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海臨風(fēng)
前幾天,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tǒng)里》的文章刷屏,文章寫道,由于美團及餓了么等外賣平臺追求高效,系統(tǒng)設(shè)置的外賣送達(dá)時間越來越短,送餐員為了趕時間,常常逆行或闖紅燈,由此發(fā)生很多交通事故,送餐員成了高危職業(yè),每年的交通事故中,外賣騎手占有相當(dāng)高的比例。文章很長,里面有豐富的實例,越是惡劣天氣,點外賣的人越多,而外賣騎手就越忙。有時緊趕慢趕,一身水一身泥還是無法準(zhǔn)時送達(dá),若是遭顧客投訴,甚至?xí)G了飯碗。看完令人心酸,也引發(fā)思考。
這不禁讓我想起很多年前在網(wǎng)易看到天津博友二苗姐姐日志里寫過的一篇文字:某天她一早打電話給水站要求送兩桶礦泉水,預(yù)約時間過了許久還未送來,家里的阿姨說要打電話去投訴,她說耐心地再等等。當(dāng)晚飯時間水終于送來時,她看到上了年紀(jì)的送水工佝僂著身子,立刻動了惻隱之心,一邊叫自己的愛人去樓下扛另一桶水,一邊快速地拿出面包水果遞到送水工的手里,慶幸自己還好沒打投訴電話,否則,這位農(nóng)民工兄弟或許就會丟了飯碗。當(dāng)時我看了這篇文章深受感動也深受啟發(fā),所以每遇送水工沒有及時送達(dá)時我也會耐心等待。心存善意必須付諸善行,這是一種修行,即便是微不足道也會影響他人,這就是善良的力量。
前不久本市夜班交警背老奶奶過馬路的善舉登報之后,第二天有熱心書友買了兩份當(dāng)天的報紙送給那個路口執(zhí)勤的交警,恰好有位年輕的值班交警是第一天上崗,書友此舉讓他覺得很是溫暖,書友對他說市民們都尊重你們這個職業(yè),你們辛苦了。那位年輕的交警甚是感動。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我想,這位第一天上班的交警也許會從此更加熱愛自己的職業(yè)吧。
有一次我去菜市場買菜,信華生鮮店旁因道路維修有一小段堆滿磚頭砂石很不好走,我看到一位老人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走著,便不由自主地上前攙扶他走到平坦的路段。買完菜我去附近買涼茶時,賣涼茶的老阿嫲硬是不收我的錢,她說:“你剛才扶那位老頭我都看到了,你是一個善心人,不嫌棄我們這些老人家,這瓶涼茶送給你喝”。我說這是應(yīng)該做的,人人家里都有老人,我自己將來也會老的。我感謝了她的好意,堅持把6元錢放進她的收銀盒里。雖然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心存善念所帶來的溫暖卻讓我心情愉快,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吧。
如今是一個生活很便捷的時代,只有想不到的,沒有買不到的。在手機上動動手指就可讓各類物品或美食送上門來,快遞員、送餐員、送貨員的隊伍越來越龐大,職業(yè)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作為一名普通消費者,我們在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時,除了感謝這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也該對這些兢兢業(yè)業(yè)為我們帶來便利的勞動者心存一份感激,收貨時說一聲謝謝是最起碼的禮貌,在惡劣天氣里盡量少點餐甚至不點餐。記得上個月我與丈夫去閩東旅游時,6號臺風(fēng)在漳州登陸,我特意打電話交代留在家里的女兒不要點餐,臺風(fēng)天送餐員騎行不安全。讓我欣慰的是女兒說看了天氣預(yù)報知道臺風(fēng)要來,她頭一天就去超市采購了豐富的肉菜自己下廚,我們一周不在家,她只點過一次外賣。
附近有座寺廟外墻上寫著“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惟愿大家都可以存善意、發(fā)善心、執(zhí)善念、做善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心存善念,傳遞溫暖,讓這個紛繁的人世間多一些愛與溫情,讓人人都可以感受到人間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