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校吾 張哲 孔垂?jié)?/p>
泌尿外科是外科學的一門重要的分支學科,隨著泌尿外科微創(chuà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診療手段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這對泌尿外科臨床實習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方法,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生對于新技術、新知識的渴求[1]。因此探求適應社會發(fā)展與進步的新型醫(yī)學教學模式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的微課[2]以及以問題為導向的PBL 教學法[3],都是針對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性而發(fā)展起來的新型教學方法。本研究將微課與PBL 教學法相結合應用于泌尿外科本科生臨床實習教學中,獲得了滿意的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2017 年度上學期進入泌尿外科臨床實習的128 名中國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專業(yè)本科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采用微課結合PBL 的教學模式,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實驗組共64 人,其中男生28 人,女生36 人,平均年齡(20.95±0.72)歲。對照組共64 人,其中男生29 人,女生35 人,平均年齡(21.02±0.76)歲。兩組就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多媒體結合板書的講授式教學方式,結合理論課學習的基礎知識,對泌尿外科臨床病例及臨床實踐操作進行講解。
實驗組采用微課結合PBL 教學方法。(1)將64 名學生隨機分成8 組,每組8 人,并選擇1 人為組長。(2)微課的準備。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選出每次授課的章節(jié)1~2 個重要知識點,采用病例導入形式,結合相關臨床的實際操作,進行微課的制作,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3)教師課前準備。上課前1 周將制定的PBL 教學基本信息及微視頻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4)學生課前準備。結合老師發(fā)放的基本信息及微視頻,對病例進行自己的分析,通過查閱書籍、文獻,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5)課堂討論。學生先提出問題,接著同學們根據(jù)自己課前學習到的內容對問題進行討論,各抒己見。帶教老師認真聽取同學們的發(fā)言,并做適當?shù)囊龑А#?)臨床技能培訓。在病歷的不斷討論深入過程中,帶教老師對涉及到的臨床操作,例如,導尿、外科換藥等進行指導,對學生操作中的問題及時指正。提高學生臨床實踐操作的能力,這也正是臨床實習中的重要內容。(7)總結歸納。最后帶教老師對同學們的討論,進行簡短的總結,并通過播放微視頻指出本次課程的重點、難點。學生們可以反復觀看微視頻,對自己難以理解的部分進行梳理,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效果評價包含兩方面內容。一、對理論基礎知識及臨床實踐技能進行考核打分。其中理論基礎知識70 分,實踐技能操作30 分,共計100 分。二、滿意度問卷調查。包括: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評價,理論基礎知識掌握程度,臨床實踐操作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臨床思維能力共4 方面。每項滿分10 分,8 分以上為優(yōu)、滿意,6~8 分為良、一般,6 分以下為差、不滿意。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 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的理論基礎知識平均成績(61.06±5.09)分,高于對照組的理論基礎知識平均成績(54.02±5.88)分。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臨床實踐技能考核方面,實驗組平均成績(23.19±3.25)分,對照組平均成績(20.03±3.51)分。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總分的平均成績方面,實驗組(84.34±6.32)分,明顯高于對照組(74.05±5.93)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評價,理論基礎知識掌握程度,臨床實踐操作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臨床思維能力的滿意度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問卷調查滿意率情況 [人(%)]
作為一名臨床醫(yī)生,需要扎實的理論知識,以及良好的臨床思維及動手能力。這些都需要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研究和積累。和其他臨床學科一樣,泌尿外科的教學在注重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更需要臨床思維和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泌尿外科的臨床實習階段正是由基礎理論學習到臨床實踐的過度階段。因此泌尿外科臨床實習的教學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隨著泌尿外科的不斷發(fā)展,各種新技術、新設備的引入,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學生對于泌尿外科臨床實習階段的知識的渴求[4]。
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PBL 的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導向,學生是主導,教師起引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通過提出問題,學習知識并解決問題的能力[5-7]。已成為國內國際比較流行的教學方式,在現(xiàn)今的醫(yī)學教育中已廣泛應用。PBL 教學的主旨在于注重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臨床思維及處理臨床問題的能力[8]。但PBL 教學方式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傳統(tǒng)的“老師教授,學生記憶”的教學方式對中國學生的影響較深,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不強,很難抓住重點、難點。同時,這種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自身素質,學習能力有一定的要求[9-10]。另外,PBL 教學過程中學生討論問題結束后,教師對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并根據(jù)教材對某一疾病的診治或某一臨床操作進行具體講解。這樣一來時間就會不太夠用,無法得到滿意的教學效果[11]。那么怎樣才能彌補PBL 教學方式的不足之處呢。
微課是一種在當今計算機技術迅猛發(fā)展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可以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12]。微課是指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結合體[2,13]。微課教學的特點是,短小精悍,情景性強,更具有鮮活性,更易于被學生接受[14-15]。通過視頻、圖片等多種形態(tài)對課程的重點、難點進行生動形象的總結歸納。另外,學生還可通過反復觀看、學習,逐步加深對重要知識點的記憶。將微課應用到泌尿外科的臨床實習教學中,可以有效的解決泌尿外科解剖位置相對特殊,隱蔽性較強的特點,可以將泌尿腔道系統(tǒng)的疾病特征更加細致、全面、形象的展示出來[14]。以此增加學生的興趣,加深對疾病的認識,提高學習效率。但同時,微課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需要專業(yè)的知識儲備,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課堂把控能力。帶教老師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之余,需要投入更多的經(jīng)歷在微課的準備與制作上。另外,對學生的自覺性和專注性也有一定要求,自律性差的學生可能無法一直認真觀看視頻,影響學習效果[9,16]。
PBL 聯(lián)合微課在泌尿外科教學中的應用顯有報道。本研究將微課和PBL 教學法相結合用于泌尿外科臨床實習的教學中。二者的相互融合使得泌尿外科臨床實習的教學顯得更加生動、飽滿、全面。二者的結合更是互相彌補了各自的不足,微課所謂的“碎片式”的缺點,可以通過PBL 教學中的歸納總結加以串聯(lián)。而PBL 教學中學生興趣不足,教師總結占用太多時間的問題,微課的加入便可以輕松解決。本研究表明實驗組學生通過理論知識測試,實踐技能操作考核的成績均優(yōu)于對照組。通過問卷調查,實驗組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評價,理論基礎知識掌握程度,臨床實踐操作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臨床思維能力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證實微課結合PBL 教學法用于泌尿外科臨床實習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充分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更好的學習滿意度,提升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