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生
(湖南工商大學 湖南·長沙 410205)
《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是高等學校經濟管理類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它是高等數學的一門后續(xù)課程,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獨立學院的學生普遍數學理論基礎知識薄弱,且“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宗旨要求我們必須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應用能力,那么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既能盡量理解數學原理,又能加強學生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處理能力,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計算機已經成為當代學習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了。要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他們的競爭力。
《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是研究隨機現象的一門數學學科。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已廣泛的應用于理、工、農、醫(yī)、管、經、文等各個學科的理論和應用研究領域,特別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與發(fā)展,它在科學技術與人類實踐活動中正在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和影響。《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這門課程作為高校普遍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對學生以后的專業(yè)課程的學習運用、實踐中實際問題的處理、科學研究的實施開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作用。另外,它也是工科、經濟類、管理類等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課程。因此,學好《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課程是學生進一步深造學習、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礎,也是高素質科技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工具。
獨立學院是在大力推進高等教育“大眾化”的環(huán)境下催生出的一種新的辦學模式。因為起步晚,面對的是全新的教育對象,因此獨立學院從培養(yǎng)計劃的制定到課程的設置都處于探索的試驗階段。為了辦出自己的特色,各獨立學院都在探索新的教育體系和辦學模式,《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作為獨立學院基礎理論教學體系中的重要一部分,也存在諸多問題,面臨很多的挑戰(zhàn)。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近年來,雖然獨立學院的招生投檔線逐年上升,但是相對本科二批的學生成績來說,入學分數還是要低了幾十分,因此,對獨立學院的學生來說,大部分的學生文化課基礎較差,特別是像這種重基礎的數學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表現出來基礎差,跟不上學習進度。《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是對隨機現象的描述與研究,它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與學生前面已學過的其他數學課程有很大差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改變以往數學課的思考方式,需要有較強的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學生大多數反映《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是他們認為比較困難的課程,覺得難學、難懂、難應用。
在獨立學院剛起步時,《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教材大多選用同二本高校相同的教材,這些教材理論性過強、對三本的學生來說,難度較深,學起來很吃力。而且,由于內容多,課時緊,教師經常不得不趕進度,這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近幾年,由于我國獨立學院辦學機制的進一步擴大,一批為獨立學院編寫的教材應運而生,如崔文姍等主編的東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21世紀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規(guī)劃教材《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李忠定等主編的《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獨立院校用)》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的出版教材,教材也還是有一些問題,理論內容是精簡了不少,但是沒有相應的增加一些實際應用型的例子,或者說實踐環(huán)節(jié)不夠。傳統(tǒng)的“重概率、輕統(tǒng)計”的教學思想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不適宜獨立學院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
目前大多數獨立學院的教學手段依然沿用的是一般本科的課堂教學方式,對三本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考慮不夠。學生在學習前面概等理論知識時學習興趣不濃,對后面統(tǒng)計部分,特別是一些實際例子表現出較大的興趣;但是往往前面的基礎不牢固,不明白其中的一些統(tǒng)計原理,只會一味的照搬、套用數據。
目前國內的獨立學院主要有三種師資來源,一是獨立學院完全是自己招聘的專任教師,二是完全借助本部的師資,三是混合自己的師資和本部的師資,北津學院的情況就是第二種情況。獨立學院自有的老師教師大多是剛畢業(yè)的年輕教師,剛走上工作崗位,就面臨著比較重的教學任務,經驗不足,也沒有過多的時間與精力與學生交流。如果是獨立學院的師資來源于母校教師,由于不受學院考核制度的約束,少部分教師教學態(tài)度不認真,敷衍了事。還有一些教師是從社會上外聘和反聘過來,也存在著管理上的一些問題。如果教師都不好好教,那么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
針對上述在教學中出現的主要問題,我個人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加以改進:
獨立學院旨在培養(yǎng)出能夠直接面向市場的“應用型人才”,結合這一培養(yǎng)目標和《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課程的特點,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和可能,在現有的一般本科教學基礎上適度的降低理論難度,割舍若干教學內容,重視統(tǒng)計思想方法的傳授與應用,淡化概率理論知識。比如說,幾種典型的概率分布不要求學生記住其分布函數或密度函數,但是對其實際背景要多做介紹??紤]到獨立學院學生的學習基礎,注重實踐教學,摒棄過難過于數學化的例子,可以選擇比較簡單,比較常見,學生容易掌握,容易產生興趣的一些例子。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制定還可以參照各個專業(yè)的專業(yè)需求稍作變化,如針對經管類專業(yè)就可以弱化概率論部分的部分理論知識,強化統(tǒng)計方面的知識,豐富的經濟類的實際例子為基礎進行教學;針對電信專業(yè)當介紹隨機變量的獨立性時,可以介紹幾種典型的系統(tǒng)可靠性問題。
根據獨立學院的培養(yǎng)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編寫教材,既照顧到該門課程理論體系的系統(tǒng)性和內容的完整性,又要突出“易學、易用”等應用型特點??紤]到獨立學院辦學時間短、師資力量不夠強大,我認為獨立學院在教材建設上可以做如下選擇:組織不同院校的一些有獨立學院教學經驗的優(yōu)秀教師,集合大家的力量編寫符合獨立學院特色的教材;或者是選用已有的針對獨立學院編寫的優(yōu)秀教材,在此基礎上根據自己學院的辦學特色或是不同專業(yè)的特點,編寫相適應得輔助教材,如教學輔導實例、習題冊、多媒體課件等。
教過獨立學院學生的老師都有這樣的感慨,這些學生個性強,思維活躍,喜歡挑戰(zhàn)和接受新鮮事物。如果一堂課上,有個貼近生活的實際例子,很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而《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有很多有趣的實際例子,如分賭本的問題,抽簽與順序無關,抽獎中大獎的可能性,去電影院等人多的公共場所容易感染病毒等。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注意該門課程“應用型”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同時,我們要加以充分運用多媒體等輔助手段,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圖文并茂、聲像具備、生動直觀。另外,很多統(tǒng)計部分的實例數據量大,在課堂上操作起來不太可行,我們可以借助計算機,給學生介紹一些簡單的統(tǒng)計軟件知識,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一個實際命題。因此采用案例教學方法,通過生活案例、專業(yè)案例、歷史案例、社會案例和虛擬案例引入問題,使學生在更加廣闊的范圍內理解問題。以學生為本,不拘形式,依據目的、效果選擇教學手段。廣泛采用因特網、多媒體課件等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大量實際問題歸結為數學模型的實踐,逐步發(fā)現和總結概率統(tǒng)計思想在數學建模中的應用規(guī)律。數學建模即指運用數學原理與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全部過程,它對提高學生數學應用能力、動手能力的影響是巨大的。在課程《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課堂教學中,融入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既適應社會對獨立學院人才的需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與實際意義。
根據獨立學院師資現狀,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去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首先,“以老帶新”,學院應該自身培養(yǎng)出一批優(yōu)秀的專業(yè)教師隊伍。獨立學院每年都要聘請一些已退休了的老專家、老教授,他們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時間又比較充裕,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資源,讓青年教師在他們的帶領下,迅速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其次,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和對教學質量的監(jiān)控。通過教學督導團、學生對老師進行考核、評比,能夠有效的端正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最后,學院應該加大人才引進的投入力度,盡量多吸收一些高水平的人才,同時對現有教師,多給他們一些培訓、外出交流和學習的機會。
總之,對獨立學院《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的教學研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只有通過對《概率論與數理統(tǒng)計》課程的教學定位、教材建設、課程教學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去探索、改革和創(chuàng)新,才能完成獨立學院“創(chuàng)新型人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目標,才能使得獨立學院的辦學之路走得更快、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