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通訊員 梁劍 本刊記者 鄢志勇 李慕絢)2020年11月14日,由武漢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生活·實踐教育研究中心主辦、宜昌市教育局承辦、宜昌市天問教育集團協(xié)辦的“2020年全國生活·實踐教育年會”在宜昌天問國際學校成功舉辦。本屆年會的舉辦是學習宣傳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落實新時代勞動教育方針的具體行動。年會以“生活·實踐教育的實施路徑”為主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陶行知教育研究會“生活·實踐”教育專委會理事長周洪宇,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芝斌,宜昌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覃照,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申國昌,中國陶行知教育研究會“生活·實踐”教育專委會秘書長、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劉來兵等領導與專家學者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部門、高校與科研單位、中小學等機構(gòu)的生活實踐教育研究與實踐領域的百余位嘉賓出席會議。
開幕式由宜昌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覃照主持。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申國昌以及宜昌市副市長趙芝斌分別做了開幕式致辭。申國昌介紹,生活·實踐教育是周洪宇教授首創(chuàng)的教育理念,他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和馬克思的實踐哲學為理論源頭,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實踐育人重要教育論述,著力解決教育與生活脫離、學校與社會脫離、教學與實踐脫離的現(xiàn)實問題。它經(jīng)過了陽光教育、新全人教育、新人文教育的不同發(fā)展階段,在2016年正式定名為生活·實踐教育實驗。
趙芝斌說,各位教育專家云集天問教育集團,特別是周洪宇教授親臨會議,調(diào)研和指導宜昌的教育工作,這是對宜昌教育工作的極大鼓舞和鞭策。周洪宇教授首先提出生活·實踐教育理論,首倡“讓教育通過生活與實踐創(chuàng)造美好人生”愿景,并身體力行予以推行,充分體現(xiàn)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思想和黨的教育方針,也是當前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具體行動。開幕式上,周洪宇教授為五峰縣“生活·實踐教育實驗區(qū)”和天問教育集團“生活·實踐教育基地”授牌。
在主題報告環(huán)節(jié),周洪宇教授做了《生活·實踐教育:內(nèi)涵、原理及意蘊》主題報告,深刻闡述了生活·實踐教育的內(nèi)涵、原理及目標。他指出,生活·實踐教育以陶行知生活教育、馬克思主義實踐哲學和習近平實踐育人、勞動育人重要論述為理論基礎,強調(diào)生活·實踐教育是貫徹立德樹人根本宗旨,五育并舉教育方針,推動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培養(yǎng)時代新人的教育探索。周洪宇教授強調(diào),任何一種理論創(chuàng)新都是一個承繼的過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教育才能真正地溝通生活與實踐。
隨后,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申國昌教授以《讓陽光普照每個孩子》為主題;首都師范大學基礎教育發(fā)展研究院學校改進與評估中心主任楊超暉教授以《日常生活文化變革的意義與路徑》為主題;華東理工大學段文杰教授與西部(重慶)地質(zhì)科技創(chuàng)新研究院副院長左登琴以《生活·實踐教育踐行模式探索》為主題;天有教育集團副總裁、總校長鮑成中以《生活·實踐教育之教學質(zhì)量體系構(gòu)建》為主題分別做了專題報告,從不同角度探索生活·實踐教育的實施路徑。
天問教育集團以及來自全國各地踐行生活·實踐教育理念的學校代表分享了生活·實踐教育經(jīng)驗。高振華總校長和天問國際學校幼小初高各學段的負責人以及學生家長分別就生活·實踐教育基地課程建構(gòu)與實施、“三位一體”生活·實踐教育體系探索、生活·實踐教育范例課程、高中與大學之間的銜接、生活·實踐教育的家校合作等方面分享經(jīng)驗。接著,全國各地學校校長交流了各自生活·實踐教育經(jīng)驗。
當天,與會代表來到宜昌市高新天問小學部和天問國際幼兒園,親身體驗學校在“生活·實踐教育”的探索與成果。同時通過視頻直播連線,體驗了五峰長樂天問書院豐富多彩的研學課程。
責任編輯/李慕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