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芳
(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第三中學城北校區(qū) 安徽蕪湖 238381)
思維導圖又稱腦圖、心智圖等,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可以將信息進行非常系統(tǒng)化的整合、加工與分析[1]。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可以將那些比較抽象的內(nèi)容通過圖形的方式直觀地展現(xiàn)出來,還會把主圖關鍵字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起記憶鏈接,這樣可以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構(gòu)建出有關英語知識的網(wǎng)絡圖,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為了讓學生積極地融入課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啟發(fā)性原則,巧妙地對詞匯、語法、閱讀或本單元的其他知識點進行教學設計,激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促進對他們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在采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時,可以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對所學知識點進行歸納與整理,如詞匯方面的歸納,即對單詞的前綴、后綴及詞性等進行歸納,或者是語法方面的歸納,即對時態(tài)、語態(tài)及句型的歸納等[2]。這樣不僅可以方便學生對知識點進行記憶,也可以減少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浪費的時間,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時,一般是從英語詞匯開始的,所以可以說英語詞匯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初中生學習每個新單元的第一步就是學習新單元的詞匯,并背誦單詞。但由于每個單元的新詞匯都比較多,很多學生經(jīng)常會在理解和記憶單詞時被絆住腳,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和他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此外,也有部分同學會為了記住單詞,每天死記硬背,這樣不僅不能讓他們很好地了解單詞的意思和運用方式,還會浪費他們很多的學習時間[3]。為了解決這一情況,教師可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記單詞,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記單詞的效率,為學生節(jié)省學習時間。此外,由于很多單詞都會有多個意思與詞性,為了避免學生記混,教師在教學時也可以采用思維導圖。例如,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課后單詞“next”時,會發(fā)現(xiàn)它有多個意思與詞性,如在做形容詞時表示“近鄰的,接下去的,居后的”;在做名詞的時候表示“下一個人”等,教師可將next作為關鍵字制作一個與之相關的思維導圖,并對每個詞性的不同意思進行舉例,這樣更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方便他們記憶。
閱讀理解是初中英語的重要教學內(nèi)容之一,也是考試的必考內(nèi)容之一,對學生來說也是學習難度很大的內(nèi)容之一。很多學生在做閱讀理解的題目時,明明單詞都認識,句子也都可以翻譯出來,但閱讀理解的題就是很難拿到高分數(shù)。主要原因是學生在英語考試時不能很好地掌握文章主要講的是什么意思,也不能快速了解文章主旨,以及各個段落的大意。所以,教師在講解閱讀理解時,可以將思維導圖運用其中,例如,閱讀時先引導學生將文章后面的題目看一遍,了解問題具體是什么,然后在閱讀時將有用的信息用符號或圖形標記出來,這樣更能一層一層剝開迷霧,直擊主旨,找到答案。而且,思維導圖的圖式理論認為閱讀能力是由語言圖式、內(nèi)容圖式及形式圖式三個方面決定的,且各個方面都有不同的作用,所以,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合理運用它們,幫助學生更好地鍛煉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讓他們更了解閱讀文章的篇章結(jié)構(gòu),直擊主旨內(nèi)容。
綜上所述,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自己繪制各種思維導圖,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歸納整理知識點,構(gòu)建英語學習體系,也可以讓教師在進行課堂實踐考察和考試測驗時,了解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效果,這樣能有效提高課堂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