充溢的英雄氣概,感受那種雄壯豪放、氣勢雄闊的意境,同時引入《十面埋伏》等音樂,幫助學生加深對詩歌意境的理解。
在課堂教學即將結束時,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主題,為學生推薦一些相關的課外讀物,從而將學生的視線由課內轉向課外,認識外面更加精彩、更為多樣的世界。教師在推薦完課外書籍之后,為了監(jiān)督學生的閱讀情況,還應該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每天做一些閱讀筆記,并定期檢查。同時,教師還可以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外閱讀活動,比如可以開展課外知識競答比賽、古詩詞誦讀比賽、課外閱讀探討活動等,在這些活動中更好地引導學生閱讀,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例如,以小學語文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相關的課文教學完成之后,為學生推薦與之相關的書籍,并適時開展一些課外閱讀指導活動,組織小組參與課外閱讀探討。比如:在第一單元《古詩三首》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可以推薦《唐詩三百首》,讓學生重點閱讀關于寫景抒情、田園類型的詩歌;在《童年的發(fā)現(xiàn)》教學完成之后,教師可以推薦《愛的教育》,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敘事文和日記的寫法。
教師在推薦各類課外書籍之后,還可以開展各類閱讀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這些活動中,提高課外閱讀效果。同時,教師還可以課外閱讀活動為基礎,讓學生根據(jù)課外書籍內容、課外閱讀活動等,練習寫讀后感,要求將自己的思考與感想、同學之間的探討內容寫下來,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三國演義》這本書的相關內容,創(chuàng)設“赤壁大戰(zhàn)孫劉聯(lián)盟勝利的原因”主題閱讀活動,讓學生在閱讀相關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探討,總結勝利的主要原因,最后教師根據(jù)學生之間探討的結果進行總結。在此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這個主題寫一篇作文,在學生寫作之后進行批改和講解,以此為基礎,通過這個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對于拓展性深度閱讀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發(fā)展與思考,教師應該在明確拓展性深度閱讀相關內涵的基礎上,結合小學語文的課文內容與教學目標,通過有效落實課前輔助閱讀指導、課中深入閱讀教學、課后拓展閱讀教學、組織課外閱讀活動等,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理解和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的情感內涵?;谕卣剐陨疃乳喿x的小學語文教學,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開闊學生的視野,更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促進小學生形成語文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