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奇峰 章江燕
(紹興文理學院 浙江·紹興 312000)
資助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我們黨和政府一貫高度重視的民生工程,尤其是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惠及了千千萬萬貧困家庭,充分體現了高等教育和諧發(fā)展的人本訴求。黨的十八大也明確提出了要堅持立德樹人,培養(yǎng)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1999 年9 月,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在北京和其他7 個城市開始試行,主要承辦單位是中國工商銀行,成為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習和生活問題的重要途徑。2004 年6 月,國家助學貸款新政開始全面實施,進一步完善了國家資助體系。不過,通過銀行的還款情況顯示的數據分析,主動申請還款和向學校、銀行等有關部門報備具體去向的貸款學生總數的比例僅有50%,可見貸款學生對于還款的主動性和時間觀念還不強,還貸情況也不理想。根據許多學者的研究表明,不完善的高校國家助學貸款管理制度,單一的還款方式,缺乏有力的監(jiān)管措施,大學生誠信道德缺失,不健全的個人征信體系,工作收入低經濟壓力大等,成為大學生國家助學貸款風險的主要原因。而筆者認為大學生誠信缺失乃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因此對國家助學貸款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國家助學貸款不僅要在經濟上完成對貧困生的資助,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yè),同時要體現國家助學貸款的育人功能。因此,助學貸款工作應把經濟資助和育人功能結合起來,促進困難大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國家助學貸款的育人功能可以通過銀校合作得以實現。銀行與高校合作建立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激發(fā)大學生的自覺還貸意識。學生個人信用資料是評價學生信用情況的重要依據,高校的相關部門引入社會個人征信系統,結合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開展,設立透明、公開、完善的大學生個人信用檔案,并建立統一的數據管理查詢系統。對于誠信品質差的學生,則要采取相應的防范與懲罰措施。這樣,一方面有利于銀行降低助學貸款風險、簡化審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增強銀行發(fā)放國家助學貸款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建立學生個人信用檔案的過程,也可作為信用評估、貸款審核和后期追蹤的有效依據。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提高大學生信用意識的實踐過程,是實現“全員育人”的有效途徑。
國家助學貸款是一種誠信契約。它無需擔保,無需抵押,這是社會對大學生所給予的充分信任和關懷,助學貸款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援助,而是一種信念,一種生活的勇氣。誠信是大學生立身為人、走向成功的必備品質,是大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要求。開展貸款畢業(yè)生誠信教育活動就是要積極營造“誠信光榮”的良好氛圍,幫助貸款畢業(yè)生珍惜信用財富,明確誠信的本質與內涵、誠信與感恩、誠信與成才的關系,明確個人在國家助學貸款中按約還本付息的責任,及時履行貸款義務,從而推進我校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筆者所在的紹興文理學院在10 年的實踐和探索中,總結出了一套經驗,建立并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形成了“貸款畢業(yè)生誠信教育”活動的長效機制,也通過各種活動營造了氛圍實現了較好社會效益。
(1)在建章立制中強化誠信意識。我校為確保家庭經濟真正困難的學生獲得國家助學貸款,規(guī)定只有獲得經濟困難學生資格的學生才能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按照提出申請、提供證明、資格審查、提出建議名單、班級民主評議五個程序操作,要求申請者將自己的家庭情況、日常消費情況如實展示給全班同學,接受全班同學的監(jiān)督。申請者必須向全班同學承諾所提供的材料和講述的內容完全屬實,同時申請者必須承諾在獲得國家助學貸款后,將繼續(xù)勤儉生活、刻苦學習,如果違反約定,學校將取消其獲得下一年國家助學貸款的資格,并給予一定的紀律處分。從而將貸款學生的承諾履行情況置于全班同學的監(jiān)督下,為營造誠實守信的校園氛圍提供了強大的群眾基礎。我校出臺《國家助學貸款實施辦法》,明確規(guī)定學院對申請者提供的各類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如因學院審核不嚴,造成負面影響的,由學院“終身”負責。提高學院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責任心和自覺性,從而構建了“學校-學院”兩級誠信教育體系。
為教育貸款學生回報國家和社會對他們的關愛,讓貸款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塑造誠信形象,做到表里如一,我校制定了《紹興文理學院受資助學生參加公益勞動管理辦法》,規(guī)定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學生都要參加各種形式的公益勞動,一方面通過勞動獲得一定的報酬,另一方面在勞動中錘煉貸款學生的誠信品質。
(2)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誠信品質。我校十分重視新生入學教育這一環(huán)節(jié),為使學生剛入校時就能形成“誠信是立身之本,立業(yè)之基”的意識,我校通過報到環(huán)節(jié)充分宣傳貸款政策,強調誠實守信在大學生活和未來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向新生宣傳國家助學貸款政策時,我校利用班會、板報、廣播、校園網、宣傳欄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誠信申貸的重要意義,在全校形成“以守約為榮、以違約為恥”的正確導向。每年開展以“誠信”為主題宣傳教育活動,舉行“誠信還貸宣誓儀式暨”“誠信立人”教育報告。通過誠信履約,誠信還貸,誠信做人,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塑造大學生良好的誠信形象,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3)在防范風險中構建誠信機制。一是建立個人信用檔案,及時了解學生信用狀況。學生信用檔案是記錄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相關信用行為,內容包括大學生的個人基本信息、每年所獲助學貸款、還款、交學費和獲獎學金等情況;記錄學生的品行情況,如入學后獎勵、處分,考試過程中是否有作弊行為,勤工儉學是否有不良表現,與他人交往有否欺騙行為等。其中還包括學生承諾書、個人資料、家庭背景、品行說明、學習效果、經濟狀況、信用記錄等。對學生個人信用檔案實行動態(tài)管理,學院必須將學生獲貸后的各種變化記入學生個人信用檔案。二是提前開展還貸溫馨提醒,防止因延期還款造成信用受損。對已經畢業(yè)的學生,在其還款到期前三個月,以書信的方式進行友情提醒,教育并督促他們恪守承諾,按期還款。我校還與銀行建立起有效的合作機制,做到貸款學生信息共享,銀行參與學校誠信教育活動,學校關注銀行方面的還款情況,兩家形成合力,以求最大限度降低貸款風險,確保新機制條件下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順利進行。
每年學校都會要求全體貸款畢業(yè)生在報告廳參加《紹興文理學院國家助學貸款還款確認書》簽定儀式,將畢業(yè)生還款確認手續(xù)與誠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強化貸款畢業(yè)生的誠信意識。將辦理畢業(yè)生還款確認手續(xù)與誠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強化貸款畢業(yè)生的誠信意識。一是讓每位貸款學生重溫貸款時與銀行所簽定的貸款合同內容,部分重要條款內容要求熟知,必要時可以抄寫或復印。二是讓每位貸款學生熟知還款起始時間和還款期限,了解如貸款違約,銀行的處罰條款的內容。三是重點向學生介紹個人征信系統的功能、作用,使每位貸款學生都清楚若不按期還款將會留下不良記錄,進而影響個人在多方面的發(fā)展。四是提醒貸款畢業(yè)生根據自己的就業(yè)狀況、家庭狀況選擇合適的還款方式,制定合理的還款計劃,以保證能夠按時如數還款。幾年下來我校畢業(yè)生還款確認書簽字率達到100%。2010-2019 年連續(xù)十年貸款畢業(yè)生離校前一次性還款超過50%。
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法,如每一次放貸后向該生父母寄一份告知信,讓貸款學生能及時了解放款時間、放款金額、繳學費情況,讓貸款學生父母及時了解放款時間、放款金額、交學費情況,讓學校和父母共同關心學生成長發(fā)展,讓父母感受黨和國家對于困難學生的關懷,也為日后誠信履約打下扎實基礎;與貸款畢業(yè)生保持經常的聯系,每學年將我校資助工作的各項感恩、誠信、勵志活動的開展情況以信件的形式向貸款畢業(yè)生通報;通過學校、學院、輔導員和班主任等多個層面與畢業(yè)生保持聯系,既讓畢業(yè)生了解了學校的現狀,讓畢業(yè)生感受到“今日銀行和母校的幫助,使自己順利畢業(yè),他日我對銀行和母校的一份情誼,更有一份責任和義務”,努力使我校國家助學貸款形成良性的運行機制。
通過國家助學貸款誠信教育各種舉措,營造了誠信履約還貸的良好氛圍,提升了大學生誠信還貸意識,我校國家助學貸款違約率低情況一直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助學貸款成功率不斷上升。同時在助學貸款學生中涌現出了一些踐行誠信、勵志成才的典型。很多受到貸款資助同學,不但實現經濟脫困,也成為自強不息、人窮志不窮的先進典范。
筆者認為國家助學貸款誠信教育活動要持久深入地開展下去,貸款違約率要爭取為零,誠信育人、誠信樹人、誠信立人意識要扎根于每一名貸款同學的心中,還有許多艱巨復雜的事情要做,我們將進一步在實踐中探索新時期做好國家助學貸款工作的良性循環(huán)機制,及時貫徹上級主管部門和銀行的各級新政策,把這項工作更加扎實、科學、有效地開展下去,進而使學生更加堅定誠信理念,鞏固誠信行為,實現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