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日妍
【摘要】近幾年,國家越來越重視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學,古詩詞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不斷研究有效的古詩教學策略?;谥腔郗h(huán)境下,利用信息技術平臺,輔助教學,智能檢測誦讀效果;融合技術創(chuàng)新,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展開想像,入情入景助于悟情;通過課堂檢測,掌握學情,利于精準教學;課后鞏固,提高古詩教學質量。
【關鍵詞】智慧環(huán)境;教學策略;智能測讀;展開想像;精準教學;課后鞏固
古詩詞作為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是我國文化的精髓。近幾年,國家越來越重視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學,大語文是未來教育教學的主要方向。由人教版課本小學必背75首古詩到統(tǒng)編版160首優(yōu)秀詩文可見,古詩詞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古詩詞學習,不僅能增強學生文化底蘊,陶冶情操,還能培養(yǎng)其美好的品質。因此,古詩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jù),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闭n程標準,給老師們研究教材、自主備課、課堂教學、課后評價指明了可操作性的方向。因此,教師教學應對照新課程標準,明確古詩教學要求。
一、對照課標,明確要求
新課程標準小學各學段古詩教學要求(2020年修訂版)
從小學各年級段古詩詞教學目標來看,重在“誦讀詩文、想像畫面、品悟情感、背誦積累”四個方面。同一方面,越往高年級,要求不斷遞進,想像由抽象到具體,理解逐步加深,情感由初步感悟到走進詩人內心世界。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應讀出古詩文的節(jié)奏,能借助課后注釋、工具書,把握詩意,想像詩歌所描述的情境,從中體會到詩人的情感,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激勵與向往。
2.借助平臺,智能測讀
依據(jù)上述小學高年級詩歌學習目標,我校作為省、市、區(qū)三級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試點校,基于智慧環(huán)境下,利用科大訊飛智慧課堂、暢言曉學作業(yè)平臺輔助詩歌教學,教育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課前朗讀檢測,利用暢言曉學作業(yè)平臺,布置朗誦訓練作業(yè),教師可以及時查看班級分析數(shù)據(jù),可以看到AI智能分析,字音讀得不夠好的字,需勤加練習的字;還可以看到全班朗讀平均水平、流暢度、聲韻分等。教師在授課時,可針對學情報告數(shù)據(jù),精準定位,有針對性地對全班發(fā)音不標準的字詞進行糾音,個別重點指導。
同時,系統(tǒng)能及時為學生朗讀打分,給予朗讀正確、流利的學生及時鼓勵;對于評分較低的學生,其家長與學生本人都能及時了解朗讀哪方面存在問題,需勤加練習,及時糾正,今后誦讀做到揚長避短。
3.想像畫面,入情入境
情境教學,是課堂教學常見方式之一。巧設情境,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1)融合創(chuàng)新,直觀呈現(xiàn)教學內容
融合先進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教授《涼州詞》,時代背景距離目前處于和平世界的小學生來說,難以體驗當時邊塞的環(huán)境;利用VR虛擬現(xiàn)實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虛擬現(xiàn)實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身體驗邊塞人文風情,體會詩歌的意境,從而讓學生情感上與詩人產(chǎn)生共鳴,突破教學的難點。
(2)創(chuàng)設情景,渲染課堂學習氛圍
利用音頻、視頻導入,創(chuàng)設情景,渲染學習氛圍,讓學生進入沉浸式學習。如,羅才軍特級教師教學《浪淘沙》一課,教學伊始,播放黃河咆哮、奔騰不息的視頻,讓學生立馬直觀感受到黃河的雄偉壯觀。緊接著,老師讓學生聯(lián)結到之前學過關于黃河的詩句,以一首古詩帶動學生學習多首同類的古詩,既拓展學生的視野,又增進學生的積累;同時通過配圖,讓強烈的畫面感一次次呈現(xiàn)在學生腦海,勾起學生的記憶。層層推進學古詩,在老師層層的引導下,在多種形式的引讀下,詩歌的意境逐漸在學生腦海中愈發(fā)清晰,相由心生。
再如,我校何麗華教師執(zhí)教《涼州詞》,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播放古代將士邊塞殺敵,保家衛(wèi)國的短視頻,為學生提供一個場景,一種氛圍,通過教師聲情并茂的講解,啟發(fā)學生想像,喚醒學生的情感體驗,為本課教學定下傷感的情感基調。
4.明釋詩意,品悟詩情
要走進詩歌,想像詩人所描繪的畫面,前提是學生要明白詩歌大致的意思。
(1)借助注釋理解詩意,利用平臺掌握學情
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采取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進行學習,讓學生借助注釋、學習工具書,理解詩詞的意思;可以通過智慧課堂,推送課前已準備好的作業(yè)單給學生進行詞意的選擇與判斷,通過科大訊飛后臺反饋的大數(shù)據(jù),及時了解學生對古詩詞重點詞語掌握與理解,精準掌握學情,課中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指導。
(2)展示課前收集資料,課堂分享助于悟情
科大訊飛“智慧課堂”作為交互學習的平臺,實現(xiàn)教師端、學生端實時互通互動,通過隨機、搶答、討論、拍照等功能輔助教學,促進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高年級應培養(yǎng)學生查找資料、分析提煉、概括總結的能力。有些古詩詞,詩人的情感往往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欲知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就要了解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聯(lián)系詩人的生平,走近詩人的內心,才能與詩人情感產(chǎn)生共鳴。如,教學《楓橋夜泊》一詩,詩人通過抓住“月落、霜天、江楓、漁火”等景物,描繪了一片孤寂的環(huán)境,突出詩人內心的孤獨;“烏啼、鐘聲”以動襯靜,更加突出寂靜,將詩人的愁緒推往高潮。從詩的文意來看,學生是無法了解詩人為何而“愁”,此時教師應讓學生利用平板拍照的功能,上傳分享收集到的寫作背景、詩人生平資料;教師從中快速瀏覽,找出歸納分析較為理想、接近答案的資料,讓相應的學生來分享,教師還可以從中作標識,節(jié)省傳統(tǒng)課堂中效率較低的隨機提問,有時可能提問了好幾個學生,他們所匯報的答案與教學內容無關,耗時?!稐鳂蛞共础芬辉娖鋵嵤且皇琢b旅詩,處于唐朝安史之亂尚無歸宿的張繼,因家國之憂,難以入眠。課堂即時分享提前收集的資料,有助于學生領悟詩歌所表達的情感。
或者采用討論式交流,打破學習空間的局限。學生將自己的想法通過討論方式,將語音轉為文字,分享自己觀點;分享完后還可以及時了解其他同學的看法,發(fā)現(xiàn)自己看法與別人的異同,及時查漏補缺;還可以為分析較為恰當?shù)耐辄c贊,向優(yōu)秀的同學學習組織語言,增進情感表達。
5.課后鞏固,拓展延伸
課堂學習,課后鞏固尤為重要,溫故而知新。
(1)利用平臺,檢測背誦
以前布置背誦作業(yè),要求家長簽名,個別家長工作忙,無法督促學生完成任務;極個別家長還覺得老師布置作業(yè)讓家長陪讀,不理解;學生回校后,要求嚴格的老師,還要學生一個一個背誦過關,耗時耗精力。
①布置背誦作業(yè)。利用暢言曉學平臺,布置背誦詩詞作業(yè)。學生背完后,系統(tǒng)自動打分,給予學生肯定及反饋意見,學生學習更為主動;因為班級平均分成績可視化呈現(xiàn),家長也更為重視了,班級形成你追我趕的積極學習氛圍?;匦:?,再檢查學生默寫情況,就能即時掌握哪些學生有認真背誦,哪些學生還不會背誦。老師再針對學情,進行輔導即可,優(yōu)化輔差效果。
②推送七彩背誦作業(yè)。推送個性化七彩背誦作業(yè),為學生推送名師示范誦讀視頻、吟唱視頻等多種形式誦讀資源,讓學生去感受古詩詞的美感,樂意去模仿,去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積累優(yōu)秀傳統(tǒng)古詩文,學會傳唱經(jīng)典,讓經(jīng)典詠流傳。教師還可以一鍵點贊,或及時給予學生點評指導;學生間也可以相互點贊,相互學習,彼此共同進步。
(2)結合平臺,習題鞏固
以前,老師通過布置家庭作業(yè),第二天學生上交批改后,才能了解學生大致的情況,有幾個學生、哪位學生仍不理解這項知識點,老師改完作業(yè)后,只知道個大概,沒精準的數(shù)據(jù)。
現(xiàn)在利用暢言曉學平臺,布置幾題同步練習,可及時檢測課堂教學效果。通過數(shù)據(jù),教師可了解哪位學生已掌握課堂已學知識點,哪位學生仍沒掌握,隨時監(jiān)控學情;可針對性地進行個性化輔導,提高教學質量。
(3)借助平臺,拓展延伸
我們可以借助暢言曉學平臺,布置飛花令的作業(yè)。如,教學《浪淘沙》時,讓學生收集關于“黃河”的相關詩句;教學《寒食》時,讓學生收集關于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教學《十五夜望月》時,讓學生收集關于“月亮”詩句等,提高學生整理歸類的能力與綜合分析能力,發(fā)展學生高階思維能力。重點是,不會收集的學生,也可以查閱到老師推薦為“優(yōu)秀”的同伴作品,同時可以積極學習。當然,為了節(jié)省時間,老師也可以提前收集好相關的詩句,推薦給學生閱讀背誦、反復鞏固,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積累更多類似的詩句,運用時學生就能觸類旁通。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們還可以借助暢言曉學平臺,布置詩配畫的作業(yè)。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想象,將自己腦海里所呈現(xiàn)的意境畫下來,感受古詩詞的畫面美,并與詩人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
簡而言之,古詩教學策略很多,基于智慧環(huán)境下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古詩教學效果,值得我們去探究。利用信息技術平臺,輔助教學,檢測教學效果;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教學的追求。
[本文系廣東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專項科研課題“基于智慧課堂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研究——以小學高年段為例”(課題批準號:TSGCKT202010)成果]
參考文獻:
[1]齊德禮.對小學語文低年級古詩詞教學策略的思考[J].課外語文,2020(31):89-90.
[2]宋蒙蒙.淺談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研究),2020(12):92.
[3]冉桂華.淺談提高小學古詩詞的創(chuàng)新教學研究[J].新課程(綜合版),2019(4):127.
[4]陳秀婕.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10):104.
[5]梅紅.小學高年級古詩詞教學的有效策略[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1):32.
[6]許瑩.小學高年級古詩詞教學方法與策略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9(3):5.
[7]張萍.小學高年級古詩詞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9(12):128.
[8]丁相娟.小學高年級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7):78.
[9]謝素蘭.小學語文高年級古詩詞教學策略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