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佳惠
(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三職業(yè)高級中學 江蘇張家港 215600)
機械制圖是中等職業(yè)學校機械或工程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課,同時也是一門技能實訓課,對進一步學習機械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為其他專業(yè)課程發(fā)揮基礎性保障作用。所以,在學生入校第一學期開設的基礎課程。學生如何學好機械制圖這門課,本人根據多年從教經驗,談談以下看法。
機械制圖由基礎模塊、綜合實踐模塊和選修模塊三部分構成。其中基礎模塊是機械類或工程類必修內容,一般開設一年的機械制圖課程,目的就是使學生掌握必備的機械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好地適應今后的就業(yè)。學好該門學科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形象和空間思維能力,而且內容復雜,知識點環(huán)環(huán)緊扣。如果基礎不打好,很難再進行后續(xù)學習。許多中職生剛開始學習時熱勁十足,時間一長,由于種種原因,逐漸不感興趣,導致上課不認真,部分學生由于自覺性太差,或理解力不夠,聽不懂,結果作業(yè)馬虎或抄襲,到最后被迫放棄學習。這些現象的產生,主要有以下幾點:
進入職校的學生基本都是中考的落伍者,他們文化知識底子薄,他們數學基礎差,有些學生都不知道sin30°等于多少,尤其是他們的形象(想象)思維更弱。雖然學生剛開始有學好這門課的強烈愿望,但由于不好的學習習慣影響、學生的知識欠缺,他們喜歡死記硬背,不去鉆研,導致學習不理想。時間一長,對本課程產生厭倦,甚至失去信心。
學習本課程要求書寫認真、字體符合標準,繪圖要求高(粗線、細線、實線。虛線嚴格分明,圖形布局合理),理解能力要強,需要多種知識和技能綜合運用,對學生來說的確是一個不小難題。
中職生面臨的問題是習慣性不良習慣所致,在較短時間難以改變,并不是他們腦子笨,相反他們腦子靈活,擅長動手,喜歡主動接受新鮮事物,卻沒有很好利用在學習這門課上,而是用在玩手機上,交友上。但他們一遇到困難,就萎縮,懼怕。雖經過老師幾次三番做工作,表面上答應如何如何認真,實際上還只是處于應付狀態(tài),幾天過后,依然我行我素,真正到了聽不懂,學不會時,又感到懊悔。不過,他們很快就適應,抱著無所謂的心態(tài)。
以上是機械制圖課學情分析,針對這種情況,任課教師、班主任、學校部門都要針對學生實際進行教育,任課教師和班主任要齊抓共管,狠抓校風、班風建設,營造良好的學風建設。尤其是本課程教師要向老教師請教,與學生打成一片,在學生中樹立威望,打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教學,從而逐漸解決以上問題。
中職生第一堂課學習機械制圖,都是帶有極高的熱情,教師就是要把學生的熱情再次激發(fā),使他們再次樹立信心。不要長篇大論,深奧地講,這樣學生一開始就嚇怕了。第一堂課就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展示自行車、老虎鉗、扳手、小電扇等實物,提問這些是如何進行加工、制造的?能不能給一塊鐵進行加工?學生回答,肯定不行,那如何進行呢?用多媒體展示教學,這就是我們的學習目標,學生非常感興趣。接下來帶學生到實訓車間去現場觀摩,許多學生第一次接觸各種機械,如汽車車架、電動機、車床、銑床等,都在指指點點,相互議論著。教師抓住時機,做好示范,看扭轉方向盤,下面機械結構怎樣運動,為什么有的齒輪轉得快,有的齒輪轉得慢,原理何在?通過現場教學,學生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機械零件和機器,也加深了對本課程的認識,為學習這門課開了個好頭。
1.選用模型實物教學
學生通過眼看、手摸去認識事物,就有了感性認識,就降低了學生對事物的認識難度。如在講“圓球、圓柱、圓錐”截面時,教師準備如“水果、梨。蘿卜”等實物到課上,讓學生做各種切割,接著觀察他們的形狀,用手電筒從正上方進行照射,觀察切割實物的投影,讓學生掌握正投影作圖規(guī)律,接著變化較復雜的實物,繼續(xù)讓學生觀察,鞏固正投影規(guī)律。這樣學生看得見,摸得著,容易掌握知識[1]。
2.合理利用信息技術
以往教學是老師出示實物講解后,在黑板上畫圖,學生邊看,邊思考,再動手畫,教師檢查,這種教學效率低,而且難以顧及全體學生?,F在教師借助網絡,運用多媒體,或相關機械軟件的使用,學生可以從多種角度觀察圖形,多方位思考,接受內容多,而且全面,尤其在理解復雜機械物件上更有優(yōu)勢,學生一目了然地在基本圖形上,按圓形進行各種切割、組合、拆解、拼接。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要關注學生主人意識,也就是課堂大部分時間和活動應該是學生的。而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重點在“引”,這些問題對于一個素質較高的機械制圖任課老師來說都是很簡單的,但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事。如果學生回答不出,教師稍加提示,或同桌,或學得好的學生予以幫助,發(fā)揮生與生之間互幫互助作用。相應給予一定表揚,讓學生有成就感。這里把課堂交給學生,就是發(fā)揮學生主體學習效果,課堂一切圍繞學生進行,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得輕松,學得牢固。
教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改變以往命令、罰抄、罰站的懲戒教育,以教師人格和魅力感染學生,與學生亦師亦友。上課采用分層教學,講解妙趣橫生而不枯燥。讓學生喜歡上機械制圖老師,就可能達到“愛屋及烏”,學生就自然喜歡你的課程了。
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今天,中職學生盡管基礎不好,但他們經過教育能成為合格的社會有用之才,他們在校三至五年是量到質的轉化時期,過程是艱辛的,作為教師,要有愛心耐心和恒心,積極實踐,優(yōu)化教學過程,引領學生從開始的“應付學習”變?yōu)椤跋雽W”,慢慢倒“會學”,再到“樂學”,發(fā)揮其潛能,使他們成為有一定文化知識,掌握一定技能的社會合格勞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