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棟
(甘肅省臨夏市第一中學 甘肅臨夏 731100)
這門課程雖然不是主要課程,但卻始終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這門學科,不僅能讓學生從中學習到法律知識,明白法律的重要性,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權益,更是一門教育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課程。學會做一個價值觀正確、善良的人是學生生活的第一步。[1]
學生升入初中以后,在初中的每個學期都將對《道德與法治》這門課進行一定的學習。但是,這門課程由于并不是主考課程。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往往不夠,學生由此對這門課程產生了松散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從小學到初中,不僅課程在數量有了增多,課程在難易程度上更有所提升。因而,學生需要時間來適應,而學校和教師又在壓縮非主科課程的學習時間。基于這幾點,導致《道德與法制》這門課程無法達到應有的教育教學效果。[2]
首先,從身份的轉變層面來說,學生從小學過渡到初中,新的學習環(huán)境對學生的適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如何能夠快速融入新的班集體,如何與教師和同學成為朋友?《道德與法治》教學可以給予學生適當的內容引導。比如,《成長的節(jié)拍》《友誼的天空》等等。這些課程就能夠幫助學生快速適應班集體,讓學生融入到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中。在七年級的最后單元,其“法治新天地”讓學生初步對法律有所涉獵;八年級的學習主要是以學習法律知識為教學的中心內容,讓學生能夠對憲法有所了解,理解權利及義務的真正內容,明白法律的意義,讓學生真正意識到法制的重要性。其次,對于更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對法治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其學習內容已經延伸至國家與社會的層面。因此,教師要帶領學生學習,讓學生能夠對法治學習具有全面的認知和了解,并且能夠肩負起建設國家的重任,使其能夠在這個階段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法制學習便能給予學生很好的社會實踐指引。[3]
教師想要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的課堂效率,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這門課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學??梢远ㄆ陂_展法制講座,邀請法制方面的專業(yè)人士來向學生普及法制知識以及講述現實案例,在講座的過程中提升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在日常的校園生活中,教師也應該滲透這門課程的知識。比如,設立“法制知識一角”,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這門課程貫穿到學生的校園生活中。
不論是法制講座,還是教師在教學的講解,我們都應多舉實例,將理論聯系實際,要用現實案例提升學生對此的重視程度,讓學生切實體會到這門課程的實用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煈捎枚喾N教學方式,如運用小游戲、小組探討等方式,在課堂上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只有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在課堂知識的學習上,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道德與法治》在初中教學過程中發(fā)揮了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因而,優(yōu)化其教學方法具有極為現實的意義。從整體角度出發(fā),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必須要完善教學策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著手,創(chuàng)造具有價值性的教學活動。《道德與法治》教學對策則需要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從學生角度著手,從思想上提升他們對該學科的重視度,加大宣傳,讓學生意識到法治及道德的重要性。其次,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須肩負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尤其要重視法治教育,讓學生從內心真正意識到法治學習的必要性。強有力的社會宣傳,加之家庭及學校教育的有效配合,這樣才能真正強化學生的學習效能,推動道德與法治教育取得更理想的效果。[4]最后,教師要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改變以往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基本上是從書中獲取相應的教學素材,繼而展開教學活動的狀況。
綜上所述,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是教師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律教育的關鍵內容,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內容。我們通過認真分析學生對《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的學習現狀,然后“對癥下藥”進行教育教學。這有利于學生掌握全面的學習內容,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他們的道德觀念及法律意識,更重要的則是,讓學生從中獲取正確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