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霞
(四川省綿陽市豐谷中學 四川綿陽 621000)
雖然高考將物理實驗納入了考試范疇,但教師為了追趕進度、為了平衡好課堂時間,只會讓學生背誦實驗步驟、結論,忽視了學生的自主探究,由此導致實驗教學效率低下。為了提升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為了讓學生真切把握實驗原理,教師要轉變理念,開展趣味實驗教學,以深化學生理解,提升實驗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通過調查和研究表明:高中物理教學忽視了實驗教學的開展,更不要談開展趣味實驗了。在以升學率為準的高中教學中,領導、物理教師、家長和學生將全部的關注點放在了成績提升上,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基于高中物理課時緊張,學生很難接觸物理實驗,進而導致教學效率低下。除此以外,高中物理可以開展趣味實驗的內容少之又少,使得教師重視結果忽視探究過程,由此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影響了趣味實驗的開展,進而導致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效率低下。
以往的實驗教學過于形式化,而且忽視了聯(lián)系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以至于在實驗開展中無法提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往往為了完成任務而開展實驗,完全沒有任何的思考和互動。趣味實驗的融入則可以讓學生在實驗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喚醒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真切感知物理的生活價值。
開展趣味物理實驗可以將抽象知識轉化具象化的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把握知識的本質,進而掌握物理規(guī)律。在趣味實驗探究下,系統(tǒng)的物理定律轉化為了可以看的見、摸得到的物體,進而降低了學生難度。
趣味實驗的開展以實驗器材、器具為依托。由此需要學校管理者加大對實驗的重視,為實驗開展提供好物質基礎。同時學校還要基于本校教師的實際情況,開展定期的培訓,豐富教師知識儲備,提升教師的實驗教學能力,進而從根本上提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現(xiàn)狀。另外,教師還要看到趣味實驗之于高中生的價值,如此才能激發(fā)起學生的探究興趣,才能促使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到物理實驗中來,進而發(fā)揮自身的想象,提升自身創(chuàng)造力,從根本上提升實驗教學效率。
在開展趣味實驗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為己任,在保證學生人身安全的情況下鼓舞學生的創(chuàng)造,進而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1]。比如在探究“單擺震動周期與擺長有關”的物理實驗中,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驗證性實驗轉化為探究性實驗,進而讓學生把握住規(guī)律,并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展,喚醒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欲望。在實驗開展中,教師要事先準備好鐵架臺、中心有小孔的金屬球、不易伸長的細線、毫米刻度尺和游標卡尺,讓學生猜想“單擺震動周期和擺長”之間關系,并根據(jù)自己猜想設計實驗方案,然后以小組方式開展探究,在實際實驗開展中學生明確了單擺周期和擺長開放是正比的關系,而且通過實驗探究明確了科學的觀念,并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由于學校實驗器材、設備等的不足,在趣味實驗開展中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代化教育技術開展教學,如此不僅能豐富了實驗課堂,而且推動了學生的深入探究。比如在探究“分子間相互作用力”的物理實驗中,為了幫助學生明確這一實驗原理,教師可以發(fā)揮多媒體優(yōu)勢展現(xiàn)分子間作用力發(fā)生的過程,進而明確分子間作用力存在的關系(隨著分子距離的增大而減小)?,F(xiàn)代化教育技術的引入可以將實驗過程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的諸多現(xiàn)象。
趣味實驗開展是理論和實踐結合的一種學習方式,通過開展實驗可以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所以為了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把握物理知識,教師要引導學生記錄好實驗用到的器材、實驗方案、過程以及結果等等,并在完成實驗探究后,通過對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更好的把握物理知識[2]。
豐富趣味物理實驗開展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實驗中涉及到的物理原因,比如在“自由落體運動”的趣味實驗開展中,在確保無人的情況下,教師引導學生將物品(羽毛、一張紙、小石塊等)從高空拋下,在實驗開展中學生可以直觀看到石塊最先著地,羽毛和紙張才緩緩地落下。針對此種現(xiàn)象,教師要設置問題:羽毛和紙張下落速度為什么比較慢,讓學生從浮力、阻力角度分析和思考。之后教師再次提出問題:如何減輕外界因素對羽毛、紙張、石子下落地影響,在學生的認知和理解中提出了增加重量、綁上氣球等不同的方式,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明確了影響物體自由下落的因素,并提升了學生觀察、分析和解題能力。
綜上所述,趣味物理實驗的開展將理論和實踐結合了起來,幫助學生掌握了物理原理。為此在日后的物理教學中,教師要轉變觀念,加大對趣味物理實驗的探究,并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以推動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提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