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平英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qū)松陵小學 江蘇蘇州 215200)
新課改實行以來,“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中獲得了廣泛的共識。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本著學生學情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把準學生的學習起點,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取得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哪些是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哪些是學生不懂的但應成為學習起點的[1]。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面對的學生由于處于不同家庭背景和不同的思維模式,他們的性格、知識儲備、智力水平都是不一樣的。因此要求所有學生達到同一水平的高度是不符合常理的,教師應該更多的根據(jù)學情出發(fā)充分備課、設定多層目標、加強學生預習和靈活控制課堂節(jié)奏的方法來找準學生的學習起點,從而促進語文學習的高效,提高教學效率。
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備課過程中,教師往往更多的重視教材內容的整理工作。對于班級里學生的學情分析不到位,只是簡單的主觀臆斷,把小學的學生思想想象成一張白紙[2],忽視學生在家庭中所經歷的社會經驗,由于時代的發(fā)展,當代的小學生成熟度要比以前的高很多,他們或多或少的通過互聯(lián)網等手段有著一定的知識儲備。因此教師在語文備課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班級的整理知識水平和學生的個性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輔導策略,找準學習的起點。
例如,在語文測試試卷點評課程中,教師在備課時應對每一位同學試卷的錯題和得分情況做出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工作。對每個同學的試卷所反映出的共性和個性問題都要做好詳細的比對分析工作,對學生在試卷中的答題技巧和答題方法做出數(shù)據(jù)化的比對,根據(jù)答題的錯誤率和錯誤范圍確定學生的學習起點。通過這種大數(shù)據(jù)的對比工作,可以使教師了解每位同學在語文方面的長短之處,同時也可以使學生明白與他人之間的差距到底在什么地方。教師在對試卷問題的講解過程中不需要針對每道題進行解析,而是只對學生的共性問題統(tǒng)一解決,個性問題可以讓學生自我訂正或通過學習小組當堂解決,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講解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針對試卷錯誤率較高的試題可以讓全班同學共同研究問題錯誤的原因,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索正確解答步驟,從而加深學生印象避免錯誤的再次發(fā)生。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使每個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提高,而且可以使得教師把準學生的學習起點,獲得更高的學習效率。
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學習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論,最好的教學方式是針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設定不同層次的完成目標,讓學生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之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fā),保持積極自信的學習狀態(tài)。只有找準每個學生的學習起點,設定各自的學習目標,才能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部編版語文教材《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這首詩的學習過程中,設定學習目標要多維化,對于學習較為費力的學生要求他們認真背誦古詩,并對教師所講的內容進行簡單的理解與感悟。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要求他們在理解古詩意境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對古詩的鑒賞方法做出詳細的分析,同時為他們提供更多的相關閱讀材料,鼓勵他們根據(jù)意境的聯(lián)想對這一體裁特點進行適當?shù)膭?chuàng)作。通過這種不同目標設定的方法,可以使每種層次的學生獲得他們極限范圍內最好的進步。
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的預習準備工作,提前找不會的知識,把準學習的起點。提前的預習工作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能更好地跟著教師的進度進行學習,教師在講述知識點時學生可以在腦海中很快的定位到課本中的位置,既可以使老師的教學發(fā)揮最大的效益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加強學生的預習是要求學生不能像以往一樣簡單地將文章看一遍,而是要在誦讀文章的基礎上全面理解課文。深入探究課文的主旨,體會作者的心境,將課后的習題和要求要一一解決并記錄,在課堂教師講授過程中進行對比和深化,將一致的問題理解地更加透徹,將不一致的內容及時和老師說明探討,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加強了學生整合理解的能力。
傳統(tǒng)的上課過程可以概括為教師在單向的執(zhí)行教案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只注重教的層面,而忽視了學生作為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所產生新的問題[3]。因此課堂的教學進度應隨著學習進展的變化和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掌握程度靈活變通,有效的控制課堂的節(jié)奏。這就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學情的調查,學生對于新的知識的吸收程度不是簡單提問幾個問題或者到達預設時間就可以的,而是需要多次的學情調查通過各種方式來找準學生學習的起點。比如教師在課堂內容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會對學生進行一個小測試,及時完成的舉手,沒有完成的就需要查找問題所在,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進度,時刻捕捉課堂中新生成的問題,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語文課堂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把準學生學習起點要求教師應該更多的根據(jù)學情出發(fā)充分備課、設定多層目標、加強學生預習和靈活控制課堂節(jié)奏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展開知識的探究,優(yōu)化教學過程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建立語文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