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qū)長安鎮(zhèn)中心幼兒園 王 靜
教育乃立國之根本,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國的教育事業(yè)也獲得了長足發(fā)展。作為基礎教育、啟蒙教育的學前教育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和高度重視,在城鎮(zhèn)中各種幼兒園比比皆是,在農村中一座座幼兒園也是拔地而起,各種硬件設施絲毫不遜于城鎮(zhèn)幼兒園,但是在軟件設施上還有待跟進,特別是農村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還有待提高。很多農村幼兒教師學歷層次較淺,專業(yè)化水平較低,甚至有些教師都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在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技能上與專業(yè)的幼兒教師存在很大的差距。為此,農村幼兒園要重視農村幼兒教師的培訓工作,結合農村現(xiàn)狀和農村幼兒教師實際,采用多種有效的培訓模式,提升農村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促進農村幼兒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水平。
對于農村幼兒教師的培訓,大部分采用的都是集中培訓、課堂講授的方式,這種方式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對大批幼兒教師的培訓,但是忽視了幼兒教師水平的差異,不能對幼兒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壓抑了幼兒教師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培訓效果不佳。幼兒教師所從事的工作是崇高而神圣的,幼兒教師的教育理念對幼兒的學習成長起著關鍵作用。所以,幼兒教師要在培訓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轉變自己內心的培訓動機,變“要我參加培訓”為“我要參加培訓”。對幼兒教師的培訓不能局限在培訓課堂上,幼兒園可以在課堂外對幼兒教師進行培訓。農村幼兒園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資源和各種相關的教育雜志、理論書籍等,引導幼兒教師閱讀,從中汲取營養(yǎng),對于教師產生的困惑或出現(xiàn)的共性問題,幼兒園可以邀請教研專家、本地名師到幼兒園進行專題講座,或利用遠程教育系統(tǒng),聽取相關的專題講座,還可以讓幼兒教師與教育專家在網上進行交流和溝通,實行網上答疑解惑,使幼兒教師可以得到智慧和思維的啟迪,提升其思想和理念。
在農村,很多幼兒教師都是將要退休的教師,他們經常認為自己沒有再接受培訓和教育的必要了,即使有培訓的機會,也不去主動參與,他們認為幼兒園就是看孩子,無須培訓。對于這些教師,無論培訓專家講得多么精彩,對他們也是無濟于事,培訓效果很不理想。為提高農村幼兒教師培訓的有效性,可以鼓勵農村幼兒教師走出去,多去其他幼兒園進行觀摩、研討,學習其他幼兒園的教學長處,并內化為自己的教學經驗,這種培訓方式比傳統(tǒng)的培訓方式更加直接有效。剛參加工作的幼兒教師或實習幼兒教師可以觀摩優(yōu)秀幼兒教師的教學,向優(yōu)秀教師學習,同時鍛煉自己的教育能力。富有教學經驗的幼兒教師也可以觀摩實習教師或新教師的教學,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同時可以對新教師或實習教師提出寶貴意見,并指出其缺點,幫助他們提高幼兒教育的專業(yè)技能。通過觀摩其他幼兒教師的上課、說課、評課、議課,幼兒教師能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不斷完善自己,獲得實踐經驗,并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取其精華,為己所用,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水平。
在對農村幼兒教師的培訓中,培訓者是主角,受訓者是配角,培訓教師按照教案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受訓教師只是觀眾和聽眾,在整個培訓中看不到培訓教師的授課重點,也看不到對于受訓教師思維受阻時的精準點撥,整個培訓過程讓人感覺枯燥、無聊、索然無味。其實,培訓教師和參訓教師之間應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使幼兒教師在培訓中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主動與培訓教師進行互動,提升保教育兒管理水平,同時增強團隊向心力。
為了提高培訓的趣味性,在培訓中可以加入一些充滿童真童趣的教學片段、令人回味的主題活動或感到棘手的典型課例作為培訓內容的補充,引導幼兒教師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度剖析,使幼兒教師在不斷地反思和交流中領悟其中蘊含的教育知識,從而加強對自己教學實踐的指導,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實現(xiàn)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高,給幼兒帶來更加豐富的學習和成長體驗。對于幼兒教師的培訓應該是全面的、系統(tǒng)化的,既要包括語言領域、社會領域、表演游戲等方面活動的組織方法,還要培訓藝術領域、健康領域活動的組織方法,促進農村學前教育的均衡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當前,對農村幼兒教師進行培訓的授課教師,大部分都是聘請的名師,他們對農村的學前教育情況缺乏深刻的了解。有些培訓教師認為農村幼兒教師的理論素質不高,需要學習先進、高深的理論,因而,在培訓時著重理論的闡述和講解,忽略了對教學實踐的研究和探討,農村教師聽得云里霧里,對農村幼兒教師的指導性并不強。還有些培訓教師培訓內容的安排脫離了農村幼兒教育的實際,有些內容對農村幼兒教育并不適用,甚至還會對農村幼兒教師造成困擾。為了彌補集體培訓的缺陷,可以采用參與互動式培訓,圍繞培訓主題涉及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鼓勵幼兒教師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展開平等的交流,讓幼兒教師進行心靈的對話和思維的碰撞,在參與互動中一起去尋找解決各種教育問題的方法,促使大家一起多想、多問、多聽、多做,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借助群體反思,增進對幼兒教育的理解和感悟,從而提高自身的幼兒教育能力和水平。在培訓過程中,應該顧全全體參訓幼兒教師的感受,讓每一位幼兒教師都有所收獲,縮小城鄉(xiāng)幼兒教師之間的差距。幼兒教師自身也要樹立良好的形象,愛崗敬業(yè),與時俱進,把幼兒教育當成一種享受,讓農村的幼兒教育充滿創(chuàng)意、靈動。
總之,教師的成長是教育發(fā)展的力量和源泉,沒有高素質的教師,就沒有高品質的教育。尤其是農村的幼兒教師,要積極參加各種專業(yè)技能培訓,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從多方面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努力成為一名符合現(xiàn)代幼兒教育需要的優(yōu)秀幼兒教師,為農村幼兒帶來更好的學前教育,促進農村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