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樂
摘 要:近些年來雖然社會經濟發(fā)展速度迅猛,但是社會的競爭壓力也在不斷的提高,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社會各界的從業(yè)人員出現(xiàn)抑郁或者失眠病癥的人數(shù)不斷攀升。因此我國的社會醫(yī)療體系也必須隨之優(yōu)化與改革,提高自身的治療手段和治療治療,這樣才能夠滿足我國公民對醫(yī)療體系的要求。本文主要從心理護理干預入手探討心理護理干預,對治療抑郁病失眠患者的臨床效果,希望能夠完善我國醫(yī)療體系現(xiàn)有的問題。
關鍵詞:心理護理干預,抑郁癥失眠癥,臨床效果分析
一、抑郁癥心理護理的重要性
抑郁癥屬于一種心理疾病,從其本質上來說應該歸屬于一種特殊的心理障礙,最主要的表現(xiàn)是患者長期處于自身的小世界之中,不同的人性格不同,表現(xiàn)的形式大多并不一致,但是總體來說都表現(xiàn)的較為低沉,患者長時間會處于一種較為郁悶的狀態(tài),心理情緒低落,臨床表現(xiàn)為情緒自卑,悲觀厭世。甚至情況嚴重的時候,患者還會出現(xiàn)自殺或者是毀滅世界的狀況。但是總體來說患者的情況惡化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患者可能會患有相應的妄想癥或者是出現(xiàn)幻覺,伴隨著睡眠缺失的狀況,當然睡眠缺失僅僅是所有抑郁癥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但是極其難為治療。由此可見,必須要提高心理護理的質量,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這樣患者才能夠更好的去對抗抑郁癥,幫助自身恢復健康水平。
二、資料與方法
本次實驗所選取的調查方法是跟蹤調查法,也就是告知患者,并且獲得患者及其患者家屬同意的情況下,對患者的就醫(yī)情況,護理情況進行跟蹤調查,收集患者每一次治療和護理之后的情況,以及數(shù)據(jù),并且分析不同獲取方法對患者所造成的影響,從最終的跟蹤調查數(shù)據(jù)中形成對比來進行護理情況的分析,在進行跟蹤調查實驗的過程中,要注意信息的收集,保證患者自身的疾病和狀況,具有著代表性和可行性,患者首先要保證自身年齡的范圍,滿足實驗的要求,同時男女比例也要具有隨機性。同時還要盡可能的規(guī)避其他疾病,對抑郁癥及并發(fā)的失眠癥狀的影響,例如其他病癥的疼痛帶來的影響。
1.方法
首先將我院進行治療的抑郁癥并失眠的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為觀察組,一組為對照組,對照組所采用的護理方法就是傳統(tǒng)的一般護理方法給予患者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并且?guī)椭颊唣B(yǎng)成相應的好習慣,及時的進行休息,以此來推動患者的恢復。而觀察組則是在一般護理的方法之上,加強心理護理干預,從根源上提高護理的水平,從而實現(xiàn)對比。
2.心理護理
(1)認知干預
抑郁癥以及并發(fā)失眠癥的患者往往是心理存在著與世界不同的認知,所以醫(yī)護人員在進行護理工作的過程中,絕對不能夠站在醫(yī)生或者護士與其成為朋友,多溝通多了解了解到抑郁癥患者的所思所想,讓他真正的帶入你,走入他的心理世界,這樣醫(yī)護人員才能夠真正明白抑郁癥患者的所思所求。只有找到了病癥的關鍵點,才能夠進行下一步的護理工作,否則很多護理工作很的可能都會適得其反,加劇患者的恐懼心理,同時護理人員還應該讓抑郁癥患者明確,抑郁癥并不是一項十分可怕的疾病,只有讓他的認知產生改變,才能夠正視疾病,積極的配合治療。為后續(xù)的恢復打基礎。
(2)溝通干預
護理人員在護理抑郁癥患者的時候與其他的護理工作并不是十分一致,其他的護理工作要注重不同疾病對患者身體所造成的影響,但是抑郁癥患者往往所帶來的影響較為隱性。失眠僅僅是表達形式之一,表現(xiàn)的是患者焦慮和恐慌的心理,所以護理人員絕對不能帶著同情或者是目的性與患者進行交流,而是通過了解患者的處境,設身處地的為患者著想,例如利用肢體語言或者是眼神,讓患者真正的明白醫(yī)護人員想要幫助自己,讓患者感受到自己被認可,被理解,這樣才能夠解決患者所處的困境。
(3)安全護理
抑郁癥本來就會讓患者處于一個緊張焦慮的狀態(tài),如果說失眠癥狀的不斷加劇,會導致患者的精神處于一個緊繃和憔悴的狀態(tài),所以很容易出現(xiàn)安全問題,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的時候也要高度重視患者的心理情況,這些患者往往心理素質較差,一旦產生了自殺的念想,很容易導致極其嚴重的后果,因此護理人員可以建立完善的巡班制度,由專門的值班領導負責帶隊,定期對患者進行巡視確定其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況,都處于安全的水平,同時還應該保持警覺,高度重視患者所表達的每一個思想和想法,很有可能患者的自殺念想就隱藏在平日中的情緒表達之中。如果護理人員能夠及時的察覺,那么就能夠挽救一條鮮活的生命。
(4)家庭支持
家庭的支持對于患者來說至關重要,護理人員應該與患者的家庭成員展開溝通,鼓勵患者的家屬定期來探望,與患者進行交流,幫助患者建立對抗病魔的信心,只有患者的家屬給予了足夠的鼓勵,那么患者才能夠真正的正視自身的疾病,學習相關的知識,盡早的恢復健康。
3.指標統(tǒng)計
本次跟蹤調查所確定的試驗指標為患者的恢復情況以及患者的心理情況,對患者是否滿意護理服務進行跟蹤調查,依次為本次實驗的調查依據(jù),最后的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用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三、結論
實驗調查的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患者睡眠質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而且觀察組的患者滿意程度更佳。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我國的醫(yī)療體系改革來說,抑郁癥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尤其是近些年來社會關注度,不斷提升醫(yī)療體系,必須針對抑郁癥護理工作展開優(yōu)化與改革,本文主要強調抑郁癥失眠患者的心理護理方法和心理護理干預,希望能夠優(yōu)化現(xiàn)有的護理體系,強調護理人員與患者的溝通,以此來提高護理水平滿足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需求,這樣才能夠讓我國抑郁癥患者盡快的走出困境。
參考文獻:
[1]安靜,郝麗娟.行為心理護理干預對伴有焦慮、抑郁的鼾癥患者的影響[J].青海醫(yī)藥雜志,2021(10):32-35.
[2]劉霞,李鳳,劉麗.早期心理護理干預對腦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經心理的改善作用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2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