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鈺 武昌首義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楚藝術在發(fā)展之初,融合了中原黃河文化的末流和蠻夷文化的余緒,特色還不明顯。直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藝術發(fā)展到了鼎盛時期。隨著楚人的東進,楚藝術從漢淮傳播到江淮,從長江中游傳播到長江下游,在文化上得到了當?shù)赝林用竦恼J可,與中原文化競趨爭先,形成了文化融合的共同文化心理。
江漢地區(qū)是楚藝術孕育成長的搖籃,湖北武漢是荊楚藝術發(fā)生的腹地。西周和春秋戰(zhàn)國時期形成的這種區(qū)域藝術具有極強的楚民族特色和生命力。第一,在文化上,楚藝術兼采夷夏之長,兼收并蓄、文化交融。第二,在色彩上,楚藝術注重尊火尚赤,認祖歸宗。第三,在造型上,楚藝術強調(diào)婉曲細腰、裝飾繁縟、富麗典雅之美。第四,在紋飾上,楚藝術著重表現(xiàn)俊秀飄逸、生機盎然的世界。第五,在情趣上,楚藝術偏愛鐘磬和鳴,表現(xiàn)自由不羈的個性。
楚藝術在初興之時,居于從屬地位,是處于外圍的邊緣文化。楚人被稱為“楚蠻”“蠻夷”,這使楚人從不以中華正統(tǒng)自居,也從來沒有文化優(yōu)越感和排他性,而是以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兼采夷夏之長,并積極開展文化交流和民族間的相互學習,在開放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在融合中保持了自己的生機[1]。
自古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就為九省通衢之地,其在中國的經(jīng)濟地位不言而喻。荊楚兒女篳路藍縷、“不服周”、樂于奉獻、勇于爭先,顯現(xiàn)出獨特的精神品格與堅強意志。手繪二維動畫場景設計作品《魅力武漢》采用觀眾喜聞樂見的手繪動漫畫形式,將2000 多年前的荊楚藝術精神和現(xiàn)代武漢的城市發(fā)展相結合,用帶有荊楚韻味的人物設計及故事腳本編排而成。
楚人把祝融、鬻熊看作自己的祖先。祝融是帝高陽的重孫,名叫重黎。他擔任帝高辛(即帝嚳)的“火正”,是管理火的官員,因為有功被封為“祝融”,后人就用官名來稱呼他。因此,楚人尊火尚赤,青銅器皿、絲繡帛畫、漆器、建筑等均以赤為貴,婚喪嫁娶都會用火和紅色。
楚人欣賞動態(tài)美,也對驚艷的色彩有著強烈的愛好。在《楚辭》中,我們可以看到楚人對色彩美的贊賞與追求。而在楚造型藝術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這樣的追求。無論青銅器皿、絲繡帛畫還是漆器、建筑藝術,無不體現(xiàn)出豐富而又絢麗的色彩。“尚赤,愛綠,喜五彩,楚人追求的乃是驚采絕艷的意境世界?!?/p>
手繪二維動畫人物設計作品《魅力武漢》中,“楚楚”的造型設計體現(xiàn)了楚人尊火尚紅的民族特色?!俺闭w的顏色搭配以火紅的暖色調(diào)為主,人物設計參考了影視劇《羋月傳》中小羋月、莒姬的衣服色彩搭配,其瞳孔、頭發(fā)、上衣、脖子裝飾、鞋子的顏色均為深紅色,而發(fā)帶、裙子的顏色為金黃色,從色彩的象征意味上表現(xiàn)出孩童天真、浪漫、活潑的一面,也反映出荊楚兒女如“九頭鳥”般強大的生命力和不服輸?shù)木駳赓|(zhì)。
楚人喜歡優(yōu)美的曲線,楚藝術在實際運用中也是曲線多于直線,這一特點在造型紋飾的表現(xiàn)上顯得最為突出。通過楚國藝術品中可以看出,楚人對線條、色彩、構圖等藝術語言的運用有獨到之處。中國藝術傳統(tǒng)將“線”作為造型的要素,不同于西方造型中的“體”“面”。
楚人對線的運用,尤其是曲線、弧線,可謂是得心應手,線的神韻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古人觀照大自然有“曲生吉,直生煞”的解釋。曲線造型在楚藝術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如刺繡、帛畫、漆器、玉器、青銅器等。楚人根據(jù)自己的傳統(tǒng),按照自己的審美標準,表現(xiàn)出自己的風格和氣派。手繪二維動畫人物設計作品《魅力武漢》中“楚楚”的人物設計,采用曲線表現(xiàn)形式,將人物的衣裙設計成花瓣狀,表現(xiàn)出柔和曲線之美,也體現(xiàn)出女孩純真、善良、溫婉的性格特征。
楚藝術在紋飾上的應用體現(xiàn)出一種如浮云般流動的飄逸美感[2]。那些裝飾紋樣和動物造型既奔放又多樣。例如,楚藝術中常見的云紋(見圖1),種類繁多、形態(tài)各異。這些回旋卷曲的紋飾,俊秀灑脫,有一種十分鮮明的動態(tài)美感,好像每一個紋樣都蘊含著一種力量、一種精神,具有活潑、旺盛的生命力。
圖1 楚青銅紋飾
動畫中的場景設計將云紋、雷紋加以變形,與龍鳳相結合,再裝飾到場景建筑中,一方面增加了建筑的美感,另一方面表現(xiàn)了楚人獨特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非凡的藝術智慧,蘊含著楚人的精神特質(zhì)和審美情趣。
楚藝術在造型、紋飾、色彩方面所表現(xiàn)出的那種圓潤、鮮明和艷麗,如同古老神話中顯現(xiàn)的奇幻場景。那種達觀、熱烈、神話般的審美情趣,正是楚人非凡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其精神特質(zhì)相互滲透、相互交融的結果[3]。也正是這種獨特的審美情趣,使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地具備了卓越的藝術水準和極高的社會文明,也使得當今社會的人們受益匪淺。
鐘磬是楚人最喜愛的樂器,其鐘聲音量雄渾,配以發(fā)聲激越的磬音,更易于表達楚人奔放不羈的天性。楚國的樂舞將楚國繪畫中的人物肖像所表現(xiàn)出的對人的個性追求更加具體化。在當時的楚國,最為流行的歌曲是《下里》《巴人》,而僅為上流社會贊賞的《陽春》《白雪》則較少知音?!段倪x》中的這段記載往往成為人們低估楚人音樂素養(yǎng)的憑證。殊不知,這恰恰體現(xiàn)了楚人的藝術精神。因為在楚人的心目中,或許只有《下里》《巴人》才能宣泄下層人民追求個性、渴望自由的情感。
據(jù)文獻記載的信息,楚舞最典型的特征是“堰賽”和“連蜷”,楚刻紋燕樂畫像橢木否上舞女體彎如弓的造型,給人們展示了“堰賽”和“連蜷”的真切圖解。而楚人之所以刻意追求這種高難度的舞蹈造型,意在通過人體的律動之美來表現(xiàn)人的個性的巨大張力[4]。
手繪二維動畫人物設計作品《魅力武漢》通過“楚楚”的奇幻旅程,利用不拘于物、不滯于心的流變審美觀來表現(xiàn)自然界浪漫神奇的事物,通過不同身份的人手的傳遞,不同環(huán)境的轉(zhuǎn)移,反映出人與人之間愛心的傳遞?!俺比缤粋€載體,寄托了人們彼此之間的美好祝愿,通過不羈的浪漫的想象,將一個個的碎片場景聯(lián)系成一個有機整體。場景轉(zhuǎn)換中,鏡頭語言以飄逸流暢的線條進行穿插。“楚楚”造型色彩運用大膽熱烈,紛繁絢麗;其創(chuàng)作題材包羅萬象;其藝術精神追求自由,生生不息,表現(xiàn)了楚人自由不羈、浪漫想象的藝術風格。
“敢為人先,追求卓越”作為武漢的城市形象,其精神猶如城市的窗口,既堅持著本土的地域性特征,又彰顯著城市的獨特氣質(zhì)和韻味?,F(xiàn)代城市更注重設計的多元化,更凸顯文人氣息,突出展現(xiàn)著城市的風貌和人文形象。個性的城市形象具有獨特的經(jīng)濟、文化內(nèi)涵和不可交易的專有功能,它以高度凝練的形式集中了武漢城市自然資源和人文精神的精華。從楚藝術中尋找設計元素,不應單純地從建筑形態(tài)或裝飾紋樣出發(fā),而要從生活方式、審美觀念等非物質(zhì)方面考慮,或者從這些元素中選取相關的幾種合理結合、綜合運用,使楚藝術元素在公益動畫形象設計中的運用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城市文化的作用就是要讓一個城市“活”起來、“生動”起來、“形象”起來、“親切”起來,從而吸引人們的目光和關注,讓人們重新認識城市、了解城市,既提高了城市知名度,打響了城市品牌,又能吸引人才,繁榮經(jīng)濟。從公益動畫形象設計與地域文化相結合的理念中吸取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對塑造武漢城市品牌視覺形象的策略與方法進行思考與探索,能夠使國內(nèi)越來越多城市品牌的視覺形象更加具有地域性與獨特性,探索出具有不同地域文化價值的特色之路。