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華
(重慶市璧山中學校 重慶璧山 402760)
教學方法整合,是教育發(fā)展的標志,也是必然趨勢。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通過多種教學方法整合應用,可以提升學生體育學習熱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與健康心理。但是如何將學習方法與教學方法整合在一起,實現(xiàn)教育的目的,是教師面對的問題。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信息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在教育領域中,受到教師和學生廣泛關注。在體育與健康教學中,采用多媒體形式教學,實現(xiàn)對教學資源整合,優(yōu)化教學過程。以往教學中,教師比較重視體育知識方面的教學,忽略學生心理健康培養(yǎng)。在多媒體教學背景下,應轉變這一教學理念,將體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學有機融合,以此實現(xiàn)該課程教育的目標。
以排球教學內容為例,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我國女排奪冠的視頻,以此烘托學習氛圍。當時視頻播放結束后,則進行理論知識教學,將排球在我國發(fā)展歷程以多媒體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使學生意識到體育運用在國家發(fā)展中的地位,并因此產生自豪感和愛國之情。對于高中學生來講,最難學習的就是運動技巧[1]。很多學生不愿意學習運動技巧,認為沒有用處,不能提升自身素質與運用技能。教師可以發(fā)揮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利用排球發(fā)展史激發(fā)學生欲望,使學生感受到運動的魅力,并積極參與學習中,以此提高學生運動能力與心理素質。多媒體教學的應用,不僅改變學生學習態(tài)度,同時可以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對學生體育素養(yǎng)形成具有重大意義。
新課程標準,對現(xiàn)代教育有明確的要求,提出學生自主學習這一理念。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自主學習方法與教學內容結合,使學生在自學習中,提高體育認知,形成終身運動的良好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高中體育教學中,應注意理論、實踐的結合,引導學生將學習內容應用實踐中,利用實踐提升對理論知識的認識[2]。自主學習方法的應用,可以促使學生體育素養(yǎng)形成,能夠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科的重視。
例如,學習“太極拳”內容時,為了讓學生了解該運動在我國的地位,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簡單的互動,然后實施自主學習。教師:同學們,你們了解太極拳嗎?學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教師:沒錯,它是我國傳統(tǒng)武術文化的一種,具有非常濃厚的民族特點。太極拳之所以出現(xiàn)在我們體育課本上,就是因為它具有養(yǎng)生保健功能,在人體緩慢運動的過程中,可以給身體各個其器官與組織一些刺激,激發(fā)身體各組織的功能變化,有效地起到健身、療疾、延緩衰老的作用。接下來,就讓我們學習一下這項運動吧!然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了解該運動的技巧與方法。當學生對基礎知識有簡單的認識后,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實踐,學生自主實踐的過程,教師可以適當地指導,使學生掌握太極拳的運動要領,在實踐中感受身體的變化,體會運動對自己身心的影響。通過自主學習,不僅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經驗,有利于學生成長。
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部分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會采用灌輸式方式進行理論知識教學,忽略學生體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的教師則是將體育課作為自由活動課,并沒有根據教學大綱完成教學任務。為了改變教師對體育教學的看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體育知識,提升對體育學習的重視[3]。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可以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優(yōu)化教師對體育學科的認識。
以籃球運動教學為例,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幾個投籃、運球的動作,將課本上的知識具體化。當動作展示結束后,再進行理論知識教學。利用演示教學的方式創(chuàng)建學習情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欲望。課堂教學中,則是引導學生根據課本知識要求,利用肢體動作描繪出來,如投籃、運球等等。此外,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實踐,鞏固學習內容。通過情景教學,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探究性學習方法的應用,可以活躍學生思維,使學生對學習知識產生主動學習欲望。以往教學中,學生對體育學習的重視程度不高,認為該課程不會提高高考知識,參與效果不理想。而探究性學習的應用,可以消除學生消極的學習情況面,同時可以促使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實際教學中,可以為學生設計疑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探索未知的內容。這樣一來,不僅展示探究學習方法的作用,同時可以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有利于體育素養(yǎng)形成。
總而言之,在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加強各種教學方法的研究,將此與教材內容有機融合,使學生在學習中身體素質與心理品質得到提升。多媒體教學、自主探究、情境教學等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與體育課程教學,會增加學生欲望,促使學生好的學習態(tài)度與思維品質形成,有利于教育事業(yè)更好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