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馬占山民族英雄形象對社會心理的影響

        2020-01-07 07:32:35李小尉韓雙龍
        河北開放大學學報 2020年5期
        關鍵詞:馬占山民族英雄抗日

        李小尉,韓雙龍

        (北京師范大學 歷史學院, 北京 100875)

        馬占山領導的江橋抗戰(zhàn),被譽為“九一八”事變之后“第一次有組織、有部署、大規(guī)??箵羧毡厩致浴雹賱Ⅺ慃?、徐振岐:《20 世紀30 年代初國內外輿論界對馬占山抗戰(zhàn)的形象塑造及影響》,《民國檔案》,2019 年第1 期。的戰(zhàn)爭,馬占山本人也一度被國內外社會輿論塑造成一位具有“精忠報國的愛國情懷”和“堅韌不拔的大無畏品質”的抗日民族英雄形象。②自1931 年10 月16 日至1932 年12 月4 日間,《申報》共刊登了關于馬占山相關事件的報道2346 篇,國內其他報刊均有大量關于馬占山的相關文章或報道。但是,1932年馬占山出席偽“滿洲國”成立大典并就任偽“滿洲國”軍政部總長、偽黑龍江省長,這一消息傳出之后,社會各界一片嘩然。雖然圍繞馬占山“降日”與否眾說紛紜,但是,馬占山的抗日民族英雄的形象卻就此迅速坍塌,全國人民的抗戰(zhàn)決心與戰(zhàn)勝日本之信心均遭重創(chuàng),抗日力量也遭受到重大損失。

        自民國以來,圍繞馬占山的討論就從未間斷。概略來說,研究主題多圍繞著馬占山個人的抗日功績和馬占山“降日”的真假與否等問題而展開。③參見劉書良:《黑土驍將——抗戰(zhàn)中的馬占山將軍》,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 年版;孫鵬:《論馬占山與江橋抗戰(zhàn)》,《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010 年第6 期;劉麗麗、徐振岐:《20 世紀30 年代初國內外輿論界對馬占山抗戰(zhàn)的形象塑造及影響》,《民國檔案》,2019 年第1 期;劉麗麗:《九一八事變后南京國民政府對日政策的演變——以〈中央日報〉對馬占山抗戰(zhàn)的報道為中心》,《民國檔案》,2015 年第2 期等。這些文獻均對馬占山的生平或其抗日功績作了詳細分析,其余對于馬占山的論述則更多地散見于各種關于東北抗戰(zhàn)、九一八事變等文獻之中。其實,在圍繞馬占山抗日或“降日”的歷史問題探討中,社會輿論中的歷史已經與真實的歷史拉開了距離。由于受到日本侵略所激發(fā)的民族主義情緒引導,社會輿論將馬占山塑造成一位“精忠報國的愛國英雄”和“堅韌不屈的民族英雄”。本文將關注的重點置于這段被塑造的歷史,圍繞馬占山“抗日”和“降日”的社會輿論傳播,剖析馬占山“抗日民族英雄形象”的塑造與破滅對當時中國民眾社會心理之影響。

        一、英雄形象塑造:輿論宣傳中的馬占山

        馬占山的民族英雄形象是通過社會輿論的宣傳塑造出來的。據“中國近代報刊”數據庫顯示,自1931 年10 月16 日江橋抗戰(zhàn)爆發(fā),至1932 年12 月4日馬占山率所部退入蘇聯(lián)境內期間,《中央日報》共發(fā)表有關馬占山的抗戰(zhàn)報道235 篇,此外,同期的《申報》《益世報》《大公報》《國聞周報》等報刊均對此事進行了積極報道,還刊登了很多讀者來信、采訪了街頭民眾等內容,生動地反映了有關此事的社會輿情。正是通過社會輿論的傳播,馬占山的抗日民族英雄形象才得以樹立。相同的是,正是由于社會輿論的傳播,馬占山“降日”后其抗日民族英雄形象隨后才又迅速坍塌。

        1.精忠報國的愛國將領

        九一八事變爆發(fā)后,國民政府為“力避沖突” “以免事態(tài)擴大”①章博峰、莊建平主編:《抗日戰(zhàn)爭》(第1 卷),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 年版,第151 頁。,任由日軍輕易占領吉林、奉天兩省,東北守軍僅剩駐守錦州的張作相部與駐守黑龍江省的馬占山部。面對日軍進攻,馬占山固守江橋一線與日軍展開激戰(zhàn),史稱“江橋抗戰(zhàn)”。由于孤軍奮戰(zhàn),馬占山軍在戰(zhàn)場失利后援無望的情況下,一面抵御日軍的“誘降”,一面轉至拜泉、海倫一帶繼續(xù)堅持抗日。②《馬占山電復婦女會》,《申報》1931 年11 月26 日;《馬占山復粵四全會電》,《申報》1931 年12 月2 日;《馬占山通電表示決不對日屈服》,《申報》1931 年12 月14 日;《馬占山等通電》,《申報》1932 年2 月5 日。一時間,馬占山部的抗日壯舉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全國各大報刊紛紛予以報道宣傳,馬占山被塑造成全國無人不知的抗日民族英雄。

        社會各界對于馬占山部在“江橋抗戰(zhàn)”中的英勇表現普遍持贊譽態(tài)度,很多人認為,馬占山部的英勇抗日行動,不僅展現了“中國軍人保家衛(wèi)國的高大形象”,更堅守了“披甲執(zhí)兵,身膺疆寄,守土衛(wèi)民”的軍人精忠報國的精神。③《如何領會馬將軍之教訓》,《申報》1931 年12 月10 日。

        在面臨侵略、民族憂患之際,國民政府在最初“對日不抵抗政策”遭到嚴重失敗、訴諸國聯(lián)又無結果、全國各界抗戰(zhàn)呼聲日益高漲的背景下,又提出“一面抵抗,一面交涉”④余子道:《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34 頁。的對日原則。因此,國民政府開始對馬占山的抗日行為進行積極宣傳。《中央日報》是國民黨的黨報喉舌,該報在這一時期刊登了很多各界民眾對馬占山部堅持抗日的聲援與支持,彰顯國民政府對抗日的支持與決心。例如,《首都各界抗日會電慰馬占山忠勇衛(wèi)國 并電張副司令請派兵增援重創(chuàng)倭寇 各團體抗日救國工作仍積極進行》⑤《首都各界抗日會電慰馬占山忠勇衛(wèi)國 并電張副司令請派兵增援重創(chuàng)倭寇 各團體抗日救國工作仍積極進行》,《中央日報》1931 年11 月10 日。《各學校電慰馬占山 提師抵抗保我邊疆光吾民族》⑥《各學校電慰馬占山 提師抵抗保我邊疆光吾民族》,《中央日報》1931 年11 月12 日。和《四全大會蘇豫兩省代表致電慰勞馬占山 盡力抵御保全國土 全國同胞愿為后盾》⑦《四全大會蘇豫兩省代表致電慰勞馬占山 盡力抵御保全國土 全國同胞愿為后盾》,《中央日報》1931 年11 月15 日。等文章,均在不同程度上宣傳了社會各界給予馬占山抗日的援助行動。

        很多人認為“馬占山將軍與其所部諸將士,孤軍守土,援絕彈盡……而馬將軍于所部將士之苦節(jié)忠心,則己永共民族生命以不朽!”⑧《馬占山之教忠》,《國聞周報》,1931 年第8 卷第47 期?!秶勚軋蟆飞踔量d了馬占山的兩幅肖像,下面分別標注“誓死衛(wèi)國之馬占山”和“民族英雄馬占山”,借此表達民眾對馬占山英勇抗日精神的欽佩。即使在戰(zhàn)場失利的情況下,社會輿論對馬占山的態(tài)度依舊如此,“黑龍江馬占山將軍,本軍人之天賦,以男兒之血性,以愛國之忠忱,以不顧成敗不惜生死的精神,以孤軍與犯我黑省之日暴軍殊死之戰(zhàn)”,“惟據目前形勢,日軍尚續(xù)續(xù)增援不已。馬將軍以絕無援應之孤軍,終恐不能久守。但即此已足以顯馬將軍之忠勇。將軍非不知江省聯(lián)絡斷絕,呼援無應一隅之孤軍,不足以敵兇暴之虎狼也?!瓎韬?,此種精誠,足以動天地而泣鬼神矣,齊齊哈爾即不幸而終歸失陷,亦不過為兵家勝敗之常事耳?!雹帷恶R占山畫像》,《國聞周報》,1931 年第8 卷第47 期。

        可以看出,身處輿論旋渦中的馬占山,無論在戰(zhàn)場上成敗與否,他在民眾心中均是一位勇于抗日、精忠報國的愛國將領形象。顯然,宣傳報道塑造馬占山的英雄形象,不僅能夠緩解來自各界對于“不抵抗政策”的指責,還可以借助對馬占山的聲援和支持來凝聚民心。對于社會民眾來說,對馬占山英勇抗日的大力聲援和支持,成為全國民眾表達抵抗日本侵略決心、表達愛國熱情的心理宣泄途徑。

        2.堅韌不屈的民族英雄

        馬占山在江橋抗戰(zhàn)前后,均未得到來自國民政府的任何實際援助,這也是馬占山戰(zhàn)場失利、退避自保的主要原因。對此,社會各界出于同情,在情感上更加敬佩馬占山身處逆境而堅韌不屈、頂著巨大壓力堅持抗日的精神。

        從民族情感角度來看,自甲午戰(zhàn)爭以來,隨著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尖銳,維護國家主權、抵抗日本侵略已經成為國內社會各界的共同情感。因此,當馬占山在江橋抗戰(zhàn)失利之后,社會各界紛紛自發(fā)地采取行動支援馬占山繼續(xù)抗日。有的采取形式多樣的慰問募資活動,包括各個社會團體的“電慰”外,還有“青年學生軍” “支援隊”等形式的慰勞團。①參見《各界電慰馬占山》,《申報》1931 年12 月11 日;《徐各界慰勞馬占山》,《申報》1931 年11 月12 日;《各界電慰守土將領》,《申報》1931 年11 月12 日;《粵市黨部電慰馬占山》,《申報》1931 年11 月13 日;《馬占山對慰勞團談話》,《申報》1931 年11 月12 日;《青年援馬團定期北上》,《申報》1931 年12 月11 日等。有的直接采取募集資金支援抗戰(zhàn)活動,包括國內外的愛國民眾、愛國華僑紛紛慷慨解囊,捐募資金;有的采取宣傳勸募的方式,推出了“馬占山牌”香煙,創(chuàng)作“馬占山之歌”,還有《馬將軍》畫作等,宣傳勸募資金用于支援馬占山部繼續(xù)抗日;還有社會團體迅速推出以“馬占山抗日”為主題的音樂劇、戲劇、話劇等②參見《記賑災救國音樂會》,《申報》1931 年11 月17 日;《三星舞臺 鐵血將軍馬占山》,《申報》(本埠增刊)1931 年11 月20 日;《中央大戲院 馬占山》,《申報》(本埠增刊)1931 年12 月6 日;《馬占山誓死抗日》,《申報》(本埠增刊)1931 年12 月11 日等。,通過這些形式的宣傳或演出來募集資金,在經濟上援助馬占山繼續(xù)堅持抗日。此外,也有“很多有志青年與愛國人士紛紛前往東北,參加馬占山的抗日聯(lián)軍”,③《青年園地 救護隊克尫》,《申報》(本埠增刊)1931 年11 月20 日?!八麄兌家宰约毫λ芗暗姆绞奖磉_自己的心情,將馬占山視為在東北前線的實際領袖”。④于德泉、陳麗君:《試論馬占山和東北抗日義勇軍的抗戰(zhàn)》,《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 年第1 期。

        社會各界對馬占山抗日的多種支援、慰問形式,進一步在報刊輿論中被宣傳發(fā)酵,社會輿論對馬占山克服困難、堅持抗日的行為進行了反復宣傳,而馬占山以“絕無援應之孤軍”抗擊“數倍于己”、裝備精良的日軍,這種堅韌勇敢的精神更值得人們敬佩??梢哉f,社會輿論塑造的馬占山及其堅強抗日形象,進一步彰顯了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勇氣與氣概。

        3.英勇反抗日本侵略的抗爭精神

        隨著社會輿論的傳播與發(fā)酵,“馬占山”已經抽象成一個“民族抗日”的符號,而社會民眾所敬仰的,也不僅是馬占山本人,更是馬占山所表現出的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抗爭精神。馬占山在此期間公開發(fā)表了一系列的通電或聲明,均表明自己堅定的抗日決心。這種決心,正是社會民眾所期望看到的,也是社會民眾所夢想的英勇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抗爭精神。

        馬占山的抗日行動,滿足了社會各界對抗日民族英雄的渴望與想象。因此,在對馬占山及其抗日行動的宣傳中,馬占山的個人身份也發(fā)生了從軍閥(土匪出身)到抗日民族英雄的轉變。在輿論宣傳中,“馬占山”成為民眾心中抵抗日本侵略的英雄符號,成為民眾抗日的精神寄托。其實,隨著江橋抗戰(zhàn)的失利,馬占山部早已處于無力抵抗的狀態(tài),但是,這種情況卻被新聞報道選擇性地忽略。因此,與其說社會各界關注馬占山部是否能夠抵擋日軍進攻,不如說社會各界更希望看到值此民族危難之際,能夠有人站出來,為中國的未來而抗爭。

        這一時期的新聞報道可以進一步印證社會輿論對馬占山個人形象的塑造。據“瀚堂近代報刊數據庫”數據顯示,1931 年前涉及馬占山的報道僅40條,1931 年則驟增至1 450 條,1932 年達到巔峰值1 561 條,1933 年及以后驟然減少至兩位數。從數據的變化不難看出,社會輿論對馬占山的關注是隨著九一八事變之后的歷史進程而波動的。在九一八事變后至馬占山“降日”前,作為國民政府東北軍在北滿地區(qū)的高級將領,馬占山肩負的是全體中國人民對于國家領土與主權完整的期望。經過社會輿論的宣傳后,這個愛國將領的形象也就被升華為堅韌不屈的民族英雄,成為活生生的抗日精神的載體。

        二、英雄形象幻滅:社會輿論的轉向

        江橋抗戰(zhàn)失敗后,馬占山率部退至海倫,而日軍則加緊了對馬占山的誘降工作。從日本方面來看,馬占山有很多“親日”的可能,例如馬占山本人參加過日俄戰(zhàn)爭,其女馬淑琴當時正留學日本,甚至認為馬占山本人的抗日情緒并不強烈等。⑤(日)児島襄:《滿洲帝國》,東京:文蕓春秋,1976 年版,第61-62 頁。馬占山身邊也被日本安插了多位勸降人員,例如黑龍江省當地劣紳趙仲仁、哈爾濱義祥火磨經理韓云玠等人,雖然馬占山身邊的參謀謝珂多次“向馬建議遠離此輩”,但馬占山卻始終以“趙仲仁膽小怕事,韓是買賣人,無關輕重”來答復。⑥宋希濂、董其武等:《九一八事變——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zhàn)爭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51 頁。

        1931 年12 月7 日,日本關東軍參謀長坂垣征四郎、特務部長駒井德三帶領記者團前往海倫與馬占山公開會面,并進行了約兩個小時的密談。隨后,馬占山接受記者團采訪并聲稱“對日軍沒有敵意”,12 月11 日馬占山與擔任時任東省特別區(qū)行政長官的張景惠會面并進行密談,這使得社會各界對馬占山愈發(fā)懷疑,報刊上甚至披露了馬占山“受張景惠之節(jié)制,北滿統(tǒng)一”的消息。①《張景惠馬占山相互會見 北滿大勢已定矣》,《盛京時報》1931 年12 月13 日。此時,雖然關于馬占山堅持抗日與否的消息尚未確定,“外間對馬的謠言頗多”,社會輿論對馬占山的抗日英雄形象已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在馬占山宣布就任偽“滿洲國”軍政部總長后,馬占山公開“降日”的事實便已經塵埃落定了。雖時隔不久,馬占山便再次發(fā)布“反正通告”,但社會輿論塑造的抗日民族英雄形象已經徹底坍塌,再也無法恢復。概括起來,圍繞馬占山的社會輿論中,反映了如下幾種典型的社會心理:

        1.悲憤交加:對政府抗日的徹底失望

        很多民眾對馬占山“降日”感到悲憤交加?!氨钡氖侨珖嗣竦膼蹏楦惺艿搅似垓_,認為馬占山是“假革命”,“過去為沽名釣譽而戰(zhàn),今日為富貴利祿而屈!”民眾普遍認為應該“懲除馬占山,足以戒絕假革命者之紛起!懲除馬占山,足以早就‘守死不屈’之風氣!”②又青:《嗚呼馬占山》,《人民周報》,1932 年第3 期?!皯崱钡氖恰榜R占山利令智昏,投降暴日,把從前的功業(yè),盡付東流,令人深為惋惜?!雹邸督等盏鸟R占山》,《反日特刊》,1932 年第3 期。“受盡了國民的崇拜”的馬占山,“鬼鬼祟祟地投降了日本,又做江省的長官,而且列名偽國的陸長,真算把中華民國的臉,給丟完了!”更將馬占山與日本被俘將領作比較“馬氏辜負了國民厚望,不自思忖,反而振振有辭,更可見其為無恥之尤。我們拿他與日本空閑少佐比較,人家因為戰(zhàn)敗被俘,一經放還,自殺謝罪,真叫我們國民慚愧無地”。④《馬占山何顏之厚也》,《大公報》(天津)1932 年4 月1 日。原本擁戴馬占山的東北軍各部,在得知馬占山“降日”后紛紛表示“決不同流合污”。⑤《東北義軍紛起 自衛(wèi)軍反對馬占山 占黑龍江沿江六縣》,《大公報》(天津)1932 年3 月14 日。有民眾“聽說馬占山投降,便將他的造像包裹起來,束之高閣。前幾天聽說他出兵截斷農安義勇軍歸路,益發(fā)悲憤交集,便將那像撿出來,猛擲在地上,打成粉碎?!雹搦N:《天上人間:馬占山》,《公教周刊》,1932 年第159 期。顯然,悲憤交加的社會心理,反映的是社會民眾對政府抗日的徹底失望心情。

        2.悲觀懷疑:抗日的信心與決心受挫

        對于馬占山來說,面對艱難的局勢,如何保全個人手下的軍隊有生力量成為他首先考量的要素。“馬自到海倫以來,鑒于國際形勢與國內情形,內心矛盾很多,主要是想名利雙保。他雖然加強擴軍,只是為了挾此以自重,而抗日情緒則逐漸消沉下去?!雹咚蜗eァ⒍湮涞龋骸毒乓话耸伦儭瓏顸h將領抗日戰(zhàn)爭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55 頁。長期擔任馬占山參謀的謝珂,就敏銳地察覺到了馬占山的心理變化。謝珂多次勸阻馬占山慎重,“主席的名譽是將士擁護出來的,中外皆知,如對日屈服,使援助我們的人將大失所望。現在我們遇有何種困難,或走到任何地方,也有人幫助接濟,大家全不愿對日投降,請好好地考慮考慮”。⑧宋希濂、董其武等:《九一八事變——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zhàn)爭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 年版,第54 頁。隨著日本持續(xù)增兵以及上?!耙弧ざ耸伦儭钡男蝿葑兓?,馬占山最終決定以投降來博取一線生機“我看不行了,非想法子,不緩和一下全軍有覆滅可能,我決心假投降,同小鬼子較一較智能”。⑨劉書良:《黑土驍將——抗戰(zhàn)中的馬占山將軍》,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 年版,第228 頁。

        社會輿論非常關注馬占山與日偽方面的頻繁接觸。作為黨報喉舌的《中央日報》刊登《請馬占山對國人解釋》⑩《請馬占山對國人解釋》,《中央日報》1932 年2 月24 日。一文,呼吁馬占山對各界對他頻繁會見日偽人士做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在馬占山出席偽“滿洲國”成立大會后,《中央日報》接連發(fā)表《馬占山何以對國人 電告現正應付事變另覓瓜代 接替有人即負咎引退謝國人》?《馬占山何以對國人 電告現正應付事變另覓瓜代 接替有人即負咎引退謝國人》,《中央日報》1932 年2 月24 日。與《馬占山早已死了》?《馬占山早已死了》,《中央日報》1932 年3 月20 日。兩篇評論,以怒其不爭的語氣批判馬占山。不久,在馬占山通電反正后,《中央日報》則立即發(fā)表社論,討論馬占山態(tài)度究竟如何?是否有重復指揮舊部抗日御侮之可能??《馬占山態(tài)度究如何 有重復指揮舊部抗日御侮說,日又向東省增兵日內即動員》,《中央日報》1932 年4 月10 日。

        其他社會輿論對馬占山的叛國行徑給予激烈批判的言辭更多。有人提出“馬氏降賊之噩耗至矣,黑龍江省終陷于倭人之手矣,晚節(jié)不保,可慨也夫”①王希哲:《哀馬占山》,《四川省立第六中學校校外同學會會刊》,1932 年創(chuàng)刊號。,“馬占山終惜死,最后的馬氏竟至降敵,以民族光榮換來一個茍活!”②治生:《馬占山與溥儀》,《西南義勇周刊》,1932 年第1 卷第1 期。有人提出,“(馬占山)不但不能使我們中華民族得光榮歷史的一頁,而且給我們中華民族一個洗不去的污點,實在令人憤恨欲絕??傊?,我們大家眼瞎了,太信任馬占山了”③何德強:《嗚呼馬占山!》,《五中周刊》,1932 年第115 期。等等,這些充滿憤怒的言語恰恰反映了民眾對于馬占山“降日”一事的認知。也有人仍然對馬占山“降日”持懷疑、不敢相信的態(tài)度,甚至對馬占山抱有希望,尤其是在馬占山通電反正之后?!笆谷珖舜笫鸟R占山,現在已經通電反正了”,認為馬占山“以‘全國英雄’的資格,忽而降敵事仇,貽羞民族,罪不容誅,原本是一件極慘痛的事情,但能中途反正,別有用意,總比黑心到底的為可嘉”。④郭葆三:《馬占山的假投降》,《章丘教育月刊》,1932 年第11 期。有人認為馬占山為了金錢美女而投降,“馬氏不忍放棄此巨款及美色之寵妾故,乃秘密與日人接洽。竟變節(jié)投日。時至今日,尚仍觍顏立于一群漢奸中,度其富貴安樂之生活矣”。⑤《馬占山降日之原因》,《戰(zhàn)地攝影》,1932 年第1 期。更有人呼吁,“馬占山將軍呀,我們盼望你始終忠勇到底!抗日到底!不要辜負全國人民殷殷的期望哪!”⑥建人:《馬占山將降日乎?》,《人民周報》,1932 年第2 期。

        顯然,民眾的反應往往出于簡單的愛國主義情感驅動,多數人忽略了現實中的敵我差距以及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考慮。從馬占山宣布通電反正后,各界紛紛發(fā)出慰電⑦參見《十二師黨部電慰馬占山》,《申報》1932 年4 月23 日;《大眾文藝 勉馬占山將軍》,《申報》(本埠增刊)1932 年4 月22 日。,對馬占山反正一事表示肯定,這無疑是搶救馬占山岌岌可危的英雄形象的一次嘗試,馬占山抗日民族英雄形象的破滅對凝聚人心、團結抗日是不利的。

        3.英雄幻滅:民族英雄形象的崩塌

        抗日民族英雄的形象一旦破滅,則意味著寄托于該形象之上的信心與決心遭到了破壞,宛如“破鏡難以重圓”,再想恢復形象則難上加難。因此,盡管馬占山隨后發(fā)布了反正通電,但仍有相當多的聲音質疑或譴責馬占山“居心叵測”。而且,馬占山“降日”之際正值“一·二八事變”爆發(fā),作為抗日民族英雄的馬占山轉而投降日本,這極大地影響了還在戰(zhàn)場上堅持抵抗日軍進攻的將士們的士氣。很多報刊以委婉含蓄的語氣討論馬占山投降得真假,也是顧慮該事件的負面影響在社會輿論中進一步發(fā)酵擴散。

        1932 年2 月9 日,馬占山在會見多門二郎之后召集手下軍官開會說,“我們抗日的初心是不改變的,現在與日本講和,不過是為了緩和目前緊張形勢的一種臨時辦法,借此爭取時間,整理部隊,為繼續(xù)抗戰(zhàn)作好準備,我們不可因此松懈下去。你們回隊后,要加強訓練,向士兵講解抗日的意義。至于外交方面,由我完全應付,你們不必掛慮?!雹鄤迹骸逗谕硫攲ⅰ箲?zhàn)中的馬占山將軍》,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 年版,第232 頁。這一言論導致馬占山身邊的親信也對馬占山的投降真假產生分歧。但是,在馬占山決心繼續(xù)抗日之后的通電中也表達出一種無可奈何之感,“前有強敵進逼,后無要隘可守,內而械寙彈缺,外而孤懸援絕……若驅一軍忠心,以與強寇銳利無情之炮火相搏,結果徒供一時之犧牲,快敵人之心,則恢復之機益將絕望。反復思維,欲解決目前難關,惟有相機應付,一方面休養(yǎng)士卒保全實力,一方面為窺察日人組織偽政府真相,以國際調查團行將東來之際,此四十余日奔走哈遼吉長之間,日人鬼蜮伎倆窺察甚明,即偽執(zhí)政溥儀亦處于強權壓力之下,身處樊籠自由盡失,急求脫離而不得,吾將日人種種陰謀披露于世界,以求公正裁判……”⑨劉麗麗:《九一八事變后南京國民政府對日政策的演變——以〈中央日報〉對馬占山抗戰(zhàn)的報道為中心》,《民國檔案》,2015 年第2 期。對于求得全國人民的諒解,他也是頗為在意的。在投降后的某一天,馬占山將自己的結拜大哥張殿九叫來向其哭訴自己投降之后的委屈,言語之中無人可以理解其用心良苦之意。⑩劉書良:《黑土驍將——抗戰(zhàn)中的馬占山將軍》,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 年版,第265 頁。重新組合之后的部隊中,原屬于馬占山部的士兵只占少部分,他再度抗日時所能統(tǒng)率的武裝力量,只剩下他自兼旅長的步兵第三旅、吳松林旅擴編的鄧文、才鴻猷、邰斌山等部,徐子鶴的山林隊和收編的胡匪李海青等部,其余黑龍江省部隊都不再聽他指揮。①溫永錄主編:《東北抗日義勇軍史》(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718-721 頁。

        馬占山“降日”一事雖在輿論報道中顯得虛虛實實,但是在社會民眾的心理沖擊卻遠超想象。無論真假,該消息均使得社會民眾對于抗日的信心與熱情大打折扣。

        三、余論

        馬占山出身綠林,行事不拘小節(jié),所使用的手段也多以實用為主,因而“詐降”對他來說本來就是一個應對日本壓力的合理手段。但是,由于社會輿論對馬占山抗日的大力宣傳,馬占山已經不僅代表著個人,更成為具有象征意義的抗日民族英雄。從這一角度來說,民族英雄可以戰(zhàn)死,但是不能投降。因而,馬占山的選擇直接導致了“馬占山抗日民族英雄”形象的坍塌。

        對于日本侵略者來說,不論馬占山是否真的投降,都要通過社會輿論大肆渲染,從而達到進一步打擊中國抗日精神、抗日信心之目的。②參見《馬長官就職典禮》,《盛京時報》1932 年3 月1 日;《黑龍江省長馬占山》,《盛京時報》1932 年3 月11 日;《三巨頭入閣后,仍兼省長,即將各回原任訉》,《盛京時報》1932 年3 月13 日?!妒⒕r報》對于馬占山“降日”一事的大肆報道,動搖了東北民眾的抗日信念。在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方的報刊傳媒就開始虛假報道中國抗日軍民的消息,以期達到泯滅中國抵抗的士氣之目的。日本操縱的偽“滿洲國”成立后,日本方面將幾位投降的漢奸頭目譽為“開國四元勛”③呂汝泉:《“滿鐵”對東北地區(qū)文化侵略述評》,《雞西大學學報》,2014 年第12 期。,刊登在教科書首頁向全東北青少年兒童進行推廣宣傳。

        民族英雄作為一個民族的精神寄托,對于整個民族的鼓舞作用都是不可忽視的。一個民族英雄形象的樹立必經歷艱難的過程,英雄本身的功績、民眾對其的認可、社會的宣傳三者缺一不可,但是英雄形象的破滅卻往往只是一瞬間。因此,抗日戰(zhàn)爭時期,馬占山的民族英雄形象曾經鼓舞全國民眾堅定抗日信心與決心,為團結民心、凝聚力量反抗日本侵略者發(fā)揮精神作用。但是,當他“降日”消息傳出之后,短時間就摧毀了馬占山個人的抗日民族英雄形象,更沉重打擊了剛剛凝聚起來的民眾抗戰(zhàn)信心。因此,馬占山形象的前后變化,通過輿論極大地影響了當時民眾的社會心理,也生動地揭示了中國人民在抗戰(zhàn)時期迫切而焦慮地尋求救亡圖存道路的心理狀態(tài)。

        猜你喜歡
        馬占山民族英雄抗日
        抗日小英雄楊楊
        阿干之歌
        磨爾溝戀歌
        彭明治馳騁抗日戰(zhàn)場
        文史春秋(2020年1期)2020-03-16 13:13:36
        民族英雄趙一曼之歌
        中華魂(2017年5期)2017-11-21 01:53:23
        抗日英烈馬威龍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4
        民族英雄
        吐魯番(2015年2期)2015-11-17 09:00:45
        爺爺的抗日
        小說月刊(2015年7期)2015-04-23 08:59:11
        真的人,活的歷史——寫在《馬占山抗日傳奇》編后
        軍事歷史(2004年1期)2004-11-22 07:40:44
        群眾領袖 民族英雄——紀念劉志丹誕辰100周年
        軍事歷史(2003年5期)2003-08-21 06:36:28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古装片| 蜜桃视频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成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在线91精品观看| 亚洲最大成人网站|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chinese国产乱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色综合久久五月天久久久| 亚洲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av在线天堂国产一区| 少妇真实被内射视频三四区| 亚洲欧美国产日产综合不卡| 2020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极品嫩模大尺度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第二页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色婷婷六月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人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大陆极品少妇内射aaaaaa|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亚洲中文久久久久无码| 久久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91色综合久久高清|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五月婷| 国产午夜三级一区二区三| 国产短视频精品区第一页| 成人影院免费观看在线播放视频| 五月激情四射开心久久久| 丰满熟妇乱又伦精品| 俄罗斯老熟妇色xxxx| 久久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草视频在线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99人妖视频国产|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东北妇女xx做爰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欧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