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滿
摘要:隨著經濟、計算機的快速發(fā)展,那么“手工記賬”已經逐漸被“電算化記賬”所取代。特別是現在的大型企業(yè)已經有一套比較完整的做賬系統(tǒng),那么電算化會計要在中小企業(yè)發(fā)展。我作為職業(yè)院校的教師,應在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以提升學生就業(yè)競爭力。但是,現在中職學校會計電算化實訓教學存在不足的地方,會使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欠缺,所以學生到工作單位后不能很快的適應工作需要。因此,我們現在要開始重視中職會計電算化的教學現狀情況,找出問題在哪,并及時有效的尋找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課堂教學;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企業(yè)對會計電算化專業(yè)人才需求在持續(xù)增加,但是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為了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要對其進行良好教育,會計電算化是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yè),需要加強實踐教學才能提高學生水平。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出完善的策略,不斷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一、中職會計電算化教學現狀
(一)教學模式不合理
現在中職學校會計電算化課堂教學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演示教學-指導實訓-自主實訓”四個步驟開展教學。在教師講授過程中,學生往往由于剛接觸比較感興趣,但是后面業(yè)務越來越難學生就聽不進去了;在演示階段時,往往由于演示動作比較單一化,不帶動畫,所以不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聽講,要不趴著睡覺、要不和同學說話;在指導實訓階段,由于前面上課沒有認真聽講,導致老師講過的問題還是不會,還會一個一個的問,這樣老師就會一個簡單的問題會講上百遍;在自主實訓階段,學生往往由于沒有聽到前面老師講的操作步驟使同學們不會操作,同時還會經常出現系統(tǒng)錯誤、死機、自動關機等問題。等等這些問題會使教師感到心力交瘁。
(二)課程內容不完善
當前的會計電算化課堂實訓實際上只停留在對軟件的簡單操作練習上,學生只是對電算化軟件進行簡單的操作,在練習過程中,根據給出的業(yè)務題目結合教師的指導,機械地將會計分錄錄入電腦中,并沒有經過思考,其實這樣一方面學習效果不是很好,另一方面與實際中工作脫節(jié),這樣會降低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會使學生踏上工作崗位后,很難運用學過的知識,自己獨立開展工作。
(三)考核方式不科學
無論是九年義務教育還是職業(yè)教育,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考試的方式,分數高低決定了學生學習能力的強弱,其實,這樣是不科學的,有的學生就是不愛學習不能說他學習能力弱,我們應該通過綜合的考評和技能的操作來檢驗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一味的以成績定終身,學生平時上課的效率不會太高,他們認為只要在考試之前抓緊復習就可以了,確保能夠順利通過考試即可。所以說,考核結果對學生影響是非常大的,當分數比較低的時候,會打擊同學們自信心,上課的積極性也會同樣降低。只要考核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適應教學工作的需求,才能對學生起到激勵作用,發(fā)現自身存在不足的地方,通過彌補才能變得更加優(yōu)秀。
(四)師資力量薄弱
教師水平直接決定了教學工作效果的好壞,必須具備較強專業(yè)素養(yǎng)才可以。但是現在職業(yè)院校的老師由于課時多、工作壓力大等諸多原因,導致老師們不能安安靜靜的坐下來研究教學或去企業(yè)實踐,久而久之,老師的專業(yè)知識就比較單一,會計電算化專業(yè)教學與實際會計工作也會存在差距。
二、中職會計電算化實訓教學的對策
(一)多元化教學模式
1、采用“做中學”的原則,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每個教學模塊都設計具體項目任務,使用項目任務法、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方法來進行課堂教學。如對重點內容采用“演示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總結歸納法”等方法精講;對于難點內容采用“分散滲透法”、“個案訓練法”等方法細講。在日常教學中,各個模塊設置教學任務,讓學生們帶著任務去學習,這樣會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實際操作,既有利于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又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除此之外,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適當加入“游戲,互動,經驗分享”,給學生增加一點學習趣味。會計電算化的學習過程難以避免枯燥、辛苦,當學生遇到學習上的瓶頸時,可以適當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讓他們保持繼續(xù)學習的戰(zhàn)斗力。例如,可以讓學生當小老師,給全班同學講課;還可以分組練習,玩一下團隊精神的小游戲以及讓學生分享學習心得、經驗及疑問等等。這樣的課堂能給學生留下學習非常有趣的感覺,會對下一節(jié)課產生期待。
(二)漸進式教學內容
實行仿真職業(yè)環(huán)境下的漸進式全程時間教學。在授課過程中,引入學校云平臺仿真模擬賬套,針對賬套知識點一個一個講解,講解完讓學生自己操作、做完自己評分,這樣會減少課堂枯燥無味的現象,提高課程的活躍程度,同時也讓同學們學到了知識。除此之外,再參照天津市中職會計技能大賽的要求,引用仿真的模擬賬套,只給學生企業(yè)的基本信息資料和原始憑證,適當加大課程實訓難度。經過這樣的訓練,讓學生通過主動學習將書本上抽象的理論變成實踐的能力,也更符合企業(yè)的職業(yè)需求。
(三)合理的考核方式
由最初的應試考試轉變成與時俱進的考試,老師已經不重視最后的期末考試成績,反而注重平時練習的效果,在學生每次練習的時候老師都會按照知識點設定分數,只有真正掌握了才能得滿分,這樣就督促學生在老師講課時一定要認真聽講,提高了學習效率。此種方式就要求學生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去做,否則最后是不能及格的。
(四)開展“校-企”合作模式
在這種模式下,可以組建新型的教師團隊,不再只包括單一的學校教師,還有企業(yè)專家。這樣可以有效地把握最新的市場潮流和需求,給學生帶來了新的理念和技術。同時,學生也可以到企業(yè)進行參觀學習,請企業(yè)會計人員講解企業(yè)里發(fā)生的各項業(yè)務,能使學生們身臨其境,接觸企業(yè)的實際業(yè)務,配合實訓室里的模擬實訓,增強學生的專業(yè)理論和專業(yè)技術水平。
三、結語
全國各大中小企業(yè)實現會計電算化已是時代趨勢,而會計電算化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而職業(yè)學校在會計電算化實訓教學中,必須要不斷提高實訓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掌握會計電算化的基本知識和會計軟件的操作技能,提高學生在會計核算和會計事務管理工作中應用電子計算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只有通過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和操作水平,突出職業(yè)教育的特點,才能為學生拓寬就業(yè)領域,提升職業(yè)競爭力,增強學生的就業(yè)吸引力和回頭率。
參考文獻
[1]中職學校會計電算化教學探究[J]李新華.教育教學論壇.2018(09):254-255.
[2]陳涵.中職會計電算化專業(yè)實踐教學課程設置的思考[J].科教導刊,2017(3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