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qū)沙子口街道成人教育中心 孫樹東
主題活動式教學,作為我國基礎教育新課改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參與性,進行合作學習,發(fā)展學生個性特征的一種特殊教學形式,也越來越為廣大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所鐘愛。在初中信息技術課中應用主題活動時,確定主題是核心,主要包括教學主題設置與生成性思維引領兩大部分,這與初中生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相契合,教師需要設置多元化的主題活動以實現(xiàn)最佳教學效果。
初中信息技術課中的主題活動是指在初中階段的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網(wǎng)絡能激發(fā)學生研究興趣的一個主題或者一系列事件,以信息技術知識技能的獲取為主要目標,并以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為主要載體和研究手段,在信息技術課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開展的一系列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活動,是一種比較適于初中階段學生的信息技術研究性學習。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設置與應用主題活動,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課堂教,指導學生在小組內(nèi)合作學習,使其融入主題活動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形成師生良性互動,以幫助他們建立知識結(jié)構(gòu)。教學“圖像的采集與簡單加工”時,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采集和加工圖像的方法,為圖像添加背景、文字、圖案、人物和簡單處理等。教師可以“母愛”為主題,首先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采集與加工圖像,讓他們在小組內(nèi)討論與交流,設計背景、文字和圖案等。同時,組內(nèi)成員分工合作,分別負責搜集素材、設計版面、合成圖像等各項操作,然后集中加工,突出所選的主題,選派代表闡述設計理念、制作流程等。最后是小組評比,選出主題鮮明的作品,給予適當獎勵。在上述案例中,信息技術課教師在主題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運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通過增加主題活動對他們的吸引力,使其高效完成主題任務,掌握相應的技術。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中設置和應用主題活動,教師不能提出硬性的主題要求,自主選擇活動主題,發(fā)掘他們的潛在能力,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個人優(yōu)勢。初中信息技術教師要指導學生圍繞教材內(nèi)容選擇主題,也可適當延伸,如社會中的一些涉及道德的問題或者環(huán)保的問題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思維始終處于思考的狀態(tài)。
主題活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各種各樣的主題活動,將復雜的問題分成若干個部分,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地學習,再將過程串聯(lián),隨之得出最后的答案,因此,主題活動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形式,但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設置與應用主題活動,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確定好主題后,應讓學生根據(jù)具體主題制定學習目標,包括過程目標與結(jié)果目標,把主題分解成多個小任務,使其以目標為導向設計和制作作品,突破信息技術難點。例如,實施“聲音的采集與簡單加工”教學時,首先教師可設置錄音主題活動,明確主題任務,錄音內(nèi)容包含問好、介紹自己和祝福語等。然后播放一段錄音,提問:這段音頻由哪些因素組成?如何獲取人聲、背景聲?怎么把人聲、背景聲合在一起?指導學生思考、回答。接著,教師布置任務:1.自主學習Audacity軟件,嘗試錄制“三句話祝?!保?.保存項目文件,導出音頻;3.合成音頻。學生按照任務開始錄音,在計算機上操作刪除音軌和音頻片段,調(diào)整軌道音量,編輯處于停止狀態(tài)時調(diào)至起始位置,保存項目文件;導出音頻。課堂上,教師播放部分學生的作品,請其他學生點評。
初中信息技術知識具有實踐性強、操作性強的特點,不僅強調(diào)對學生計算機操作技巧的熟練掌握,還關注培養(yǎng)他們構(gòu)建理論和實際聯(lián)系的能力,使其運用信息技術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得以提高。在初中信息技術課主題活動中,教師應選擇生活化的主題,貼近學生實際,提升對所學內(nèi)容的熟悉程度,使其通過對主題任務的完成,親身體驗到信息知識的實用性。在“電子郵件”教學中,學生要學會申請和收發(fā)電子郵件,利用網(wǎng)絡通信。教師可設置“給同學送上生日祝?!钡闹黝}活動,先帶領學生申請163網(wǎng)易郵箱,演示在郵箱中選擇收件人、設計主題、在正文中輸入文字和插入圖片的方法,然后讓他們模仿練習。接著,組織學生獨立創(chuàng)作,使其在操作中利用文字及圖片,設計一封具有特殊祝福意義的生日郵件,表達出對同學的友愛,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特色的作品。最后,讓學生詢問對方郵箱,把這封生日祝福的電子郵件發(fā)送給對方。教師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主題,激發(fā)他們參與主題活動的熱情,使學生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逐漸熟悉所學內(nèi)容,并且能更好吸收新的知識以達到熟練運用。
初中生往往比較喜歡新穎、個性的事物。在初中信息技術課中設置和應用主題活動時,教師應該選擇一些新穎與個性化的主題,這不僅能調(diào)動他們參與主題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統(tǒng)領整個課堂教學。不過,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在設置主題時,應考慮到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實際情況,增加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營造良好的主題活動氛圍,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進行“視頻的采集與簡單加工”的教學時,教師給出的一個主題是“校園新聞”,讓學生思考怎么獲取校園新聞?從而信息技術課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引出新課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視頻信息該如何處理?當學完新課內(nèi)容之后,教師組織學生圍繞“校園新聞”這一主題采集和加工視頻,帶領他們通過局域網(wǎng)將教師計算機上的視頻素材下載到本機,利用“會聲會影”這一軟件處理視頻,展示學校最近發(fā)生的新聞事件,搭配相應的視頻、字幕和配音,體現(xiàn)學校的特色。隨后,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發(fā)現(xiàn)他們作品中的閃光點,了解其掌握情況,指出容易發(fā)生的錯誤。
總之,在初中信息技術課中,主題活動可以為學生營造聯(lián)合性、全面性、探究性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應綜合多方面的因素,靈活設置和應用多種主題活動,全面促進學生信息技術方面的素養(yǎng),并且合理地設置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主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主動地尋找解決問題的著力點和關鍵點,以突破信息技術難點,從而拓寬知識范圍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最終達到獨立解決問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