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善
摘 ?要:本文探討了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并從教學手段、師生交流、思維訓練等方面闡述了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夠為初中語文教學提供借鑒。本文從筆者十幾年的教學經驗出發(fā),總結了幾點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方法,希望對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有些作用。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36-0133-02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in 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and expounds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means,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and thinking training,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Based on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 of more than ten years,this paper summarizes several methods to cul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hoping to play a role in developing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Chinese;Teaching;Thinking ability;Training
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對其智力和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大意義,學生在初中階段是智力能力、思維能力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在初中階段,我們語文教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當學生有了思維能力后,其智力、能力也會隨之增長,所以,我們需要通過恰當?shù)氖侄蝸磉M行教學,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基。
1.教學設計的優(yōu)化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為了在初中語文教學進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來制造學生的認知矛盾沖突,從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一課時,首先,通過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以制作的多媒體課件來導入新課,通過給學生播放關于濟南冬季的雪花幻燈片圖片,并添加音樂,營造濟南冬季的美麗氛圍。自然而然地進入到文本的學習,接著,我又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六人一小組,在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中來教學生。欣賞性的,指引性的,平等地對待學生所給出的答案,給每個小組的學生提供、討論和展示的機會,多鼓勵同學們的獨立思考,不妄下結論,通過一系列的反思、討論和最終各小組的代表發(fā)言等,與教師,與其他組同學,共享自己的見解與觀點;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進行了思維成果的交流。無形中提高了自已的思維能力。其次,運用一系列有關聯(lián)的問題,有層次的,有梯度向學生發(fā)問,來潛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向學生問道:“濟南為什么說是一塊寶地?”此時學生有疑問了,我們不能在第一時間馬上給出問題答案,而要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答問題。然后,要讓學生自主通過閱讀文章、獨立思考和分析,總結出濟南冬季天氣的“暖陽”、“無風、無霧”、“無毒日”等特征。然后得出濟南是“寶地”的結論。在探究提問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最后,提出了相應的問題情境。學生在思考和探究的過程中,思維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因此教師可以適當?shù)剡\用這種方法。
在教學《記承天寺夜游》時,在開始新授課時,首先,用古人借月抒懷的詩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钡燃と?,明確目標。其次,播放事先準備好的視頻朗讀給學生身臨其境的示范,讓學生在明確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后,能自然而然的向文本滲透。然后,“四人一小組,合作研學,疏通文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及表達能力。最后,也是最精彩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展示自已的學習成果,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蔽沂沁@樣設計的,連續(xù)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把小組討論的結果展示出來,因為初中生有較強的表現(xiàn)欲望,每個小組都想派代表回答:一是作者夜晚出游的原因是什么?二是作者是如何精彩地描寫月色的?月夜圖它有那些特點?給你怎樣的感受?特別是我設計了“品味不同句子的表達效果”這環(huán)節(jié):在黑板上出示,(1)a、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b 、庭下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2)a、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b、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橫。當然,我還是有提示的可以用(去一去,品修辭;添一添,品意境)。
這樣優(yōu)化教學設計后,學生在對比后,學會了語言的精練與推敲。久而久之,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
2.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重生活實踐與課文教學內容的結合。課堂教學過程中引用的生活內容要在學生的認知范圍內,否則其作用就會被抹殺。而且也會使學生對語文思維方法產生錯解,使他們不可能對知識有更深的理解,也無法掌握比較分析法、聯(lián)想法、想象法以及觀察法。
例如,在教學《最后一課》時,當教師解釋文章中的環(huán)境描述知識時,他們分析主人公在上學的路上所看到的情況以及課前課堂上的情況。他們還把實際天氣情況引入教學,指導學生學習天氣、畫眉、士兵、布告欄和課前。應該考慮到異常的氣氛、韓麥爾先生的衣服、態(tài)度和鎮(zhèn)上的人民。學生應該想象英雄的經歷,然后體驗文本中的悲傷氣氛。通過課堂實際情況的聯(lián)想和分析,教師可以使學生對課文的內容更加感興趣,對課文中主人公的情感產生更多的共鳴和理解,為理解課文的內容及情感提供更多的幫助。同時,學生應用現(xiàn)有知識,在想象、聯(lián)想、分析、比較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較充分掌握這些思維方法的應用,從而也就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能力。
3.師生溝通的加強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不僅要向學生“灌輸”與“給予”書中的知識,還要讓學生自主地理解,提出自己的學習理念,以便更好地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學生通過師生互動提高教學內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多思考,能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非智力因素。
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一課時,教師在講授這一課的知識時,首先,可以問幾個問題:為什么大臣們假裝看到皇帝的新衣?皇帝的新服裝比喻是什么意思?讓學生在閱讀課文和課堂演講時思考答案。其次,為了更好地學習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揮作用。教師以牧師的口氣朗讀課文,學生則分別扮演皇帝、騎士、牧師和平民的角色。通過適當?shù)赜懻摵驼{整故事,表演變得更有趣和生動。最后,每組學生在上臺前都要表演,老師和學生會選擇最好的小組表揚和獎勵他們。在上述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和小組表演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與合作,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合作交際能力的目標,促進發(fā)展和進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在那之后,老師要求每組學生反思自己的課堂表現(xiàn),總結出本課所學的知識和方法,為鞏固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并能鍛煉學生的元認知能力。通過不斷的反思和總結,可以鍛煉學生的反思能力,增強學生的情感和意志。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如人格傾向。
4.系統(tǒng)的訓練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在評價學生的思維能力時,思維品質是重要的指標之一。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批判性、靈活性和深度思維品質。此外,語文素養(yǎng)包括、思維能力、語言積累、學習方法等方面,因此教師需要更加重視學生語文素養(yǎng)、思維品質等方面的培養(yǎng);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要得到提高,就必須加強系統(tǒng)的訓練,這樣才能使思維方式產生巨大的變化、理解和推理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诖?,教師可以通過單元教學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的培養(yǎng),使學生對事物有更深入的思考,對事物之間的關系有更深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背影》一課時,教師在講解本課內容時,首先,要鼓勵學生多問多想,摒棄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的方式和習慣,更好地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其次,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解決問題。通過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我們可以了解事物的本質。如老師問:“你認為兒子理解父親的愛嗎?”原因是什么?引導學生閱讀和思考。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和探究,鍛煉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鼓勵學生多角度地討論和分析問題,培養(yǎng)學生以身作則的能力,使教學更加靈活,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基礎知識的掌握奠定了基礎。最后,教師可以在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之間建立更多的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更多地接觸生活,培養(yǎng)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其思維品質。
尤其讓學生通過背影的內容學習,能對父親的生存狀況進行回憶和思考,從而產生對文本的更多理解。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營造平等適當?shù)慕虒W環(huán)境和氛圍,使學生能夠提出更多的問題,敢于挑戰(zhàn)權威,進而獨立思考,提高思維品質。
學生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期在初中階段。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營造良好的氛圍和情境,傳授思維方法,增加互動和反思,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多的練習將為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語言素養(yǎng),促進他們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梅.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方法探討[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2014(10) :7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