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吳翠蓮
“執(zhí)著努力,是工匠精神的要素,也是我從前和今后的唯一選擇!”十建公司首席焊接技師唐元生堅持技術創(chuàng)新,不斷突破,同時悉心培育青年焊接技師,收獲累累碩果。
唐元生(左)為焊接技術競賽學員授課。吳翠蓮 供圖
十建公司焊接技術研發(fā)中心坐落在淄博市臨淄區(qū)的蓮花山下。這個如世外桃源般的地方,因為十建公司大力推行的焊接機動焊,也因為十建公司首席焊接技師、集團公司焊工大賽集訓教練唐元生的焊接培訓而在業(yè)內頗有名聲。
如果不出差,唐元生每天都要在這里從早上7點半忙到晚上9點。為參加全國焊接比賽的選手授課、組織施工一線電焊工考試、研發(fā)機動焊工藝……忙碌,是他每日工作的主旋律。集團公司焊工比賽第一名、全國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津貼、山東省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面對榮譽,唐元生從不驕傲:“執(zhí)著努力,是工匠精神的基本要素,也是我從前和今后的唯一選擇!”
2004年,一位前輩給了唐元生一本焊工比賽的試題庫。翻翻看看,試題庫里的那些知識吸引了他,成了他工作之余的“消遣”。
2005年2月,唐元生作為替補隊員,短期集訓后,參加了集團公司焊工大賽,拿了第一名,理論成績高達99.4分。
這個想不到的第一名,讓唐元生成為2006年國務院國資委焊接高技能人才英國考察團的一員。一行20多人都是來自能源、水利等系統(tǒng)的焊接精英??疾熘衅?,國資委代表突然提出要抽查團隊人員的學習情況。因為考察正在進行,還沒有形成文字總結,領隊有些著急。這時,唐元生不慌不忙地拿出了自己的參觀記錄。原來,他習慣每天將培訓過程及體會錄入電腦,對考察過程有詳盡系統(tǒng)、重點突出的記錄。因此,他代表考察團向國資委代表做了工作匯報。
集團公司焊接比賽奪冠后,唐元生又參加了中央企業(yè)職工技能大賽集訓。好學習、善總結的他,引起了集訓主教練王紹智的注意。這位勝利油田的焊接大師,后來推薦他成為2006年集團公司參加全國工程建設系統(tǒng)比賽集訓的教練。僅僅一年的時間,他實現(xiàn)了從選手到教練的轉變。
其實,唐元生的成功并非一帆風順,年輕時的他也曾心浮氣躁。他的第一次職業(yè)倦怠發(fā)生在1992年。當時的他23歲,上班4年,在濟南煉化焊接球罐。球罐的焊縫厚達40~50毫米,一條赤道帶焊縫近10米長。受技術水平限制,他每天都覺得累得半死,工作效率還不高。赤道帶焊接到一半的時候,他感到難度太大,借故回家,想躲過這一“劫”。在上級的勸說下,他無奈地返回了工地。再次拿起焊槍的唐元生把心一橫,積極向老師傅取經,尋找自己的不足之處,焊接水平快速提升。
后來,他轉戰(zhàn)茂名、大連、石家莊、北京,焊接了20多臺球罐,在提升焊接技術的同時,也磨煉了意志、品格,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礎?,F(xiàn)在的他經常對一茬又一茬的徒弟說:“人在感到最難、最苦的時候,往往是到了轉折的關鍵期,咬牙挺過去,就是勝利!”
擔任公司首席技師后,唐元生也曾有過短暫的迷茫。每到這時,他就會用焊接赤道帶時的經驗勉勵自己。2009年以后,他找到了克服職業(yè)倦怠和迷茫的方法——搞研發(fā)、寫論文,向焊接領域的縱深探索。103篇論文、13項專利、兩項集團公司工法和那些參編的行業(yè)標準,正是他在這一階段自我沉淀所取得的成果。
2007年,唐元生調到十建焊接技術研發(fā)中心,進行普光氣田集輸管道焊接技術開發(fā),從那時起,創(chuàng)新成果就接連不斷。
2012年,十建公司在LNG儲罐9%Ni鋼制內罐壁板橫焊縫實現(xiàn)了鎳基材料埋弧機動焊,但縱焊縫普遍選用手工焊條電弧焊,效率低、焊工技能要求高、質量不穩(wěn)定。唐元生和相關專家多方研究求解,采用縱焊縫鎳基實心焊絲熔化極MIG機動焊、鎳基藥心焊絲熔化極MAG機動焊、鎳基焊絲熱絲TIG機動焊在9Ni鋼壁板縱縫上進行試驗,形成了5組焊接工藝評定,為9Ni鋼壁板縱縫實現(xiàn)機動焊奠定了基礎。此工藝如果得到推廣應用,將填補國內空白。該工藝目前已經在煉化工程集團立項。
2014年8月,十建公司從山東淄博搬遷到青島黃島,唐元生接管暫留淄博的焊接技術研發(fā)中心。為適應企業(yè)發(fā)展需要,他把研發(fā)中心宗旨更新為“超前理念、服務一線、創(chuàng)新成果、培育人才?!?/p>
2017年,他成為十建公司施工技術裝備創(chuàng)新工作組一員。伴隨著該公司機動焊如火如荼的研發(fā),他馬不停蹄地奔走在各項目之間。從軌道式固定口機動焊、磁吸式固定口機動焊到卡鉗式固定口機動焊、密封式固定口機動焊,他不僅為設備研發(fā)獻計策,還為培訓相應的焊工盡心力。
近年來,他和同事們還瞄準了優(yōu)質、高效的鎳基材料管道固定口實心焊絲脈沖MIG機動焊、管道轉動口埋弧加送絲機動焊、P91材料管道埋弧焊等技術??靠萍紕?chuàng)新突破焊接瓶頸,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
2006~2017年,唐元生連續(xù)6次擔任集團公司參加全國焊工大賽集訓的教練;3次執(zhí)裁國家級賽事,8次執(zhí)裁省部級賽事。做教練、當裁判這些年,他對焊接人才培養(yǎng),有了清晰的思路。
在組織全國比賽集訓過程中,他感覺很多教練和學員的日常訓練水平很高,但是,比賽時卻容易發(fā)揮失常。他邊教練,邊分析,總結出了“比賽焊工培訓八要素”。在這些要素中,有時間策劃、失誤應對、心理素質提升等。選手們按照培訓要素集訓后,都能做到心中有數(shù),坦然參賽,也取得了較好成績。他創(chuàng)新性地增添了上臺演講這項集訓內容,鍛煉了選手的心理素質,提高了選手的執(zhí)教能力。
2011年,他在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自己精心培訓的一名焊工竟然干起了力工,通過了解、分析,他總結出了干好電焊工的基本要素。之后,他把這些要素融進培訓課件。在他帶動下,劉建國、路濱、馬志才、張之萬等眾多焊工成了工程建設一線的骨干和培訓教練,他們個人的成長又帶來了十建公司乃至整個石化系統(tǒng)焊接水平的提升。
這些年,唐元生培訓的學員有國家、省部級競賽選手,也有一線工人、工程技術員、質檢人員。2016年,他又作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和山東大學的特聘教師,登上了高等學府的講臺。
近年來,十建公司的轉型發(fā)展對高技能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唐元生提出了焊接技能人員的“創(chuàng)新增效能力、解決疑難能力、導師帶徒能力、成果提煉能力”四要素,希望將焊接技能人員培養(yǎng)成為全方位發(fā)展的勞動者,助推企業(yè)優(yōu)質高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